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发布:到2025年,内江力争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打造“内江服务”:在成渝地区乃至全国形成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
内江国际物流港(资料图)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小玲
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地区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近日,《内江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其中提到,到2025年,力争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0%左右。
“十三五”发展基础如何?
近年来,内江服务业贡献作用更加凸显,一组数据可以作证——
“十三五”时期,内江服务业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与2015年相比,实现了总量和占比“两个翻番”,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愈发显著。服务业增加值由2016年的495.89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717.70亿元,进入全省10个700亿地区行列,年均增长7.5%。
其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18.9:35.5:45.6调整为2020年的18.4:32.7:48.9,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逐步成为内江的支柱性产业。
同时,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服务业投入产出比增加,服务业已成为内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全市服务业重点优势初步形成,尤其是电子商务独具优势,服务外包集聚成势,成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四川省服务外包城市。
“十四五”发展目标是什么?
《规划》明确,到“十四五”期末,服务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大,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民品质生活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数字赋能、业态高端、特色鲜明、辐射力强的新时代现代服务业体系基本构建,“内江服务”在成渝地区乃至全国形成一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规模总量迈上新台阶。到2025年,力争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0%左右。
——产业结构呈现新特征。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信息、质量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商贸流通、特色餐饮、现代康养等生活性服务业提档升级。到2025年,力争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30%以上;到2030年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40%以上。
——发展质量跃上新水平。培育一批配套成渝、服务全球的龙头企业、瞪羚企业,打造一批信誉度高、竞争力强的本地服务品牌,推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集聚发展形成新优势。培育一批“百亿级”集聚区,争创一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到2025年,全市形成一批以上“特色鲜明、业态多元、吸引力强”的要素密集、业态集聚、产城融合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十四五”发展重点在哪里?
《规划》指出,聚焦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科技信息、商务会展“五大现代服务业”等,明确了“十大发展重点”。
——提质发展现代物流业。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1+2+5”高质量发展的内江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加快建成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示范基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向物流中心、川南经济区核心物流枢纽,全面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物流枢纽。“一港三园”物流枢纽地位基本确立,国际物流通道基本建成。
——创新发展电子商务业。围绕“人、产、技、通”,持续扩大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全市电商交易规模保持四川省前列。到2025年,力争全市电子商务网络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破100亿元,争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服务基地。
——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业。实施旅游发展“358”方案,做精做优文化之旅、山水之旅、美食之旅、乡村之旅、研学之旅等特色品牌,抓好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协同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到2025年,把内江中心城区建成一座休闲旅游城市,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500亿元。
——聚力发展科技信息业。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完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聚集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培育和壮大科技信息业市场主体。完善科技信息服务链,推动科技信息服务业健康良性发展。
——优化升级商务会展业。充分发挥内江市区位优势,培育打造成渝之心会展新IP,强化对成渝地区会展及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加紧会展业与内江本土产业的结合,发挥“5+5+5”产业体系优势,重点培育品牌会展活动。
——做强做优金融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引进全国性、区域性知名金融机构及相应人才,提高农村银行网点覆盖率,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展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政策试点,开展跨境金融服务,鼓励企业到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聚力发展服务外包业。以呼叫中心、数据处理、互联网营销推广等BPO产业为核心实现服务外包产业集群的快速起步和突破。同时,加速推动软件研发、IC设计、教育培训和电子商务服务等ITO和关联产业发展,打造完善的服务外包产业生态体系,构建“西部服务外包新交付中心”。对接重庆和成都产业链条分工与协作,进一步打造“西部数据产业战略腹地”。加快建设内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打造全省重要的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强化提升商贸流通业。优化城乡商贸流通网点布局,着力培育一批综合商贸功能区,培育3-5个大型商圈和特色消费集聚区。推动川南汽贸城建立商业配套中心,引入部分汽车后市场服务设施。推进城乡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推动末端商贸流通集约化发展。
——深度优化特色餐饮业。以“中国·大千菜系”为载体,鼓励企业创建餐饮特色品牌,大力培育餐饮龙头企业。实施名菜、名街、名店、名厨、名节等系列子品牌打造活动,培育一批特色美食街区,鼓励内江美食“走出去”。鼓励发展“中央厨房+线下配送”等新型配送经营模式。
——加快发展质量检测业。推动建设国家级、省级机械汽配检验检测中心。加快推进中机认检西南分中心建设。推动国家油气管道内检测新技术新装备研发应用项目尽快转化落地。加快建设全省化学药重点实验室、食品监督检验中心、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以什么发展路径来实现?
——实施数字强基赋能工程。深入推进先进数字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融合应用,加快数字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在生产性服务领域的全面应用,推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与民生服务的深度融合。
——实施品牌培育“552工程”。分类指导企业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培育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天府名品”等质量品牌。推进服务业“50强项目”“50强企业”“20强品牌”创建活动,打造一批国际国内知名服务业品牌。实施中小微服务业企业培育计划,培育发展“行业小巨人”“单打冠军”,大力支持“个转企”“企升规”。
——实施消费扩容提质工程。构建数字化消费生态体系,持续优化消费供给,聚焦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农村消费等重点方向,着力推进医疗、养老、教育、文旅等服务领域发展。
——实施产业融合促进工程。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向深度融合,争创全省“两业融合”试点城市。引导农业生产向生产服务一体化转型发展。强化电商与制造企业数字化融合,现代物流和制造业高效融合,提高金融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质效。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
——实施发展载体提升工程。培育一批“百亿级”集聚区,争创一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依托邓家坝片区等区域,布局建设一批要素密集、业态集聚、产城融合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布局建设新型、智慧、便民商圈,打造成渝地区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改造提升万达金街、六段锦等特色夜间经济街区,发展“夜间经济”。
——实施开放合作深化工程。全面推进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江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推进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赋权工作,培育一批市场主体。引进一批重点外贸外资项目,加快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提高进出口贸易总额。力争内江纳入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
新闻推荐
新春祝福(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晓林)1月24日上午,由共青团内江市东兴区委和东兴区工商业联合会主办的东兴区2022年“情暖东...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