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警嫂的坚守与奉献

内江日报 2019-03-11 08:13 大字

杨建芳(左)照顾公公

特别的节日礼物

杨建芳(后排中)全家合影

公公是警察、丈夫是警察、女儿长大了也当上了警察,找个女婿还是警察。 35年来,是一种怎样的感情,支撑她扛起“警察世家”的重担?近日,记者走近这位身挑重担却无怨无悔的“警嫂”——杨建芳。

◇周雅涵 本报记者 曾利军 文/图

坚守和付出

3月7日,临近中午放学时间,天下着小雨。威远县严陵镇中心校外,和其他家长一样,57岁的杨建芳打着伞等待着正读小学一年级的外孙女放学。

放学的铃声响起,杨建芳走进学校大门,直奔外孙女的教室外。

从学校到杨建芳的家,大约有15分钟的路程。杨建芳牵着孙女走得特别快,因为家里还有两个老人、即将下班的丈夫、女儿、女婿等着回家吃饭。

35年前,杨建芳经人介绍认识了当警察的丈夫张世伟。从那时候起,杨建芳就明白:嫁给警察,就意味着选择了坚守和付出,成为一名警嫂,便意味着要多一分理解与包容。

婚后第二年,杨建芳与张世伟迎来了女儿张琳,而张世伟也从一名看守所民警转为刑警。

在杨建芳的记忆中,做刑警的丈夫经常出差,一走便是十天半月,有时甚至两三个月,根本照顾不了家里。

杨建芳说,女儿读书后,她每天只能送女儿一半路,便匆匆赶去上班。然后女儿自己步行前往学校。放学后,女儿就和她同事的小孩一起做作业,直到下班再去接女儿回家。

后来,张琳大学毕业也回到了威远,并顺利考入威远县公安局,成为了一名警察。之后,还找了一个同样是警察的丈夫。

“我们家中有四个警察,真的称得上‘警察世家’了。”如今,在杨建芳的家中,公公是警察(已退休),丈夫是警察,女儿和女婿也是警察。

理解与包容

“警察就是忙一些,有时顾不了家。”随着公婆年龄越来越大,女儿也有了小孩,杨建芳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照顾老小和操持家务的担子几乎都落在她一人肩上。

但她也无怨无悔。“我嫁给了警察,让女儿做了警察也嫁给警察,家里交给我就是。”杨建芳说。这么多年,她习惯了丈夫、女儿和女婿有紧急任务不在家的日子。

杨建芳说,丈夫、女儿、女婿经常都说中午要回来吃饭,可真到了吃饭的点,大家都说加班不回来了。

不仅如此,在杨建芳的家中,还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家人在家里吃着饭,丈夫、女儿和女婿相继接到单位电话,一个接一个的走了。“这些年的除夕夜,一家人基本聚不齐,不是这个在执行任务,就是那个在加班。”

2013年底,杨建芳的公公被查出喉癌晚期,随后做了咽喉部切除手术。

那时,她既要照顾家里的小孩,又要给住院的公公送饭。公公做了手术,不能说话,想吃什么的时候,就手写给她看。

2014年底,杨建芳突发急性阑尾炎,不得不住院接受手术。但术后一周,她就坚持出院,尽管医生当时建议她多住几天。

“那段时间,公公婆婆还有我妹妹都在住院,丈夫又在外地出差,女儿女婿又很忙,只有我顶起。”杨建芳说,老人要照顾,还要带小孩,只能出院。为此,她落下了阑尾炎手术的后遗症。

最特别的妇女节

今年3月6日,距离“三八”妇女节还有两天。

这一天,杨建芳的丈夫、女儿、女婿准备了一束鲜花,早早地下班回家。

当杨建芳打开房门的那一瞬间,被眼前的一幕感动了。

身着警服的丈夫、女儿、女婿站在自己面前,丈夫抱着一束鲜花。

“老婆,你辛苦了,感谢你这么多年对这个家的付出……”张世伟把鲜花送到杨建芳的手中,紧接着,三人向杨建芳敬礼。

杨建芳手捧鲜花,眼中含泪……

新闻推荐

寻典型·说典型·学典型 一周“践行十爱”人物集萃

市中区公安分局民警赖寒(3月4日《内江日报》第5版)东兴区公安分局民警赵燕(3月7日《内江晚报》第6版)黄桷井社区党委书记陈雪...

威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威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