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成渝“东进”和“西迎”相向发展最具潜力空间 高水平高质量建设内江新区 访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健

内江日报 2021-11-10 00:54 大字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艳梅

一个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再漂亮也只是空城。为拓展内江产城空间,市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把高水平建设内江新区作为“六项重点任务”之一。从多维立体的角度如何看待内江新区?对标国内先进案例,高质量建设内江新区应把握哪些重点?对此,记者专访了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健。

王健认为,我国城市新区建设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各类新区建设往往都肩负着落实国家战略、探索模式示范、提升产业能级、带动区域发展,推动城市提质等重大责任。

作为内江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内江新区建设备受瞩目。王健说,这既是成渝双圈区域战略的“内江响应”,也是落实内江开放引领、产业强市发展战略的空间支撑。在未来成渝“东进”和“西迎”相向发展形成合力的背景下,主轴地区将形成人流、信息流、技术流高度汇聚的“流空间”,内江新区位于这一最具发展潜力的空间中,既有利于推动成渝相向发展,带动成渝中部崛起、南翼跨越,有力支撑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南向开放通道建设,也有利于率先探索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实践党代会“产业强市、开放引领、创新驱动”的战略构想,承担改革创新任务先行先试的重大使命。

对标内江城市发展战略,王健建议内江在推进内江新区建设过程中把握四个重点——

一是“产业升维”。要瞄准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深度融入区域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借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打造链接国际国内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积极引进先进制造产业链中潜力与优势兼具的关键环节;加强与成渝地区的创新协同,推动科研布局互补、创新资源共享、新兴产业互动,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互促;探索“多元功能融合、土地拓展弹性、生产服务提质、建设环境低碳”的产城发展新模式,为内江创造新动能,变通道为枢纽,变节点为中心。

二是“生态激活”。内江应充分利用较好的生态本底优势,一方面在保护好自然山水和良田沃土的基础上,应用公园城市理念提升生态空间的多元价值;另一方面以建设沱江绿色发展经济带为契机,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动能,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是“魅力引人”。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逻辑已经转变,应通过城市的高品质生活和公共服务吸引产业升级所需人才,再以人才吸引企业,来促进城市经济繁荣。内江新区未来要围绕人民诉求做精做美,强化具有内江特色的文化场景体验和归属感的营造,塑造城园景相融的幸福“甜城”。

四是“机制活化”。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遵循经济活动的市场规律,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资源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高效集聚和优化配置,探索招商引资、项目审批、市场监管等经济管理权限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有效路径。

现实城市的发展,都是“人本为核、以产带城、以城促产”的多元耦合。王健希望内江在“以产兴城”方面把握好以下内容——

主轴联动、区域协同、双碳赋能,落实国家战略。重点依托成渝发展主轴和重要交通走廊、枢纽布局重大功能平台,并且紧抓绿色经济风口,围绕“双碳”目标,将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有机融合,建设产城一体、生态宜居的城市新区。

南进引领、两岸融合、蓝绿交织,推动产城提质。高标准推进“南进”区域各产业平台建设;依托沱江两岸重塑主城区,变“江隔城”为“城拥江”发展格局,形成一江两岸的城市复合活力带;打造南北向的沱江滨水蓝廊和东西向的甜城依山绿廊,形成展现甜城魅力的生态人文画卷和城市景观走廊。

高位统筹、平衡集聚、平台支撑,加快见效成势。统筹全市优质要素资源,兼顾平衡与集聚,优先内江新区战略重点区域集中破题,特别注重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设施“三个重大”领域的要素保障和支撑,打造新区“能带动、出特色”的亮点区域。

新闻推荐

筑牢校园防线 构建免疫屏障 记者直击3-11岁学生新冠疫苗接种

反复核对信息接种◇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冯堃文/图为构建校园健康防线,形成免疫屏障,11月8日,内江经开区靖民镇中心小学校、内...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