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市中区 写好写实“后半篇”文章 下好乡村振兴“先手棋”
柠檬丰收。
永安镇政府便民服务中心。
□曹德强 彭永生
自两项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内江市市中区由13个镇7个街道调整为 9 个镇 6 个街道,建制村由162个村减少89个。
目前,内江市市中区两项改革的“前半篇”已完美收官,行政区域的“减法”带来改革成效的“加法”,内江市市中区已初步形成了“向主城区靠拢,做强中心镇,做优特色镇,发展精品镇,建设聚居点”的乡镇发展新格局,以及村村有发展方向、村村有功能定位,村村有强壮班子的村级新格局和集镇村、中心村、特色村梯次分布的村级新形态。
当前,按照省委关于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部署要求和内江市委相关工作安排,内江市市中区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把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特色产业发展等工作一起谋划,从功能定位、规划设计、项目建设等方面一体化谋篇布局,一盘棋有序推进,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擦亮发展底色。
聚焦城乡融合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蓄能
12月9日,位于内江市市中区龙门镇龙门村的“甜源蔗乡”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区内,甘蔗地一块连着一块,成片成片的甘蔗郁郁葱葱,妆扮冬日大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龙门村,是内江甘蔗发源地,是内江300年甘蔗种植和制糖历史的重要见证,是“甜城内江”不可或缺一环。
“甜城内江这些年来已经有点名不副实,我们希望通过项目的推进,复兴和发展内江的甘蔗和红糖产业……”负责项目实施的四川汉安糖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何丽君说,“甜源蔗乡”项目以发展甘蔗科研育种、种植销售、甘蔗产品深加工、内江糖业文化传承、古法非遗红糖推广、糖文化产品开发、乡村农旅等为主要内容。
“甜源蔗乡”项目落地龙门村后,给当地的经济和生产生活方式也带来了跨越式变化。
“整个项目一期工程占地 500 余 亩 ,都 是 通 过700-750元/亩的价格,流转村集体土地的使用权,当地很多村民也进入到了公司从事项目的各项建设工作中,根据岗位的不同每月能有2000-4000 多元不等的工资收入。”何丽君说道。
“以前出去打工的人现在很多都回来务工了,全村每个队都有 20-30 人在项目区实现了就业。”龙门村村委会纪检委员曾小锋说,自“甜源蔗乡”项目落地 ,整个龙门村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全部得到了升级,同时村上也准备依托这个项目栽种250亩甘蔗发展集体经济……
“甜源蔗乡”农文旅融合项目仅仅只是内江市市中区写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诸多重要项目之一。
为写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切实推进乡村振兴,内江市市中区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以省级城乡融合发展综合试验区改革为引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打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加快小城镇发展,着力打造白马区域副中心、打造凌家镇以内自合作园区、永安镇以农文旅融合产业、朝阳镇和全安镇以柑橘果蔬产业、史家镇以生态康养产业、龙门镇以甘蔗产业为特色的小镇。
同时,主动融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稳步推进精品果蔬、优质畜禽、特色水产、优质甘蔗四大产业发展,着力建设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优质柑橘园区、现代种养循环园区、特色水产园区、优质甘蔗园区、凌家农副产品加工集中区等六大现代农业园区。
此外,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布局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实现农业主导产业有龙头企业带动,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机制,围绕主导产业建有产业化联合体。
合理的产业规划布局和资源配置的再优化,在一个个精心打造的项目的支撑和发力之下,为壮大内江市市中区城乡经济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而且,随着一个个主导特色优势产业“强”起来,规模化的发展,也将为内江市市中区的乡村振兴工作聚集强大的能量。
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内江市市中区玉溪街道新华路西二巷便民智慧停车场所在位置原是沱江动力机械厂的单身宿舍楼,2015年棚改后土地一直闲置。
2020 年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社区充分征求居民意愿,新建2100平方米的停车场,规划车位80个,拟通过规范停车收费、增设广告宣传橱窗等方式为社区带来集体经济收入,用于新华路社区组织公益活动、完善基础设施、开展排危抢险、购买社会服务等为民利民惠民事项。目前,该项工作已被纳入全省党的建设制度“小微改革”项目。
“这个停车场的设立,既解决了居民群众的停车难等急切需求,也增强了我们城市社区的自身造血功能。”新华路社区党委书记姜维斌在介绍相关情况时言语中满是欣喜,借老旧小区改造,新华路社区设置了这个停车场外,还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见的前提下,利用整理出来的社区空地,新开辟居民休闲和健身的小广场,居民们对此非常的开心和支持。
无独有偶。今年9月起,凌家镇牛口桥村“爱心食堂”每周二和周五中午,开始免费向全村20多名特困老年人开放,老人们开心地来到这里聚集一堂,吃着饭、聊着天……牛口桥村村委会副主任张丽说:“爱心食堂是利用原石鼓村的4间闲置办公室改建而成,村上的困难老人每周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全部都会来到这里,大家可以在一起吃吃饭,谈谈心,交流交流,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也便于村上集中掌握这些老人的近况,及时给他们提供帮助。”牛口桥村一共有10个队,每个队的队长也将负责对接一到两名老年人,为他们提供日常生活上的帮助和服务。
一件件,一桩桩摆在百姓面前,或大或小的实事,无不彰显着内江市市中区在写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一系列行动中,执着于为民谋福祉,全心全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努力和担当。
近年来,内江市市中区为提升镇街为民服务质效,走好“便民服务”步,在15个镇(街道)设置便民服务中心,加挂党群服务中心、农民工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牌子,主要负责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组建和管理乡村便民服务体系,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服务。
同时,依托每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38个实体便民服务点,确保群众咨询和业务办理的无缝衔接,为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提供平台支撑,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打破行政区域边界,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区域辐射为方向,在中心镇新建一批医疗、教育、养老、育幼机构,逐步提升群众社会保障水平。
下一步,内江市市中区将以乡村片区规划为牵引,切实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坚持改革创新、坚持重点突破、坚持群众受益,不断强基固本,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走深走实,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奠定坚实基础,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内江市市中区委宣传部供图)
新闻推荐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段春秀)12月24日,记者从市委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内江将扎实做好“两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