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炒烹炸“大千味道” 三尺灶台演绎精彩人生 记“优秀甜城工匠”邓正波

内江日报 2020-05-14 07:18 大字

大千干烧鱼(受访者供图)

栩栩如生(受访者供图)

特色菜品(受访者供图)

配制酱料

和同事研究菜品制作配方

学习大千文化

邓正波的冷拼作品——梅兰竹菊拼盘

如果说,做菜也是一门艺术,邓正波无疑是一名艺术家。除了是人社部门认证的中式烹饪高级技师,他还曾被中国饭店协会授予“中国烹饪名师”称号,被四川省烹饪协会授予“川菜烹饪大师”称号。

锅碗瓢盆鸣奏出人生舞曲,油盐酱醋调制出生活滋味。

二十余年来,在潜心研制菜品、传承大千美食文化的同时, 邓正波也参加了多项餐饮大赛,陆续获得国家、省、市多个奖项。2018年,他被选为“内江市甜城工匠”形象代言人。今年,他又被评为内江市第三届“优秀甜城工匠”——

◇本报记者 丁洁 文/图

勤学苦练 洗碗工变大厨

火苗舔舐着锅底,热油冒起了气泡,一条剖好洗净的鲤鱼,顺着锅边呲溜一下滑进油里,油锅沸腾,咕嘟咕嘟声中,鱼香四溢。

5月10日,在东兴区汉安大道上的一家酒店后厨,邓正波头戴厨师帽,一气呵成完成了大千干烧鱼的制作过程。佳肴出锅,色泽红润,鱼肉细嫩,咸鲜微辣,唇齿留香。

厨房,当属这世上烟火气最浓的地方,邓正波在这里一待就是二十几年。从洗碗工升级为初级厨师,从初级厨师升级为中国川菜烹饪大师、“甜城工匠”,一步步走来,邓正波不急不躁,用心用情用功,一刀一勺力求恰到好处,给食客眼福与口福的享受。

大厨的最初,从1993年到一家小餐馆当洗碗工开始。那时,他单纯地觉得,从事餐饮行业能够吃得上饭。而洗碗工,也有当墩子的梦想,他利用下班时间,义务做墩子。“当时,大家都下班了,我主动提出,要帮炒菜的师傅把菜切好。”在厨师界,素来有“七分墩子,三分‘锅匠’”的说法,墩子是通往厨师的初级阶段。

“从事餐饮业,一般是下午一点半下班,下午四五点又上班,这段休息时间,我就在厨房练习切菜。”哪怕是大热天,别人在睡午觉,他还是在切菜。穿着工作服,脖子上搭条汗巾,三四个小时站立下来,衣服湿透了,汗巾能拧出水来。

切丝要粗细均匀,切丁要大小合适,刀工要好,速度还要快,一年多时间里,邓正波一边做洗碗工,一边当墩子,因为手脚勤快,很受师傅们喜欢,在一般的厨师都要当几年墩子才能晋级下一阶段时,邓正波仅用了半年就掌勺了。

“要做,就一定要做出个样子来。”这是邓正波一直秉持的原则。二十多年来,不管再苦再累,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我喜欢这个能够为人们带来眼福和口福的职业……”

注册中国烹饪大师、国家职业技能裁判员、中国烹饪协会名厨委员会委员、中式烹调高级技师、内江市十大优秀技师、内江市首席技师、“甜城工匠”形象代言人……一系列荣誉,是邓正波厨艺的最好印证。

如果说,油盐酱醋是菜品的调料,那勤奋刻苦当属成功的主料。邓正波坦言,当初以为当厨师不缺饭吃,却不知真正入了这一行,付出的并不比其他行业少:“逢年过节,一家人团聚时,却是我们最忙的时候。”

在厨房的油烟中挑拣食材、挥舞锅铲、颠动铁锅,忙得不可开交,这便是邓正波的日常。而这一切的辛苦,只需食客的光盘和笑脸,足以慰藉。

精益求精 菜肴变艺术品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有味还要有颜值,更要有文化内涵——这就是邓正波的追求。

此前,在准备参加四川省第四届农民工技能大赛时,邓正波提前一年开始构思和准备,最终决定制作一道冷拼菜,作品造型设计为花中四君子,展现内江书画之乡的文化底蕴。制作过程中,他反复挑选原材料,经过二十余次拼摆才确定造型和流程。

比赛前一天,从准备到着手制作,邓正波几乎24小时未合眼,他用几十种食材拼接、雕刻,通过色彩搭配,味道相融,达到了色香味俱全的效果。最后,这道菜获得了四川省第四届农民工技能大赛二等奖。

在餐饮部经理曾国静眼里,邓正波的厨艺高是得到公认的:“很多VIP顾客到我们这里就餐,指名要他来制作。”

而这样的“指定”原因也很简单:“对于菜品品质,他是出了名的要求高。”曾国静说,去年,酒店有一个重要的接待,客人点名要一道黑猪肉回锅肉。在前几天,后厨就开始做了准备,后厨最好的厨师做了一遍,大家尝了之后都觉得可以了,但邓正波却不满意,他觉得在色泽上还差了点。于是,从切菜配料到操刀制作,他亲力亲为,这道菜最后得到了客人的大力赞赏。

对于味道和颜值的精益求精,让邓正波在研究新菜品时严谨而又苛刻。“有时,一道菜从研制到端上餐桌,要反复尝试几十次。”曾国静说,邓正波会在每一个环节、每一样配料上反复研究。

“来得最早,走得最晚。一般早上7点多就到酒店,晚上10点才回家。”从研发菜品到内部管理,再到每一道菜出品质量的把控,邓正波总是一丝不苟。

做的不是菜,而是艺术品。这是厨师史兵建的感受,这也让和邓正波一起工作的大小厨师们感受到压力,也充满动力。

2019年,邓正波提出了一道川菜经典:鸡豆花。这道菜在技术上要求比较高,做的时候,除了火候,鸡肉的比例也要把控好,否则鸡豆花会散。“在保证酒店后厨工作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我们利用工作之余研究这道菜。”邓正波在旁边指导,查看火候、手法,“他能达到什么程度呢,一看火候或肉一绞出来,他一捏,就知道这道菜最后能不能成。”在历经十几次研究后,这道菜推出后颇受食客欢迎,成为酒店的一道招牌菜。

带领厨师研究新菜,是邓正波的工作之一。“一次,他出去旅游回来,带回来一道菜。这是一道乡村特色菜,做法就是把鱼剖干净码好料,用芋子叶包着,放进柴火里面烤,烤好后的鱼又嫩又鲜,好吃得很。”回到酒店,邓正波动起了心思,经过反复调整配料和烘烤火候,最终推出了一道秘制烤鱼。

“走到哪儿,吃到哪儿,也就研究到哪儿。”史兵建说,“我们都说他不是去旅游的,而是去取经的,回来就能鼓捣些不一样的菜!”

从业二十多年,邓正波研究创新出上千道菜,麻辣、咸鲜、酱香等24个味型的菜都有,仅仅是一道茄饼,就有鱼香、椒盐等好几个味道。

2011年,他参加全国第四届中餐技能大赛,作品“双菊争辉”以精湛的刀工和鲜美的味道荣获热菜金奖;参加四川省第四届烹饪技术大赛,作品凉菜四巧碟、春蚕绿叶情荣获团体金奖、个人热菜特金奖;在第二十二届全国厨师节上,邓正波荣获中华金厨奖……

精雕细琢,展现文化之美;潜心烹饪,调出生活百味。但凡用了心,做的就不是菜,而是艺术。对此,邓正波比较认同。

薪火相传 大千菜后继有人

在邓正波的办公室书柜里,除了满柜子的各种奖牌,还有各种关于国画大师张大千的书籍。

身在大千故里,邓正波希望通过一道道美食,将大千文化发扬光大。

1997年开始,邓正波就作为厨师,开始在各大酒店、餐饮企业担任厨师、厨师长、行政总厨。通过在烹调技术上的继承、发扬与刻苦钻研,2008年,他被张大千烹调文化挖掘者、资深的中国烹饪大师杨国钦选定为张大千烹调文化第一代嫡传人。

“内江是张大千的故乡,大千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说到这,邓正波来了兴致。如何把大千文化融入到内江菜品中,是他一直致力的方向。为了更好地展现菜品的神韵和文化气息,他曾把大千先生的书画作品翻来覆去研究了好几遍,直到现在,在说起张大千的画作时,他也能随口道出一二。

在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到内江拍摄大千风味菜肴时,邓正波也多次担任菜品制作主角,讲解甜城饮食文化,为川菜和大千饮食文化推广向全国贡献一己之力。

内江的河鲜闻名遐迩,邓正波根据自己多年的制作经验,将内江河鲜的制作经验和方法编著成书,很快就将出版了。

2018年,邓正波成立内江邓正波中式烹调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了6名成员,其中技师有4名、高级技师3名,为大千美食的传承培养高技能人才不断努力着。这一年,他通过考核获得国家职业技能裁判员和注册中国烹饪大师称号。

“除了要求我们每个月都要研制出新菜,在我们做菜时,他还会在一边耐心指导,几乎是倾囊相授。”厨师史兵建这样评价邓正波。在他的教导下,所带弟子先后在省、市、区各级专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

2013年9月,邓正波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令他骄傲和自豪:“可以以另外的身份,去带动和影响身边的人。”比如,利用空余时间去敬老院做公益;再比如,在这次疫情中,他以党员志愿者的身份,为值守卡点人员免费做了一个月的盒饭……

新闻推荐

内江5万毫升血浆驰援湖北

活动现场四川经济日报内江讯(记者毛春燕李弘文/图)5月12日上午,内江市为湖北武汉捐赠血浆仪式在内江市中心血站举行。载有10...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