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代表委员为内江实施“开放引领”发展战略建言献策
主动投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代表建言
坚持“三个先行”主动融入“双圈”
市人大代表 康厚林
东兴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以全力参与内江新区建设为契机,坚持“三个先行”,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人才先行,实施“人才强区”,优化人才政策,积极创建全省基层人才工作先行区,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招商先行,积极参与成渝两地招商活动,搭建招商平台,不断加强东兴与成渝两地在医药健康、会展经济、现代物流等相关产业领域的深度合作。产业先行,围绕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等重点产业,在功能上协同、产业上配套,筑牢产业支撑。
推进基础设施互通、特色产业互补、公共服务共享
市人大代表 蔡勇
主动融入“双圈”建设,就是要推进基础设施互通、特色产业互补、公共服务共享。建议要助推资中临空产业承载区建设,主动对接成都“东进”和天府国际机场带来的产业红利。要高质量建设成渝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带,依托内江国家农业产业园的产业优势、科技优势,建设成渝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要大力发展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深挖“大千”“甜城”以及资中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内涵,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吸引成渝、服务成渝。
委员献策
完善体制机制 大力推进内荣农高区建设
市政协委员 刘勇
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是“开放引领”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建议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鼓励内荣农高区在财税、用人、产业、项目、引资等方面先行先试;深化项目驱动,同步争取省上项目资金支持;突出产业支撑,集中力量在现有粮油、黑猪、稻渔等主导产业基础上,发展生猪、稻渔、陶瓷特色产业;拓展电子商务、休闲农文旅、康养等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强化要素保障,撬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优先保障核心区建设用地需求,实现园区建设融合共赢的良性循环。
积极“走出去”“引进来” 助推民营经济发展
市政协委员 雷亚飞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意义重大。建议聚焦“产业强市”发展战略,制定更多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引导民营企业深化省际毗邻地区合作,进一步增强联动性和开放性。同时,大力宣传相关政策,让民营企业全面、准确地把握发展方向,在积极“走出去”的同时奋力“引进来”,把产品、服务推向更广领域,并立足企业经营、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创造更多、更好的岗位和条件,不断改善就业环境和文化软实力,让高素质人才“走进来、留下来、留得住”。
构建成渝重要交通枢纽
代表建言
加快通道建设 助力通道经济枢纽经济发展
市人大代表 陈代兵
目前,内江交通按照“通道+枢纽+网络”一体建设,与相关部门一道齐心协力打造内外联通、绿色智慧、高效便捷、多式联运的现代物流体系,助力通道经济枢纽经济发展。建议构建内联外畅的普通公路网,提升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水平,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改善农村地区出行条件,带动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主动配合发改等部门,加快铁路、机场等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提升货运周转能力,为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物流枢纽奠定基础,助力通道经济枢纽经济发展。
全盘谋划 有序完善基础设施网络
市人大代表 张梦
近几年,内江交通日益完善,发展血脉更加畅通,逐渐形成通道经济。随着“蓉欧+”国际快速货运直达班列开行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多“内江造”、“甜城味”进入欧盟国家和地区,交通红利让内江本地企业经济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建议要围绕加快构建成渝重要交通枢纽发展大势,全盘谋划、有序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在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上发力,早日实现县县通高铁。
委员献策
完善交通网络体系 发展通道经济枢纽经济
市政协委员 廖红云
构建成渝重要交通枢纽是提升内江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举措。建议全面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加快建设成渝重要交通枢纽。并依据成渝主轴重点商品流通走向,建设辐射范围广、流通成本低、服务效率高的物流枢纽大通道,充分发挥“蓉欧+”东盟国际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际物流大通道的优势作用,不断提高内江参与国内地区和全球商贸合作的便利性,助力通道经济、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
完善物流网络 助力打造“产业内江”
市政协委员 曹武士
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着力构建成渝重要交通枢纽,重点在“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物流枢纽”上发力。建议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催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并在此基础上,深化毗邻地区合作,完善地区之间的物流网络,加速产品、服务的流通,不断升级流通方式,为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做好物流配套服务。同时,依托现代物流发展,助力增加一、二、三产业的收益,打造“产业内江”。
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物流枢纽
代表建言
加快产业发展 着力打造对外开放“桥头堡”
市人大代表 何永
国际物流港作为内江南向开放的“桥头堡”,作为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物流枢纽中心的载体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市区共建为国际物流港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建议继续按照“三片区”总体规划,加快推进第三方物流、农副产品冷链、进出口加工、跨境电商等产业发展,充分依托和利用蓉欧铁路南向通道在内江设立交易中心基地的契机,早日将内江国际物流港建设成为内江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市中区白马镇将持续配合做好相关工作,为国际物流港建设发展助力。
夯实通道经济 加快多式联运建设
市人大代表 万晓燕
建议进一步夯实通道经济,构建起以内江为中心“辅弼双核、交贯四方”物流枢纽大通道,扩大国际物流辐射范围,重点发展中亚、东盟贸易,推动生产生活要素的高效流通,构建大集聚、大分拨、大交易的通道经济高地。进一步加快多式联运建设,运用中欧班列、“蓉欧+”东盟国际班列、天府国际货运机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际物流大通道,加强与沿海港口城市和沿边口岸城市的联合,把内江打造成具有对内对外强大经济服务功能的辐射源、成渝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集聚区。
委员献策
不断拓展“朋友圈” 持续提升整体通关效率
市政协委员 宁光辉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议加大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力度,促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互联互通;积极探索中欧班列及其支线班列智能化监管,不断拓展中欧班列沿线国家海关合作的“朋友圈”,扩大聚合辐射效应和国际影响力;推进长江经济带上游开发开放,共享黄金水道的运输优势,深化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围绕推动实现长江口岸通关便利化,共同探索建立川渝两地隶属海关层面的联系配合机制,持续提升整体通关效率。
强化枢纽功能 加快建设现代物流港
市政协委员 李焰
围绕“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物流枢纽,发展通道经济枢纽经济”等重要部署,要加快推进“通道+枢纽+网络”一体建设,着力打造内外联通、绿色智慧、高效便捷、多式联运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建设集物流交易、货运配载、分拨仓储、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等于一体的现代物流港。建议高标准、高质量编制物流港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物流设施、做大物流平台、强化国际物流网络建设和内江国际物流港枢纽功能,并优化物流港产业布局,持续加大招商力度。
高效开展招商引资
代表建言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 充分激发发展动力
市人大代表 余梅
建议抓实“中国天冬之乡”建设,打造优势行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争取市场话语权,引导各界资本汇集;加快东兴经开区等产业园区承载能力建设,支持石子、平坦等毗邻重庆乡镇发展,打造投资洼地和热土。不断配齐配强招商引资队伍,增强对外招商实效,提升市外资金到位率、转化率。大力探索推进“绿色通道”扩面,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全力打造“最短流程、最高效率、最少环节、最低成本”的政务服务环境。
持续优化投资环境 培育良好产业生态
市人大代表 代云会
推进绿色转型、美丽富民,把握投资重点热点,充分发挥招商引资的效益。深化与北部湾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经济区的开放合作,着力引进机械汽配、食品饮料、新材料、电子商务等重点产业及其上下游配套企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培育良好的产业生态,打造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优化资源配置,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土地跟着项目走、资源跟着项目走”的导向,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大力破除重大项目建设面临的制度瓶颈,高质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委员献策
把握机遇优化环境 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
市政协委员 孙小杰
“开放引领”为内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要进一步巩固成果,抓实招商引资这个“一把手工程”,瞄准先进制造业,把握绿色能源崛起机遇,引进高产值新能源产业、氢化工产业,积极建设“化工园区”和“成渝氢走廊”;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吸引外来资金,发展配套产业项目,完善全产业链条。建议将“内江新区”作为“开放引领”主战场,做好统计监测、动态分析,为新区建设做好数据支撑,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增强招商项目、高精尖人才落户内江的吸引力。
多措并举 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市政协委员 吕晓梅
提升招商引资质效是落实“开放引领”发展战略、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的重要举措。建议科学规划,指导各县(市、区)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实施差异化招商,积极建设国家级新区;提升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促进形成产业规模效应、集群效应。同时,要通过加强智库建设、打造智慧平台和专业团队等方式强化招商专业性,加强招商项目跟踪服务和招商项目分类分级调度。
持续深化对外开放
代表建言
转变招商理念 坚持“开放引领”不动摇
市人大代表 龚建钧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扩大开放是内江发展的最佳捷径和出路。作为经济战线的人大代表要坚持“开放引领”不动摇,抢抓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创新方法路径,实施精准招商,树立“你来发展,我来协同”“相互共生,共同发展”的招商理念。要主动担当,勇于创新,狠抓落实,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中心城市,以实际行动推动建设产业内江、生态内江、甜蜜内江。
细化产业布局 打造成渝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市人大代表 肖辉
大力实施“开放引领”发展战略,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是一项夯实基础、聚集人才、着眼长远的发展战略。建议要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细化产业发展布局;加快发展内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打造成渝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加快构建区域电子商务生态体系,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拓展国内外市场空间,通过西博会、广交会、进博会等展会活动帮助企业走出去、强起来;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吸引更多企业落户内江。
委员献策
抢抓战略机遇 推动开放合作
市政协委员 陈伟
要抢抓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奋力实现高水平建设内江新区等目标。一方面瞄准成渝主导产业配套环节和服务需求做文章,强化与成都、重庆协调联动,深化毗邻地区合作;另一方面持续推动疫情常态化下的友城建设,巩固并推进与日本都留市、德中友协等国外城市和机构的交流交往,深化经贸、体育、教育等领域合作,加快建设中欧创新产业园,不断强化对“蓉欧+”东盟国际物流中心、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开放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助力内江市进一步扩大国内国际“朋友圈”。
运用“互联网+”思维 推动特色农产品开放型发展
市政协委员 李贤英
实施“开放引领”发展战略,就要持续深化对外开放。内江物产丰富,特色农产品众多。建议通过供销社系统“两端两网”建设,推动内江特色农产品开放型发展。可运用“互联网+”思维,整合各类资源,构建以供销社电商资源“832平台”“川供天下”“四川消费帮扶网”等为支撑的线上供销网,以冷链物流网络、供销农批市场、社区门店、生鲜超市等为主体的线下流通网,打响“甜城味”“内江猪”等优质农产品IP,让更多内江特色农产品和特色产业走出甜城、走出四川、走出国门。
(内江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徐静 邹蕾 整理)
新闻推荐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小玲邹蕾)10月14日下午,内江市召开两会新闻发布会,通报内江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协内江...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