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内江 浓浓乡情 蒋祖佐写生作品展览开幕

内江日报 2020-11-16 01:02 大字

写生作品《市中区沿江城市风貌》

写生作品《内江水巷子》

写生作品《内江市人民电影院》

写生作品《椑木郭家大院》

写生作品《新太白楼》

观看展览

介绍作品

◇本报记者

李静/文王斌/图

11月15日,由四川省文联《现代艺术》杂志社、省美术家协会钢笔画艺术委员会、市中区委宣传部、市中区文广旅局、市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我爱我的大内江”蒋祖佐写生作品展览在芭蕉井展览馆举行,展出写生作品100幅。

小东门城墙、东兴码头、内江水巷子、东兴老街、太白楼、钟鼓楼、张大千故居、内江人民电影院……大大小小的画纸,形形色色的景物,处处流露出老内江记忆。作品或鸿篇巨作,或精致小品,细腻的笔触、黑白的画面、写实的画风,赢得了观展者一致好评。

蒋祖佐今年70岁,是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内江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东兴区人。幼时,家境清贫的他喜欢绘画,常常在江边沙滩上手脚并用涂鸦写画,持之以恒,渐入佳境,终于以水粉画在汉安扬名。花甲之年,画风画技突变,其醉心于钢笔写生,尤其以东兴、椑木古街巷居多。此次展出作品,是蒋祖佐近十年千余幅写生中精挑细选而成。一张张写真写意,一叠叠素描速写,将心底深处的笔墨浓情宣泄而出,形成了雄深雅健、高古朴厚的自家风格。

“钢笔画以小见大,是最接地气的一种表现方式。长期以来,蒋祖佐老师深入生活,坚持一线,几乎画遍了内江山山水水。从展览中我看到了内江的发展变迁,他对家乡、生活的热爱,对技艺传承的表现形式,值得我们学习。”内江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田心伟表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内江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陶进超说:“蒋祖佐先生的作品,展示了内江老风貌,让我们回忆起老内江,这离不开他长时间累积资料,用白描手段勾勒出老内江,可见表现力丰富。”

“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来自生活,当艺术从生活的泥土中萌芽,就具有了生命力。这是一批记录时代、有生命力、正能量的作品,我从中受到了教育和鼓舞。”市政协副秘书长胡红雨表示。

一幅命名为《东兴北渡沿江印象》的钢笔画长卷,尤其受到大家关注。长卷上:浮桥、砖瓦土墙房、码头、渔船、赶牛人、拖拉机、老牌自行车等上世纪建筑、行人、交通工具,生动详尽。

蒋祖佐介绍道:“我小时候在东兴区长大,留下了很多回忆。这幅画是我在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全凭记忆画下来。不过,这还不是全貌,我准备继续将画延至12米长,取景点为二医院附近的麻柳坝至内江师范学院。”

一番话、一幅画,引千头万绪,赢得大家热烈掌声。围观者纷纷拍照、录像,从中找寻自己的印象内江。

“这里!这里!这是我家旧址呀!那时候我家没有厨房,我专门在这里搭建了一个棚子,后面搬新家后,这砖瓦房、棚子都拆了……”市民高万良指着画中一处,大声笑着说。

除了以家乡内江古街、古镇、古建筑等为题材的风景画作,现场还展出有今年攻关克难战疫情的感人画面。作品定格了时间,但流淌着岁月,画面蕴含着温柔与静谧,又彰显了沧桑与厚重。观赏浏览一幅幅作品,让不少市民读出了一些淡忘、感人的故事。

“我生长在古镇,对古街老巷有着深厚感情,这一幅幅速写,是我记忆中老内江的味道,希望以这些作品表达我对家乡的热爱,唤醒更多人心中的内江记忆,厚植传统之根,传承甜城文化。”蒋祖佐表示。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12日,市民可免费前往观展。

新闻推荐

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内江、荣昌两地警方 共同签署《警务合作机制》

(周雅涵记者曾利军)11月10日上午,内江市公安局和重庆市荣昌区公安局在荣昌举行签约仪式,共同签署了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