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区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三园合一”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东兴区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颖 文/图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
近日,站在东兴区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的山坡上,目光所及的荒山、土地已经种上了天冬、佛手等中药材。连片的天冬药田已然成势,棵棵青苗破土而出,在树林掩映下,生机盎然。
东兴区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位于田家镇正子村、火花村,总面积914亩。一期建设示范园438亩,采用净种、套种模式,种植天冬、佛手、金银花、栀子、枳壳、仙茅、黄精、白芨共计92万株。
每年每亩补贴1500元
打造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示范园”
今年9月,来自内江的天冬蜜饯、天冬膏、天冬条、天冬日化类产品在西博会上首次亮相,就成为“吸睛”的一大亮点。现场300余名客商“登记”,表示要到内江实地考察。
当前,内江正聚力打造“中国天冬之乡”,东兴区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是其中一个重要建设内容。
示范园以种植天冬为主,与白芨、黄精、仙茅等草本植物开展间种,与佛手、金银花、枳壳、栀子等木本植物开展套种,通过多种形式,为内江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种植示范,探索木草本植物实施间套种对天冬质量、产量、产值的影响。
作为内江目前唯一的道地中药材,内江天冬栽培历史悠久,增益护体作用受到当地民众认可,其种植规模广、产量大,是内江地区重要的经济农作物,但市场上以天冬为原料的产品少,开发潜力巨大。
为大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内江对按规划在园区内建设具有科研性质的药植园或中药材博览园的经营主体,给予每亩新栽植种苗询价价格90%的资金补贴。对建设连片符合科研规划的观赏性药植园或中药博览园,每年每亩补贴1000元的种植补贴,另再予以每年每亩500元的管护补贴,管护补贴最长年限不超过5年。
“不光要卖鲜货,还要规划精、深加工,同时带动服务、旅游、康养等多产业融合发展。”东兴区卫健局有关负责人说。
目前,内江积极推进天冬新食品原料的审批,以天冬为原料,研发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特色蜜饯、日化美容等产品40个以上,延长产业链,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专家全程化指导
打造校地融合建设的“科技园”
种业“芯片”是产业振兴之宝。
为擦亮“中国天冬之乡称号”,内江着力与科研院校等机构合作,强力推进中药材“种苗培育、关键种植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打造校地融合建设的“科技园”。
去年12月,内江与四川农业大学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四川农业大学为东兴区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提供从种植方案、土地改造、种苗购买、地膜覆盖的全套服务,并进行全程化指导,建立种植情况反馈机制,多渠道收集农户在种植中遇到的问题。
除此之外,园区建立了科研成果共享机制,整合优质资源,开展中药材科技研发,实行科研风险双方共担,科研成果双方共享。
“有了农业专家对我们进行技术指导,让我们更加科学的生产种植,这样种出来的农作物更加健康,产量质量也高。”田家镇正子村村民充满信心。
据了解,按照东兴天冬习性,亩施4吨有机肥,亩种植4000株天冬,共种植3年生天冬50万株,每株产量达5斤,亩产将达2万斤,亩产值约1.2万元。
“六六二”分成
打造农村合作经营模式的“探索园”
11月20日,火花村村民杨长付正在田地里劳作,管护天冬、佛手、金银花等多种中药材。看着自己面前一大片田地,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我今年认领了16亩地,除了每年给我每亩1500元的管护费,种植收益的6成都会分配给我。3年下来,大概能拿到23万元左右。”比起以前自己在家种点苞谷,每亩几百块的收入,现在的日子让杨长付十分满意。
在东兴区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类似杨长付这样通过管护获得分红的人还有不少。这种“六二二”利益分配模式也极大提高了村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
什么是“六二二”利益分配模式?
据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应对农村劳动力外流,园区以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为基点,探索实践了“六二二”模式。即经营成果按60%归劳动者、20%支付荒地流转费,20%归合作联合社投入再生产的比例进行分配,通过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提供生产资料,再由农户提供劳动力,有效解决“谁来种”这个最大的问题,吸引更多本地人留下来为园区发展作贡献。
新闻推荐
内江帮助1001名孩子实现阅读“微心愿”本报讯11月16日至18日,内江开展为期3天的“爱悦读·点亮微心愿”书籍配送活动,...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