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市场化公路养护效果好

四川日报 2019-10-08 06:18 大字

“现在轻松了许多,公路养护的水平反倒提高了!”9月24日上午,秋雨绵绵,内江市公路局内江养路段大清流养护站站长黄小辉,像往常一样巡查完所养护的16.5公里国道,发现一堆倾倒在路边的垃圾,便立即通知养护公司,养护工人很快到位,不到半个小时便清除了路障。,试点市场化公路养护效果好。

长期以来,公路建好后的管养是个行业难题,去年,内江市公路局试行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市场化,在国道321线选择66.5公里路段进行养护市场化试点,现在看来效果不错。

□罗尹 本报记者 邵明亮

养护管理难度大

说到以前的国道管养情况,从事24年公路养护工作的黄小辉说,大清流养护站负责国道321线K1905 + 500—K1922全长16.5公里的公路养护任务,因“只出不进”的政策限制,一线养路工人逐年减少且年龄越来越大,人均管养里程长(2.2公里),养护手段落后等问题显现出来。

这样的问题在其他养护站也同样存在。内江市公路局养护生产科科长曹汐介绍,目前,内江市市级国省干线管养里程为206.104公里,其余已下放到各县(市、区)管养,非生产性人员占用了大量养护资金,公路养护生产资金无法得到优化配置。以26.5公里的国道321线内江城区段为例,该路段沿线有厂矿(单位)37个、建筑工地14个,日均车流量达11000余辆,沿线平面接道达235处,公路日常养护、保洁、管理难度可见一斑,养护效果难以达到国道的日常保养和“五清”行动的要求。

试点包干效果好

去年9月20日,随着内江市公路局向中标企业到场的80名养护人员发放养护作业内容和安全告知书,内江市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试点工作迈入实质性阶段。

时间过去一年,进展和成效如何?记者从内江市公路局获悉,今年3月,内江把养护市场化路段从最初试点的40公里二级公路,又增加了国道321线城区段26.5公里的一级公路。目前公路养护市场化路段已达66.5公里。中标企业在合同路段聘用了85名养护工人,二级公路人均管养里程从3.08公里减至1公里,一级公路人均管养里程从1.5公里减至0.6公里。

曹汐算了一笔账:这66.5公里公路每年维护保养(保洁)费用为308.5万元,为包干费用,包含了中标企业聘用工人、机械使用、管理费等。而此前,66.5公里国道需配备47名养路工人,仅是人工成本就达376万元。

“现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就是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养护企业处理。”对像黄小辉一样的养护人员来说,工作身份实现了从公路养护员到监督员的转变。“通过一年来的市场化试点,我们还发现公路养护的所需人员、机械、材料等资源能更快、更灵活到位并完成养护交接。”曹汐说。

新闻推荐

内江市水务公司:昼夜坚守岗位 保障市民安全用水

观察指标◇本报记者邹明文/图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内江市水务有限责任公司的干部职工日夜坚守在岗位上,确保节...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