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区山青庙村:夫妻返乡创业 打造幸福“姜山”

内江日报 2021-10-15 08:35 大字

冲洗生姜

熊建华和妻子展示种植的生姜

创业很苦,但收获很喜。

在东兴区永福镇山青庙村,返乡创业者熊建华深有体会。

2016年,熊建华和妻子李金会结束外出打工的生活,回乡创业种植水果和生姜,起早贪黑,一年忙到头,只为把“永福生姜”的招牌传下去,助力乡村振兴。

◇内江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丁洁 文/图

10月12日,东兴区永福镇山青庙村9组的田间地头,秋风拂过葱郁的生姜苗,激起一阵清香。

扛着锄头,背着背篓的熊建华一大早就出了门,穿过田埂小路,来到了姜田里。一锄头下去,一簇颀长又密实的生姜露了出来,熊建华麻利地将它们拔出来,码放堆好。不一会,地里便堆起一座“姜山”。

秋天的永福镇,田间地头都能看到这样的姜田。这里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永福生姜”的产地,熊建华在这里土生土长。

“小时候,我的父辈们就开始种姜,村里家家户户几乎都种……”说到永福生姜,熊建华话语间透着自豪。可后来,随着村里的壮年劳力外出打工,种庄稼尤其是种姜的人急剧减少,永福生姜的名号不再似从前那样响亮。

2016年,熊建华回乡途中眼见着周边的土地撂荒严重,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彼时,熊建华夫妻俩都在外打工,一年能挣七八万元,但两人还是希望能回家发展。经过商议,两人在年底结束了打工生涯,筹谋着利用老家的地,种植生姜。

“种姜太辛苦了……”熊建华大倒苦水。一开始,因为缺乏经验,两人只敢摸索着种植两三亩生姜,却耗费了夫妻俩大部分时间。

“从清明前开始下姜种,一直要忙到同年11月。”熊建华坦言。小时候见过父亲种姜,却不曾想过种姜是一门技术活。从掏沟开始,再到后来的垒土、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精细化管理。

“生姜不能旱,也不能涝,前期掏水沟就要考虑到利水的问题。下姜种要掏沟,沟要掏多深才最适合姜苗生长,这都是需要考虑的……”熊建华说,种了3年生姜,他感觉自己才刚刚上道。

2017年,夫妻俩的生姜田投入了四五万元,一年下来勉强保本。本着不亏本就是好事的想法,2018年他们加大投入,把种植面积扩大到5亩左右。这一年,小有所获。正当两人以为看到了希望,加大了投入,却在2020年因为高温加大雨,凝结的土块不渗水,导致生姜减产和品质不高,忙碌一年下来,不仅没盈利,反而亏损了四五万元!

坐在田里,熊建华欲哭无泪。想着这一年两人大部分的时间是早晨四五点就起床,一直要忙到晚上十点多,打理土地、除草施肥、采挖出售,全情投入,却换来这样的结果,他迷茫不已。抽完半包烟,熊建华决定重振旗鼓,从头再来!

种姜如此辛苦,为何还要继续坚持?

“种姜虽然苦,但比种庄稼强。”熊建华说,在管控得当的情况下,一亩地能产4000-5000斤生姜,根据市场价不同,产值也不同。“行情好的时候,这么一小行,就价值100多元……”指着面前一垄两米长的地,熊建华比划着,这是别的农作物不可比拟的。

说到深层次的原因,熊建华叹了口气:“我们永福生姜,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要申请一个这样的标志,可不容易!”熊建华摊开手,“丢了好可惜哟!”

“永福生姜”于2013年被原农业部评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放眼望去,在全市都是不可多得的。这在熊建华心里,十分自豪。父亲那一辈种植生姜,到了他这一辈却逐渐没落,想到此就觉得愧疚。

“外出打工,虽然不用考虑太多,也能挣钱,但始终不是自己的家乡!”虽然读书不多,但熊建华拎得清,“我想把这块招牌传下去,让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生姜好!”

今年3月,熊建华和妻子又早早地开始做准备,并将自己这几年总结的经验全部运用到其中。今年,他种植了十余亩生姜,因为严格按照技术指导进行精细化管理,生姜亩产量达到7000多斤,保守估计,他家今年种生姜的纯利将近10万元,超过在外打工的收入。

不仅如此,熊建华还在村里承包了60多亩土地,种上了李子树。今年,果树大丰收,前来采摘李子的游客络绎不绝,拉到城里去卖的李子也因口感好,被一抢而空。

这些,都让熊建华信心满满:“在家创业还是不错!守住我们的老本行,也就守住了我们的根!”熊建华说,每每想到这里,他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也只有把这片“姜山”守住了,把日子过好了,才算没有白辛苦一场!

新闻推荐

深夜出击:内江交警整治摩托车违法行为

整治现场(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付垚霖)夜晚,摩托车无证无牌、噪音扰民、超速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易发。10月13日晚,内江市公安局...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