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办“春晚” 共话媒体融合发展

内江日报 2020-01-09 06:54 大字

◇全媒体记者 尤奇星 邹蕾

泸州日报社副社长、川江都市报总编辑胡波:

节目形式多姿多彩 充分呈现各地文化特色

这次百姓网络春晚举办得很成功,充分体现了地域性、开放性,同时也将时尚性和传统性完美结合,是一场既接地气又独具特色的文化盛宴。其中,群舞节目《蔗乡甜》以优美舞姿展现出甜城妹子的温婉大方,也体现了内江的地域特色,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期待第五届、第六届……的百姓网络春晚会有更多的城市加入进来,把舞台扩展得更加广阔,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加强成渝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发展。

绵阳日报社副总编辑王鹏达:

为报业综合发展提供了经验和信心

节目表演还未正式开始,现场气氛已经十分热烈和喜庆。在这里,我看到从现场的布置到演员的彩排再到道具的使用,无论多细微的环节都被认真对待,而且,舞美、灯光效果非常漂亮,令人震撼,看得出做了精心的编排和充分的准备。我们绵阳日报社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到内江来参加此次活动的,此行收获颇丰,让我看到了报业综合发展的潜力和影响力,同时也为我们绵阳日报社进行综合经营发展提供了学习经验和坚定了信心。

自贡日报社副总编辑张平:

一场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盛宴助推媒体融合发展

八城联欢,共享文化盛宴。这是内江第四次举办百姓网络春晚,节目形式特别新颖,表演者水平很高,是一场值得观看和学习借鉴的活动。我认为,由党报社来组织举办这样的文化活动,对丰富广大群众的娱乐文化和报社的转型发展、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次网络春晚充分体现了各地媒体联合的大好态势,对扩大党媒、新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希望内江春晚不断取得成功,形成好的经验让更多媒体人共同分享,为媒体转型发展、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

四川宜报传媒副总经理周晓峰:

聚焦“百姓”和“网络”为文化脱贫作贡献

今年的天府百姓网络春晚始终围绕着“百姓”二字,节目十分“接地气”,我与所有现场和网络平台上的观众一样充满惊喜。之所以叫网络春晚,相信是因为它更加注重大众传播,让老百姓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收看,直播的形式满足了更多需求,这样的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媒体更加广泛地关注和应用。今年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的关键节点,要求我们不仅在物质上脱贫,更要在文化上脱贫,从本次春晚活动便能看出内江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绩。

新闻推荐

传递浓浓正能量

情景剧《心手相牵》◇本报记者丁洁文/图一台好的晚会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便是能引起观众们的情感共鸣。在“金鼠贺新春八城...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