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医厚德铸辉煌 追求卓越创一流 市中医医院全力推进四川省中医医疗区域中心建设

内江日报 2020-01-07 07:12 大字

市中医医院(新区)

中医中药宣传活动

为病患手术治疗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建设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和区域中医医疗中心,提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

对标区域最优,建设省级一流。根据省财政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下达2019年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省级补助资金的通知》,市中医医院正式获批列入四川省中医医疗区域中心项目建设单位。

据悉,市中医医院获批4000万元专项建设资金,并自筹1670万元,拟将医院打造成为立足本市、辐射川南,中医药特色突出、重点学科专科优势明显的中医医疗区域中心。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卫健委的指导下,站在新起点的市中医医院,为把四川省中医医疗区域中心建设好,全院不遗余力,用如椽巨笔描绘内江中医药品牌美好蓝图,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打造健康内江、健康川南努力奋斗。

◇本报记者伍雪梅文/图

■ 六十余载竞风流精医厚德铸辉煌

六十余载风雨兼程,六十余载岁月如歌。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52年,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所环境优美、功能健全、特色浓厚、设备先进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20所示范中医医院之一、第二届中国医院百强院、全国优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四川省十佳中医医院、内江市首诊医疗机构……一个个响亮的头衔,是市中医医院漫漫发展长河中的缩影。

1952年到2019年,历史的脚步缓慢走过,从基础设施的建设、到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再到技术的精益求精,市中医医院从未停下前进的决心和脚步,一步步向着前方、向着高处迈进。

近年来,市政府与省中医药管理局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给予内江医学发展大力支持。内江市通过省级评审和国家级评审,被授予“市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在良好大环境的熏陶下,如今,市中医医院有了足够的“底气”,医院不断发挥特色,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深入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医、教、研、产方面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1+1+1+1>4的新局面。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2018年,医疗总收入居全省第九位;医院骨科、康复科发展处于川南领先地位;年收治病人总数和年业务收入均高于周边同级中医医院同期同类科室40%以上。

2019年,市政府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签署协议,市中医医院正式成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内江市中医医院,市中医医院成为人才培养高地,为建设四川省中医医疗区域中心提供了强有力的科研、技术、人才支撑。

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上,风雨兼程,愈显风采。市中医医院拥有骨伤科、康复科2个国家级重点专科,3个省级重点专科。近年来,市中医医院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数十项。中医药制剂是中医临床经验的结晶,是中医临床疗效的保证,也是中医特色和优势的体现。市中医医院曾两次成功申请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制剂能力建设项目,生产了14种中成药制剂,2018年销售额954.90万元。随着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内江市中医药研发中心的挂牌,5年内制剂品种将增加到40种,预计产值2亿元,中医药制剂品牌将逐步形成。

■ 瞄准咬合点发力追求卓越创一流

“只有瞄准咬合点精准发力,才能追求卓越争创一流。”市中医医院负责人表示,四川省中医医疗区域中心,它代表着区域内专科具有顶尖水平,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临床服务能力、辐射能力等,也应属于省级一流。

为此,该医院成立了内江市中医医院省中医医疗区域诊疗中心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科室及临床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在项目建设内容上明确定位,拟通过重点推进中医骨伤科、康复科、中药制剂中心“三中心”建设;着力打造中医药产业园区、省级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推进中医医联体建设;发展文化旅游+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新模式,将医院打造成为立足本市、辐射川南中医药特色突出、重点学科专科优势明显的中医医疗区域中心。

建设省级中医骨伤科区域中心。坚持以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合作共建,力争3~5年内将中医骨伤科建成四川省中医骨伤科区域中心,实现年门诊与住院诊疗人次增长10%以上,解决疑难病种能力的三四级手术数量增长10%以上,完成厅局级科研课题15项以上,建设2个省、市级名老中医工作室,培养和造就一批各亚专业、各层次的省、市级名中医。

建设省级康复区域中心。医院将以康复科为依托,联合治未病中心、推拿科,力争建成具有中医特色的集康复、预防为一体的康复医学中心,并建立区域康复医学学科联盟、省级中医系统治未病试点中心,3~5年内实现中心服务量增长30%以上,社会影响力和省内辐射能力大幅提升。

建设省级中药制剂研发区域中心。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建设内江中医药制剂研发中心,增加制剂品种,优化生产模式,增强制剂研发及生产能力,实现硬件规模企业化发展,积极搭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平台,研发一批基于经典名方、院内制剂的中药新药,形成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地方名药,进一步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中药特色服务。

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政府投资建立和完善中医药数据库,利用省级建立的卫生区域信息平台,及时完成中医药管理和信息统计直报。加快建设智慧中医医院和互联网中医医院,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中医资源下沉基层。发展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医疗咨询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建立覆盖全市、连接全省的中医远程服务体系。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建设集医学影像、检验报告、健康档案等于一体的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建立跨医院的中医医疗数据共享体系。

打造省级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充分利用市中医医院作为教学型医院、全国十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优势,联合四川省内江医科学校、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着力打造培养中医药相关专业的省级教学培训基地,形成区域内优秀中医药人才的自我培养及输送。大力培育各专业、各层次的中医名医名家。引进中医医疗领军型人才和专门人才,补齐高端人才缺乏的短板。选派优秀中青年人才外出进修学习培训,大力培育本土人才,扩大对外影响力。

记者手记:建设四川省中医医疗区域中心,凝聚着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怀与支持。回首济世仁和的医道初心,回望栉风沐雨的峥嵘岁月,展望省级一流、健康内江、健康川南的光明前景,市中医医院万里鹏程正启航,我们坚信,它定能展宏图,谱新篇!

新闻推荐

内江一案例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

本报讯(陈进记者余力)近日,最高检召开“从严惩处涉未成年人犯罪,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个检察机关依...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