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课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内江日报 2019-12-04 07:46 大字

内江市第十三小学校高新校区刘明凤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自主参与数学教学活动有以下积极作用:

1.学生自主参与数学教学活动,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否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活动主体的根本标志。换言之,只有学生在知识、情感、思维、动作、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主体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地体现,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心理可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与这两个因素密切相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研究认为,“90%的学生的能力倾向差异只不过是学习速度的差异,而不是智力差异”,而学习速度的差异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差别所导致的。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强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入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又要注重学生的智力因素,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自主地获取知识。让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融合,相互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3.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心理来看,跟自己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的,生动有趣的,以及理解和掌握起来比较容易的知识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学生的积极有效的自主参与;反之,则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了学生的积极有效参与,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积极有效的教育效果。小学数学教学本身是抽象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多动脑思考。如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等。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让学生从操作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好吃又营养的数学”。

4.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可以分为“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两类。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下,学习者往往缺乏学习的兴趣,他们觉得学习没有乐趣,把学习视为一种负担,觉得学习比做什么都难,成了“谈学色变”因而学习效率极其低下。而学生在主动学习状态下所产生的学习效率则截然相反。面对同样的“学习量”,主动学习者时间短,质量高,精神面貌也好。“减负”就其本质来说:一是减轻学生书本知识学习的重负,如减少学生课堂学习的时间等;二是减缓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变消极、被动地学习为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习变得有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如下教学策略:

策略一:目标指引。

教师要调整好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同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教师在设计目标时要注意让学生看了学习目标后就明确了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要达到的目的,进而围绕目标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课上不仅要让学生明确一节课的总目标,还应该让学生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目标。一般在一节课的开始部分,出示教学的总目标,使学生有个总的“学习方向”,在教学过程中,较大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也要通过过渡语或小黑板、幻灯等形式出示,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激发他们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把弄不懂的地方、错误的地方都呈现出来,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和探索,摒弃错误,发现真理,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策略二:激发动机。

激发自主学习动机,形成自主参与意向。教学中,笔者常用谜语激趣、故事激趣、歌诀激趣、直观操作激趣、情境激趣、游戏激趣、悬念激趣等途径,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其中直观操作激趣是使用得最多的方法之一。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声形并茂的特点,再现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学习24时记时法,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天时间内时针正好走了两圈这一知识点。我们先摄取了学生们熟悉的的几组生活画面,扫描进电脑,并给每个画面配有钟面,能看到时针、分针在不停地转动。教学时,熟悉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一天有24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了两圈。从而让学生轻松愉快的接受新知识。

其次,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生参与的氛围。 ①教师是参与者、 服务者。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地位,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热情鼓励每个孩子积极参与,实实在在地营造出平等、宽容、尊重、理解、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②尊重学生,相信每人孩子都能学好,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评。正确看待学生的答错、写错情况,对待学生要多宽容、鼓励和引导,使教学过程成为不断的激励过程。

策略三:创设环境。

创设学生主动探索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全程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空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能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的遨游。

首先,教师要创造真正意识上的让学生参与尝试的机会。如教学长方形的特征,有的教师习惯于先让学生沿着长边对折,量一量,得出结论;再沿着宽边折一折,量一量,得出结论,这样难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的热情。如果换一种方法,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看一看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就给全体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他们可以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得出结论的,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如果讲得过多,就会局限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思维的惰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培养。

其次,教师要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机。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尝试解答新知识,使所有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面的学习。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在教学中,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动口的就让全体参与,能让多数人动口、动手的就让多数人参与。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要特别关注 “学困生”,不但要给他们多“开小灶”的机会,还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注意因材施教。例如,教师巡视时,优先关照学困生;课堂批改,重点批改学困生的作业;小组议论,安排学困生先发言;课堂提问,优先考虑让学困生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等。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及时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充分的提高。

策略四:学法指导。

注重学法指导,提高自主参与能力。增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一)加强直观操作,掌握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提供充足的直观材料,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获得大量感性认识,建立认知表象,作为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

(二)训练语言表达,学会有条理的思维。①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敢说。我们要给全体学生说话的机会,说错了不要紧,只要大胆说就可以。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善于言语表达的同学,则更需要耐心指导。②交给方法,使学生能说。在低年级可以让学生学着说,试着说,自己小声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逐步提高讲题说理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听后提出自己的补充意见或不同意见,使学生说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学生从敢说到会说、善说、善辩, 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例如,判断“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的2倍”时,有的说“对”,有的说“错”,为了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数学活动,可让两位学生到讲台,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通过辩论,学生明白了这个观点不够严谨的道理,并悟出等底等高的情况下才有这个道理。指导学生用语言有条理地表达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语言过渡到数学语言;并借助适当的外部活动,如观察书中的插图、幻灯投影、实际操作等,来指导学生完整地表达数学含义,促进思维能力发展;最后再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数学问题,这样就可以把用概括的语言进行表达的思维方法主动地迁移到其他问题学习中去。

(三)精心设计问题,学会思考的方法和习惯。如学习梯形的面积时,先复习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再提问题:怎样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呢?学生会主动地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迁移到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去。

(四)培养自学能力,学会看书,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养成认真看书的好习惯,看懂书上的数学表达方式,圈出重要的词和句,根据自学提纲,寻找答案,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自主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教师要创设自学氛围,提供自学空间,提出自学要求,要尽量找到新知识的生成点,提供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自学,为学生自主尝试创造条件。

(五)巧妙设置“陷阱”,多让学生自主反思。《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应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反思等方面获取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易犯的错误,尽管老师反复讲解,多次强调,总有些学生一错再错,此时精心设计“陷阱”既按学生错误思维把他们引入矛盾的困惑境地,使他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从失败中找出原因,改正错误,例如,在(1)20+80×1.25;(2)3.2×0.4÷3.2×0.4这样类似的计算题中,许多学生往往不按运算顺序计算,而被数的某些表面特征所迷惑:(1)20+80×1.25 = 100×1.25 = 1250;(2)3.2×0.4÷3.2×0.4 = 1÷1 = 1,所以教师在教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故意安排这样的“陷阱”让学生尝试、比较、反思,加深错误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正确的认知。

(六)质疑问难,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

教师首先从思想上更新观念。把“你今天学会了什么?”替换成“你今天能向老师提出了哪些问题?”其次要把课堂变成学生交流学习问题的地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提出问题。根据学生上课的表现,评选出“优秀提问人”和“最佳问题”,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多思多问的“问题意识”。

新闻推荐

内江市中区城东街道河坝街社区:结合主题教育 推进创卫工作

(全媒体记者黄俊钦)12月2日,市中区城东街道河坝街社区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社区党员干部、网格员、居民...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