内江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蒲双华:党员,就该冲在一线

内江日报 2020-04-17 07:54 大字

4月13日,蒲双华现身课堂,为村小学生讲防疫课

蒲双华(右一)和医疗队队员合影(受访者供图)

4月14日,经过体检,一切正常后,蒲双华正式回到威远县中医医院,开始了忙碌的日常。不过,相比在援助湖北前,“瘦了”,是蒲双华带给妻子和同事们的普遍印象。

从2月9日凌晨接到电话出征武汉,至3月17日返川,蒲双华在武汉奋战38天。在支援武汉汉阳方舱医院的日子,穿着防护服上班,蒲双华常常十多个小时不进食、不饮水,有时不得不穿上纸尿裤以防意外。时间一长,鼻梁被护目镜压伤溃烂,他贴上创可贴咬牙坚持。

一次次面临感染风险,一次次克服生理挑战,蒲双华从没有为自己的选择后悔——

◇本报记者 张小丽 文/图

驰援武汉

临行前牵挂着科室病人

时间倒回到2月9日。凌晨两点,电话铃声响起,惊醒了威远县中医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蒲双华。

蒲双华拿起手机,是内二科主任黄志东打来的,“双华,接上级紧急通知,我院需立即派一名医生驰援湖北,你是否愿意前往,有无困难?”

事先没有得到消息的蒲双华,冷不丁接到电话,有点懵,顿时睡意全无。在医生的天职和党员的使命感驱使下,这个血性男儿没有丝毫犹豫,一口答应下来,“我是党员,我请战,必将全力完成任务!”

事后,黄志东告诉记者,接到上级电话需要一名呼吸内科医生支援武汉时,他第一个想到了蒲双华,“他是党员,专业也过硬,平时也很敬业,深受病人喜欢,我相信他没问题。”

那时,正是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时候。妻子张媛媛得知蒲双华要逆行武汉后,担心、焦虑,彻夜未眠。但看到丈夫坚毅的眼神,作为教师的她,深知丈夫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她把担心和挽留的话语咽了回去,默默地为他收拾行装。

从凌晨接到电话,到上午9点赶赴内江集合出征,蒲双华只有短短几个小时用来收拾行李,与家人告别。

临行前,让蒲双华最放心不下的,是科室里几个由他负责的病人。为此,早上7点多,蒲双华撇下妻子,匆匆赶到科室,当面把病人们一一交接给同事。

当医院的车子来到家门口时,面对深情的妻子,不舍、担忧、牵挂……种种情愫涌上心头,蒲双华却一个字也说不出口。他只是给了妻子一个大大的拥抱,便转身离开,“放心,我保证平安归来。”

事实上,蒲双华转身那一刻,泪水早已湿了眼眶。

蒲双华说,当时武汉的形势不容乐观,谁都知道逆行意味着什么。“没有人不怕,谁也不知道这一去,再见面会是何时,我不想让她太担心。”

奋战38天

一次次挑战生理极限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医院的诊疗秩序和健康服务陆续恢复,医护人员一如既往地忙碌起来。蒲双华一上班,就又开始了不能准点下班、不能按时吃饭的工作节奏。

工作间隙,不时有同事问起他在武汉支援的经历。许多记忆浮上心头,又把蒲双华拉回到在那里奋战38天的日日夜夜。

还记得2月13日晚,蒲双华上第一个班,从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两点。他和队员一起,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在方舱医院忙个不停。

穿上防护服,医生护士都一个样,只能凭借防护服上的名字找人。护目镜起雾,字也看不清,要找个熟人,难上加难。

陌生的城市,未知的感染风险,让初进方舱医院的蒲双华有些紧张。防护服着实闷热,汗水顺着背往下淌,“感觉整个夜班都在蒸桑拿。”

这一晚,完成工作交接,蒲双华走出方舱时,已是凌晨4点。从上班前开始禁食到下班回酒店,他已有10多个小时水米未进。洗完澡,还未到早饭时间,他就着泡面充饥。

但在和妻子的视频里,蒲双华只是轻描淡写,“没事,我不怕。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主治医生,应该不畏困难,顶住压力,逆流而上。”

蒲双华说,事实上,这也是他在给自己积极暗示,“既然来了,就要不辱使命!”

在汉阳方舱医院,一个医生要负责几个病区的病人。最多时,蒲双华一个班要管七八十张床位。查房、问诊、开药……如此多的病人,一个班下来,蒲双华常常忙得脚不沾地。记不清有多少次,走出方舱时,他的贴身衣物已经湿透,人也饿得几乎要低血糖。

不管多么辛苦,蒲双华从来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在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在这种危险的地方,作为党员,就该冲在一线啃‘硬骨头’。”

在以后的工作中,蒲双华渐渐总结出经验:每个班前尽量少喝水,上班前穿上纸尿裤,以防意外。上班时,动作轻柔,步履轻盈,以免口罩松脱或是防护服被扯破而暴露导致感染,“保护好自己,才能救治病人”。

在武汉的38天,每一天都是挑战,每一个班都要应对一些突发事件,有时是口罩突然松动,有时是因为憋闷缺氧。蒲双华平时要戴眼镜,加上护目镜,时间一长,鼻梁被压破了皮。他贴上创可贴,忍痛坚持上班。

但是,蒲双华没有抱怨。他在日记里写道,“虽然工作很辛苦,但一想到我为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又增添了一份力量、增加了一份希望,我的步履就更加坚定!”

治病治心

细心呵护患者出院

在队员们眼中,蒲双华是个细心的暖男。不管工作压力多大,他总是努力克服,力争把每一次工作做到最好。

支援武汉的日子,为了详细了解负责病员的具体情况,蒲双华每班都提前半个小时到达方舱,和上一班的医生交接。

在蒲双华看来,不管是病人病情的变化还是生活上需要注意的地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接下来的诊疗方案提出更加具体和实用的意见,也能在生活上给予病员更多的关心,让他们从心理上接纳患病的自己,接纳医生和护士,更好地配合治疗。

为此,蒲双华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记下病人的床号、姓名和需求。

在方舱医院,对疾病的恐惧、对家人的牵挂,往往会让病人产生焦虑情绪,由此带来的影响有时会超过病毒本身。

每次遇到病人情绪不好,蒲双华都尽力为病人做心理疏导。他理解病人在方舱医院住不习惯,都想早点治好早点回家,难免心中焦急,只要病人提出的问题他能解答,他都快速及时给予回应。

“医生,救救我吧!我感觉我的病越来越严重了,我快死了!”有一次,蒲双华查房时,一名60多岁的老人一把拉住他的手,满面愁容,情绪低落,十分消极。

蒲双华发现,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都还不错,只是太过焦虑,甚至有点抑郁倾向。

他安慰病人,“没事的,你要放轻松些,你太过紧张了!这个病是可以治好的,没有你说的那么严重,你要相信你自己,相信医生和护士,我们都在尽最大的努力让你们恢复健康,我们能够也一定会让你们康复的!”

“真的吗?我可以治好吗?”

“可以的,我们一起加油!”

这之后,蒲双华把这位老人作为重点关注对象,直到她康复出院。

“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有时治疗,经常缓解,总是安慰。)”蒲双华说,在武汉,他更加深刻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其实安慰病人时,有时我心里也没有底,但是我真心希望能够尽力解除他们内心的忧虑和恐慌,让他们都能在春天里看到明媚的阳光!”

新闻推荐

威远县连界镇:抓实“两不愁三保障”再排查工作

(杨强记者徐静)4月14日,记者从威远县连界镇获悉,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及时查找整改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遗漏问题,进一步提...

威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威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