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现代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 威远县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纪实

内江日报 2019-11-29 06:43 大字

包装蜜饯

新店镇石坪村无花果示范基地

◇本报记者 徐静 文/图

11月15日,四川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发布公告,包括威远县世界无花果博览园旅游景区在内的11家景区正式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这是威远县在前不久获得第七届国际园艺学会世界无花果大会主办权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威远县无花果核桃科学研究所所长李金平说,今年威远县在无花果方面成果丰硕,无花果产业是“再造一个产业威远”农业板块的重要支撑,今后威远将以国际产业盛会促发展、以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促融合。

面对“强农业”的考卷,今年以来,威远以“甜城味”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大力实施“一镇一品”或“多镇一品”创建行动,打响“大千故里·甜城味”、威远“绝优宝”特色农产品品牌,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食品加工企业集聚发展,不断筑牢“再造一个产业威远”的基石。

发展特色产业

全力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

“‘中国无花果之乡’金字招牌越来越响亮了!”参加第十二届亚洲果蔬产业博览会和 2019年中国国际食品配料博览会后,威远县金四方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游勇激动地说,带去的产品被抢购一空,他还收到不少商家递来的合作意向书。

从无花果产地“晾晒干燥”初加工,到开发无花果百变休闲食品,再到酿制无花果酵素产品、进军北欧市场……短短几年,威远县3家龙头企业错位发展,把无花果加工业做出了新花样,“拳头产品”叫好又叫座。

11月底,向义镇四方村万亩无花果产业示范片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村民们正忙着给无花果树剪枝,确保明年稳产丰收。

从零星种植到规模种植,几年时间,威远通过持续巩固提升基地,成功摘得“中国无花果之乡”“中国无花果名县”金字招牌。

截至目前,全县无花果种植面积达到5.2万亩,成片集中种植面积在全国居第一;无花果年产量5.2万余吨,年总产值约11.3亿元,带动农户1.5万余户,户均年增收约1.1万元。

今年,依托全县无花果产业优势,威远县积极开展了2019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第二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申报工作。

加快推进威远县世界无花果博览园、向义镇(无花果)产业强镇项目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编制规划,确定了中药材产业园核心区, 以中医药康养小镇、现代中医药农业园区为目标,准备将中药材做成威远又一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做强产业链。

此外,在严陵镇联合村布局大健康产业园,建设川南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自我变革的同时,外援也来助力。今年,威远县积极与海升集团、新希望六和集团、德康公司对接生猪养殖,为畜牧业换上“种养循环”绿色发展新底色。

目前,德康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的扩繁场基础工程已完工,预计2020年3月前完成主体工程。

加大品牌推介力度

助推土特产进入大市场

“黄老五”花生酥、“威宝”牌酱萝卜、“沐春”复立茶、“高山云雾”茶、“川老妈”调味品……近年来,越来越多威远农产品随着新时代的便捷交通被销往全国各地。

今年以来,威远县紧盯需求变化发力,以“中国无花果名县”品牌为重点,以基地筑牢发展后盾,以产品深加工谋质量提升,开始以品牌闯荡市场,逐步找到农业由大变强的突破路径。

四川久润泰科技有限公司是无花果加工企业的后起之秀。在今年无花果采摘节上,该公司与重庆市民营医院协会签署产品销售协议,销售产品为无花果酵素及无花果精加工产品,年销售额不低于2400万元。

为提高企业产品知名度,公司负责人利用一切机会宣传无花果产品、品牌。在公司立体式、多渠道的推广下,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接受和认可其产品。

区域品牌的宣传推广,仅靠企业还远远不够。为形成合力,威远县委、县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品牌推介力度。

新发展4家农业企业使用“甜城味”商标。截至目前,已有17家农业企业使用“甜城味”商标。

举办采摘节、高峰论坛,邀请业界专家为产业发展把脉支招。

发展会展经济,积极组织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参加重要展会,推进品牌培育与建设。目前,共组织67家农业企业参加展示展销活动。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扩大贫困村农产品和特色产品网上销量,让新场镇卡房村生态竹酒“香飘千里”,新场镇卡房村的平菇、香芋迎来大市场。

加强质量管理,安心做产品。威远县培育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新申报绿色食品1个,无公害农产品完成申报产品10个。截至目前,全县“三品一标”库存数52个。

值得一提的是,威远县樱桃申报地理标志登入名录请示已报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届时樱桃将与镇西白萝卜、复立茶、新店七星椒等农副产品一样步入“有证时代”。

如今,这样一首民谣正传遍威远:“无花果,果包花,守护健康全靠它;羊肉汤,汤清亮,温补不燥身体壮;七星椒,朝天长,辣得乱打降龙掌;黄老五,味道香,三天不吃心头慌;早子姜,大头菜,白白萝卜如药材;茶成片,桑成海,高山云雾平地采;柠檬酸,樱桃甜,润肤增白赛貂蝉。”

这首民谣,唱出了威远县“三绝三优三宝”等特色农产品品牌。

建设宜居乡村

激活农村“美丽经济”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今年以来,威远县按照建设“美丽内江·宜居乡村”要求,积极开展“五清”行动,大力整治农村环境,全面改善乡村面貌,农村环境不断得到优化。

一到周末,高石镇禾丰村便热闹起来。不少游客到这里休闲垂钓、采摘果蔬,过上了向往的生活。

很难想象,过去的禾丰村是一个基础设施落后、村集体收入为零的贫穷山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3户181人。

从基础设施改善,到村落环境治理,禾丰村在退出贫困村的同时,现代农业得到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宜居新村。

今年,禾丰村通过开展无害化厕所改造,结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让农户生活污水、粪污进入三格式化粪池,形成粪污无害化处理、粪渣还田、废水农灌消纳的新模式,实现厕所粪污与生态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今年以来,威远县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走出一条具有威远特色的“123456”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

截至目前, 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94.1%。

完成民生“十有行动”新改建厕所2167户,完成任务的81.65%;完成整村推进改厕655户,改厨614户,改院356户。

对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威远县在探索中逐渐有了办法。

严格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73.8万亩、有机肥86.4万亩,减少不合理施肥584吨。

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推行“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生产方式,实现种养废弃物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

在振兴乡村经济过程中,威远县深挖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弘扬传统文化,让历史“活”起来,推动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在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的同时,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黄荆沟镇打算启动“工业历史博物馆”“小火车展览馆”“深沟红叶彩林风景区”建设,让“黑金”文化“活”起来、蒸汽小火车“动”起来、生态环境“红”起来。

镇西镇打算启动药王山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和狮子山休闲农业产业园建设,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和康养旅游产业。

据了解,威远县“1+6”县域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市级“1+3”、县级“2+10”试点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已经完成。

与此同时,全面开展以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为重点的先进镇、示范村创建,确定县级先进镇3个、示范村10个,积极申报省、市级先进。预计年底将建成“美丽内江·宜居乡村”达标村122个,激活乡村“美丽经济”。

如今,威远农村呈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气象。

下一步,威远将不断擦亮农业金字招牌,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谱写新时代威远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新闻推荐

“迈进内自同城化发展新时代大讲堂”在自贡开讲

(记者李小华)为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决策部署,11月20日下午,“共建&...

威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威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