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之年”为何主抓这三件事
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自今年1月首次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来,唱好“双城记”的热度就在不断升温。政府工作报告将“全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纳入2020年重点工作,并不让人意外。
更引人关注的,是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今年的3个重点:科学做好规划编制、推动重点领域先行突破、深入推进干支联动。
“开局之年”为何聚焦这三件事?其中又透出哪些新信息?记者采访了相关代表委员和业内专家。
□本报记者熊筱伟 陈碧红 刘春华
科学做好规划编制
两大重要背景让规划编制“排在第一位”
三件事中排第一位的,是“科学做好规划编制”。
唱好“双城记”,理应规划先行。省社科院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廖祖君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本质上是跨区域一体化发展,“各管各的,很容易造成断头路、产业缺乏配合等问题。这要求川渝首先在规划上进行有效对接。”
多位受访者进一步提到两大重要背景: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编制的谋篇布局之年;与此同时,作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同样的国家级战略,国家发改委正组织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积极参与国家相关规划纲要编制,有助于更充分反映四川的发展实际和诉求;把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四川“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则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央相关战略部署等全面落实,“使国家战略能更好地在四川落地生根。”
省政协委员、成都市社科联党组书记陈蛇建议,抓住“十四五”规划编制的窗口期,从三个层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和重庆两个中心城市、双城经济圈其他城市出发,积极开展产业等规划的统筹协调。
在谈到规划编制时,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支持达州、广安、遂宁、资阳、内江、泸州等地与重庆区(县)加强合作,新建一批新区、合作区和示范区”。多位受访者注意到这6个市都毗邻重庆。戴宾认为,探索如何更好推动跨区域合作、如何打破行政“壁垒”,需要以先行先试区域作为重要载体。而这些新区域不管以哪种形式,都可能会率先在毗邻重庆的市州规划落地。
推动重点领域先行突破
看似庞杂的工作背后,蕴含了“一条主线”和“两大原则”
围绕“推动重点领域先行突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成渝中线高铁等大量具体工作,涉及交通、经济、对外开放、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
内容看似庞杂,但多位受访者提到,理解它们有一条主线:严格围绕中央“一极(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两中心(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两地(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要求抓落实。“不管打造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还是联合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所有任务都严格对应了中央要求。”省政协委员、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毛中根表示,全力落实中央部署和要求,已成为四川相关工作的“底色”。
具体到2020年,为什么“先行突破”的是上述这些领域?
多位受访者提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任务涵盖范围广泛,不可能在第一年就“眉毛胡子一把抓”。从政府工作报告已明确工作看,目前是按紧迫性和操作性这“两大原则”来区分先后。
紧迫性高的工作,是今年一大重点。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例,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除了成渝中线高铁,还有成南达万、西渝高铁四川段和南充至重庆潼南、内江至重庆大足高速公路等项目。“交通基础设施是构建经济圈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廖祖君表示,其有助于打破成渝两地时空差、促进生产要素流动,成为“开局之年”重点工作理所应当。
省政协委员、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涵等专家提到,包括成渝地区共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等提法,也都是既“紧迫”又“重要”,“上个月中央明确将数据和土地、劳动力等并列为生产要素,进一步强调了数据对经济增长的内生效应。通过共建试验区,川渝完全可以走在全国前列。”
操作性强,则是另一个鲜明特点。操作性强,意味着相关工作有基础和条件、双方也有共同推进的强烈意愿。毛中根特别提到不久前川渝网红地标宽窄巷子景区、红岩洞景区签订的合作协议,“像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双方既优势互补又有实实在在的抓手,可以马上着手合作。”
戴宾将这种策略归纳为“先易后难”。在他看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复杂工程,相对容易达成共识的就先干起来,暂时没形成共识的就先放一放,这本就是一种务实的态度。
深入推进干支联动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绝不只关系到成都和重庆两座城市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第三件事,是深入推进干支联动。
读完报告相关内容,有人提出疑问:干支联动似乎是四川内部事务,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什么关系?
多位受访者谈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绝不只关系到成都和重庆这两座城市。“不管经济体量还是影响力,成渝要形成相对均衡的‘两核’,都需要在更大范围进行重新审视。”毛中根认为,经济圈是以中心城市和相关区域共同形成的经济单元。而要使四川一方的经济单元更有带动力,离不开内部“干”与“支”的联动。
与此同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成果完全可以通过干支联动,辐射带动省内更大地区发展。不少人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细节:在传统观念中和重庆关联性不大,也并不接壤的攀西等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样有所提及。戴宾解释,这主要考虑到经济圈建设对四川全域的带动作用。
深入推进干支联动,具体怎么做?
围绕“一干”,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推动成都东部新区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等系列工作,“传递的信号非常明确——‘干’是包括成德眉资在内的一个更大概念,要继续突出抓好‘干’的建设,让它更粗更强更壮。”戴宾表示。
围绕“多支”,毛中根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注重“区域”的概念,明确推进川南经济区开放平台共建共享,加快内自同城化等,“和过去相比,报告更强调区域组团式、一体化发展,这是一个趋势。”省人大代表、泸州市林业和竹业局局长杜旭林就此提出规划建设泸东新区,并将其建设成“渝西—川东南”川渝合作示范区,推动当地和渝西地区一体化发展。
廖祖君特别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利益共享机制的要求。“建立财税分享激励、用地指标协同供给等机制,能极大释放内部干支联动的动力,也为川渝互动探索经验。”
新闻推荐
5月7日,市交通运输局召开脱贫攻坚“两通”工作专题督导会,对全市交通运输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会议由市...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