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大数据” 黑心商家“无缝可钻”
买个手机却收到一块板砖、买条裙子尺寸不对却不能退、买件家具却迟迟收不到货……如今,网络购物已经成了不少市民消费的主要方式,但随之而来的种种麻烦却又让人不堪其烦。 怎么办?
◇本报记者 兰萍
全网搜索
不良商家现原形
元旦期间,在大数据监管模式下,潜藏在威远县的一户浑水摸鱼的不良商家浮出水面。经查证,“饿了么”外卖平台上有53户商户营业资质异常,仔细一看,均为同一营业执照。
根据该情况,内江市工商部门立即联合食药监部门开展专项检查,通过对涉及的外卖经营户逐一上门调查,锁定该平台未按工作程序对商家资质进行审核,简单采用同一营业执照信息进行对外展示,造成消费者误解的违法行为。对此行为,给予“饿了么”平台1万元的罚款。
受到处罚的还有某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因其在互联网上以出国务工、劳务输出等为幌子收取中介服务费,进行网络虚假宣传,被罚款30.1万元。
创新监管
全网抓取违法行为
内江市在开展“红盾春雷行动2018”期间,以12315平台投诉热点问题为问题导向,紧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全省创新运用“共享云服务+大数据”技术,自主研发建设内江电子商务监管服务综合平台,将网络交易监管与服务电商发展功能融于一体,建成“一网一库一平台”,打通渠道扩大数据来源,利用网络技术全网抓取网络经营主体的违规违法行为,不让一户商家“漏网”,切实保障市民的利益不受损。
记者从市工商局了解到,一直以来,对网络经营主体的抽查靠的是人工操作。“比如外卖平台,工作人员一般都用手机登录,随机抽查显示出来的周边几家店铺,但因为外卖平台只显示附近一定范围内的店铺,如果人工抽查难免会有‘漏网之鱼\’。” 市工商局网监科科长刘燕丽说,除了核查在线商家公示证照是否齐全,监管平台还能提供可靠数据,以此来比对店铺证照的真实性,防止黑心商家“借证”上线。
定向监测
加强违法线索排查
与大数据公司项目合作,开展网络交易定向监测,在全省创新运用技术手段对辖区内网络经营主体、网络经营行为进行智能搜排,加强违法线索排查。
据悉,此次创新网络监管模式主要通过扩大数据来源,监测范围涵盖了市辖五个县(市、区),收录了京东、天猫等9个主流电商平台网点及自建网站5971个,绑定通过核查的有效网络经营主体1671个。
突出监测领域,监测覆盖全市区域17个行业,重点检查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领域,共搜查有效主体相关页面530万页次。
明确监管重点,针对日常网络监管中发现的典型违法现象,设定数据搜排关键词条及模块,确定了网店主体信息真实性、线上虚假宣传、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等7大类重点监测场景。
强化结果运用,开展“双十一”“双十二”“元旦”等重要节假日网络交易定向搜排线上零售、餐饮、住宿等热点领域,收录来自12个电商平台5900余个主体,筛查锁定各类疑似违法数据200余条。
创新的监管方式,实打实的效果,让不少市民感觉到网络购物环境的不断改善。“有了监管平台的实时监控,以后网购更加放心。”家住市中区新华路的市民黄东丽为此点赞。
新闻推荐
加强源头治理 强化联动机制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和农户代表视察乌龙河(威远段)治理工作
(朱永源记者徐静)3月23日,威远县组织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和农户代表等30余人视察乌龙河(威远段)治理工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功会参加。视察组实地察看了刘家沟村规模养殖场拆...
威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威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