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内江“农业多贡献”落地见效 第一产业增加值200.46亿元,增长3.5%,增速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

内江日报 2020-11-09 00:31 大字

东兴区长江现代农业园区记者 黄正华 摄

(记者 兰萍) 今年以来,内江紧紧围绕“农业多贡献”这一目标,积极应对疫情影响,持续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健康发展,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较好。11月2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前三季度,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200.46亿元,增长3.5%,增速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52元,增长8.8%。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今年实现了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量均增长,小春粮食总产量7.46万吨,同比增长0.7%。据全市农情调度,预计今年大春粮食面积完成435.72万亩,同比增长1.25%;总产量165.62万吨,同比增长1.39%;种植晚秋粮食88.57万亩,比上年增4.46万亩。

畜牧生产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今年内江市制定了稳定生猪生产“十条措施”等政策,实施“恢复生猪生产补栏决战45天行动”、党员领导干部众筹“认养”生猪、国有企业参与恢复生猪生产补栏等专项行动,加快推动正邦200万头生猪等重点项目,加大非洲猪瘟防控力度。前三季度,全市生猪累计出栏134.39万头,全市生猪存栏142.34万头,同比增长90.5%。

特色产业持续推进。内江市先后成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首届资中鲶鱼美食文化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专题对接会、全国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提升现场会、内江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场会,目前全市已培育国家级园区1个、省级3个、市级16个、县级23个。前三季度,蔬菜、园林水果、水产分别增长5.3%、6.6%、2.18%。大力实施大规模绿化内江行动,前三季度全市完成营造林6.01万亩,全民义务植树145.8万株。

品牌农业成效明显。扎实推进“甜城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会员企业增加到122家,“三品一标”存量数达314个,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100%。全市38个扶贫产品纳入全国扶贫产品销售目录,成功申报“四川扶贫”公益品牌288个、用标产品565个。前三季度,内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5.58亿元,同比增长31.87%。

农业投资加快推进。截至9月底,争取到中央、省级财政专项农业项目资金8.7亿元,53个市级农业产业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32.52亿元。围绕“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编制、储备项目91个。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全市新增高标准农田12万亩,新改建农村公路532公里,完成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5座,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4处。

农民务工保持稳定。组建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工作专班,克服疫情影响,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务工59237人。持续推进返乡下乡创业“回家工程”八大行动,截至9月底,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118.1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43.79亿元。全面发展休闲农业,前三季度,实现乡村旅游收入68.36亿元。

新闻推荐

内江市召开“甜城政企服务平台”工作推进暨培训会更好服务企业,推动内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培训会现场(全媒体记者唐泽学)为用好“甜城政企服务平台”,服务企业发展,解决企业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做好“六稳”“...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