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牛脖”的前世今生

内江日报 2019-08-17 01:25 大字

◇舸争

威远县连界镇的宝溪河一路欢腾,奔向崇山峻岭,在香炉山下被重重阻隔,陡转90度继而又迂回180度大弯,拐向北流去。迂回曲折形成的大湾,三面环水,四面环山,中间的山头像伸长脖子扎进水中狂饮的牛头,后面是连绵的山峦,即为牛身子。连接的瘦长部位为牛脖子,当地叫困牛形。“困牛脖”地名由此而来。

相传,很久以前宝溪河涨大水,快要淹没牛头,突然牛眼如炬光芒万丈,水很快退去。从此河中的牛头变为龙头,河水变得温顺,沿河两岸风调雨顺。

“农业学大寨”那会儿,到处改土造田,困牛生产队也不甘落后,向大队汇报,誓要改变山河,把山河变宝藏,主要在困牛脖上花功夫,要切断牛脖子,改河道穿过牛脖子,把原来那一湾河道改成良田。大队向公社请战,很快得到批准。

请战书变成宣言书、决心书和计划书。说干就干,时节已是冬天,开工成了生产队的大事,全队男女老少齐上阵,大队也调派附近三个生产队的劳动力来支援。原计划每年冬天农闲时施工,先切断牛脖子,让河水穿过困牛脖。经过一个冬季的建设,生产队和大队都傻了眼,光是农闲的冬季施工是根本完不成工期进度的。于是再动员再部署,三个生产队抽调部分男劳动力组成突击队,除了夏季插秧和秋季秋收的时候,其余时间全部参加困牛脖施工建设。自此,河湾成了石匠工具的“展览厅”,遍地都能看见大锤、二锤、小锤,各种型号的钢钎,各类尺寸的铁錾,各种材质的木杠,粗细不等的绳索等等,数不胜数。河湾又成了农耕音乐的 “录音棚”,打石头、挥锤、敲錾的金属撞击声,众人抬石头的号子声,机器轰鸣声,汽车喇叭声以及石匠们宣泄心中情绪的吆喝声,经年累月响彻河湾,是那么铿锵有力和悦耳,又是那么熟悉而遥远。

一晃几年过去了,紧张的施工换来了河道的竣工。河道改了,河水穿过困牛脖。同时完成了拦河坝的修筑,拦河坝作为改道新修公路,也通车了。随即施工进入攻坚阶段,把原河床的石头掏出来,填在低洼处,上面铺一层砂,最上面铺一层厚厚的泥土,把原河道改成地,赶上当年种土豆。

这年冬天特别冷,每天早上河中结了厚厚的冰,地面铺了一层白白的霜,岸上许多竹树遭冻死了。天还没有亮,社员已经吃完早饭出工,直到天黑才收工吃晚饭。中午生产队供应半斤米饭,配以萝卜汤。

为了督战,公社书记几乎整个冬天住在困牛脖的一个岩洞里,成天沙哑着喉咙,给大家交代工作。晚上,他披着大衣,检查各作业点的工程进度,便于次日安排工作。为了赶时间,各行各业的人都参加了各种支援队伍,工人主动服务,赶制工具,学生也来了,组成队伍对土方来了个“蚂蚁搬家”,庞大的土堆在“蚕食鲸吞”中逐步消失。

工程竣工那一天,县上在困牛脖召开了现场会,会场上人山人海,红旗飘扬。县上在对困牛脖工程按期竣工表示祝贺的同时,宣布要宣传、学习困牛脖精神,并推广困牛脖经验。

次年,一场暴雨淹没了困牛脖新造的土地。此时正是土豆成熟的时候,大家赶紧抢收土豆,好在损失不大。后经生产队、大队研究,决定把地改成田。大家抓紧把地蓄水,插秧种植水稻,从此困牛脖成为一大片稻田。

后来,土地下了户,这一大片田加了许多田埂,分给了大家。每到夏天,一湾碧绿,腾起阵阵碧浪,飘散着稻花香,一群白鹤在田野上翱翔。

再后来,人们加固了堤坝,关上水,这一湾田成了渔场。村民最质朴的想法是,种粮效益不佳,集中养鱼效果更好,还可以涵养生态环境。头几年,经营状况还过得去。后来因品种单一,都是低档鱼类,产量上去了,销路又成了问题。先后几人满怀信心来承包,最终都成了亏损大户。这么大的渔场,资源浪费,资产闲置,成了村里的一块心病。

再后来,屹立于塘中的巨大牛头不见了,成为宽阔的平坝,偌大的面积,一眼望不到头,上面书写着四个大字“退耕还林”,四周坡地披上了绿色的盛装,点缀宽阔的平坝。一打听,村上把这一块地平整好了,公开招标,招商引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上的项目必须是绿色环保项目,并保证一定数目的就业岗位,真正办成了一项“民生工程”。

回顾几十年来,困牛脖犹如一个少女,在成长中精心装扮自己的容颜,直到今天,村民才发现,困牛脖不是不见了,而是越变越好看、越变越耐看了。

新闻推荐

威远县政协开展“党建引领界别活动”

近日,威远县政协第一联界党建活动组在新场镇民胜村开展“党建引领界别活动”,来自中共、共青团、妇联、工会、民族和宗教界...

威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威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