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岗位写大爱 记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内江市救助管理站职工兰莉

内江日报 2019-05-10 07:19 大字

为留守儿童讲解儿童自保手册(图片由内江市救助管理站提供)

她把流浪人员当“亲人”,为他们找到家,让他们感受人间温暖。

她勤学好问,努力增强本领、改进方法,让受助对象乐意接受救助。

她曾经是一名教师,关心孩子是她的本性,让流浪未成年人过上幸福生活是她热爱的事业。

她工作成绩突出,牵头负责的“爱在街角”志愿服务项目荣获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银奖、四川省赛金奖;因她负责的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成绩斐然,单位被表彰为“全国妇女儿童权益维护先进集体”“四川省青少年维权岗”。

今年4月初,在北京召开的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授予91名同志为“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她“榜上有名”!

她,就是内江市救助管理站职工兰莉。

从事救助管理工作以来,兰莉始终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努力把“家国情怀”“家园意识”“家人心理”浓墨重彩地书写在甜城大地上,书写在奋斗前行的每一步!

◇本报记者 徐艳梅 蒋金凤

■ 平凡与不凡:

用爱心浇筑救助管理之路

兰莉很平凡,走在大街上,几乎没人能够认出她是谁。

兰莉又不平凡,她把大多数人避而远之的流浪乞讨人员当作最需要关心的亲人,用真情温暖着每个流浪人员,用爱心浇筑救助管理之路。

2011年,兰莉从教育系统转战到民政系统。

隔行如隔山。熟悉业务、提升本领是兰莉要攻克的第一道难关。

学救助政策、学救助技能,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善于观察、善于总结……经过一个多月的集中“充电提能”,兰莉很快加入到救助帮扶流浪乞讨人员的队伍中。

“大爷,街上好冷哟,跟我们去救助站好不好?救助站吃得饱住得暖,还能看电视……”

“我不去,我又不是叫花子!”

第一次抛出的爱心“橄榄枝”被拒绝,兰莉感到意外,也泛起了疑惑。

“不是所有的流浪者,都愿意接受别人帮助。有的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有的对救助工作不了解、不理解,只有找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因人而异地实施救助帮扶。”热心的同事点醒了兰莉。

此后,兰莉开始钻研大量成功救助的典型案例,学习流浪人员心理相关知识,探寻救助帮扶各类受助对象的最佳方案。

“每一名被救助人员都有尊严,都希望得到平等对待和尊重,只有真心把他们当亲人一样看待和关心,他们才会敞开心扉相信我们。”经过不断总结,兰莉得出这样的心得。

有了“爱”的指引,兰莉的工作开展起来相对容易了很多,但也常常遇到一些问题。

78岁的李桂枝(化名)在内江火车站附近流浪时间较长,害怕陌生人,对救助站工作人员提供的救助帮扶有强烈抵触情绪。

“婆婆,我们又来看你了,最近身体怎么样……”经过数十次反复接触,李桂枝对兰莉等救助站工作人员产生了信任和依赖,最终得到成功救助,被安置到了内江市第一福利院。

担心李桂枝不适应,兰莉和同事经常到福利院看望她,主动与她谈心聊天。2018年春节前,兰莉和同事再次见到李桂枝时,她正在观看舞蹈表演,脸上露着幸福的笑容……兰莉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走街串巷,寻找救助对象;面对蓬头垢面、破衣烂衫、浑身散发着异味的流浪乞讨人员,不因难以交流而厌烦,不因可能被传染疾病而退缩,总是和颜悦色地耐心沟通、热心救助……这是兰莉和同事们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很投入、超用心、肯吃苦、敢担当、能负责,遇事总有“自己的一套”……这是兰莉在领导同事眼中的形象—— 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女性!

■ 执着与奉献:

为流浪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谢谢,谢谢你们帮我找回了娃儿。”内江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同事曾救助了走失在外的小佳。见到孩子的那一刻,小佳的父亲眼眶湿润,激动地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那发自内心的感动让在场每个人都为之动容。

这样的场景,兰莉见证了无数次。

“我是一名母亲,也曾是一名教师,看到有困难的未成年人,我总想要帮助他们。”这是兰莉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兰莉根据未成年人的特殊需求,以母爱关怀着在站的每一名流浪孩子。为孩子们洗衣、洗澡、修剪指甲、换洗衣服……除了这些生活上的关心,兰莉和同事还想方设法帮助孩子们安置“新家”、送他们回“老家”、送他们进校园,使他们享受到同龄人享受到的文化知识学习、生活常识教育和家的温暖,坚持用爱心、真心、诚心、耐心、恒心,努力把接触到的每一名流浪未成年人培养成为阳光、自信、进取的好少年,尽早回归家庭、回归校园、回归主流社会。

15岁的小美,因父亲去世、母亲离家出走,她不愿接受政府安置在敬老院生活,四处流浪。几经周折后,小美在2013年5月来到市救助站。经过兰莉和同事们几个月耐心细致的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等,小美坚定了生活信心,重新编织了自己的梦想。在兰莉和同事的多方协调和持续关爱下,小美于2013年9月进入四川省民政干校就读幼儿教育专业,2016年9月又考入北京社会管理学院,成为四川省第一个从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走出去的大学生。

2015年,内江市救助站发现并救助了肢体四级残疾流浪女孩陈丽(化名)。发现陈丽会使用电脑,兰莉和同事便联系协调东兴区义东非金属纸品厂录用陈丽就业,负责网上销售工作,包吃包住,每月工资2000多元。如今,陈丽已结婚生子,过上了幸福稳定的生活。

细心耐心关怀,不是亲妈胜似亲妈。兰莉用真爱陪伴流浪儿童度过盛夏与严寒,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园。

■ 坚持与担当:

创新路上步履不停奋斗不息

1月15日,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家长课堂走进内江市威远县新店镇永结村,讲授“留守孩子的父母春节回家后如何关爱孩子”,受益对象120余人。

1月18日,关爱保护留守儿童进校园亲子活动走进隆昌市龙市镇福庆小学,通过“爱的倾听”“爱的陪伴”“爱的歌唱”“爱的分享”四个环节,增进亲子感情,教会孩子学会感恩,受益对象70人。

1月21日,返乡农民工亲职教育集中宣传活动走进内江市火车站,宣讲《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进一步增强了留守儿童父母家庭监护主体意识,受益对象200余人。

……

这是内江市救助管理站2019年春节期间开展“让爱无处不在”主题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系列活动清单。从清单上看,活动紧凑有序,却又爱意浓浓。

近年来,兰莉和同事积极作为,以奋进的姿态整合社会资源、汇聚各方力量,创新开展工作,努力实现未成年人保护由被动帮扶救助向主动预防保护的转变,打开了全力做好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新局面,为内江市全力做好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积极策划开展“送流浪孩子回家”“送流浪孩子回校园”“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等专项行动,根据被救助孩子的个体情况,加强教育转化,实施关爱型帮扶教育。

策划实施流浪未成年人替代教育“站校合作”,走进10所学校、10个村、10个社区开展未成年人保护课堂、未成年人成长计划、法制赋权等系列宣传活动。

开展监护评估,坚持家庭随访,加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庭监护能力和养育水平。

积极开展“让陪伴和关注温暖流浪儿童的心”主题心理辅导活动,提升流浪未成年人的生存技能、社会常识、安全意识,帮助其重新建立社会支持体系,走出困境,回归社会。

策划实施相伴“蒲公英”成长计划,组织留守儿童参加“生命教育”营会、为留守儿童提供“星星点灯”专业知识传授、心理辅导,为留守儿童家长提供就业资讯和就业指导等活动。

开展“守护天使、社工同行”活动,通过个案、小组、社区的专业工作方式,力求让社区困境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

数据统计,近5年来,兰莉和同事们共救助帮扶未成年人1398人次!

大爱无言,大象无形。

“发现一个,救助一个,不遗留一个”,这是救助工作的底线,也是兰莉和同事们对无言大爱的生动诠释!

新闻推荐

威远县审计局:协调争取专项资金 解决帮扶村用水难

走访(吴明)威远县审计局帮扶的东联镇袁家嘴村是传统农业村,该村原有44户贫困户,目前还有20户未脱贫。县审计局派驻东联镇袁...

威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威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