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雷昌根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一名基层法官的半生奉献
▲ 雷昌根作报告
讲述人:雷昌根
雷昌根,1957年出生,内江市东兴区人民法院退休干部,先后获评内江市劳动模范、内江市公正法官、内江市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四川省法院民事诉讼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四川省十大调解能手、四川省大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法官等称号,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记一等功,被中央文明办评为“中国好人”,雷昌根家庭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
背景:
雷昌根曾是东兴区高梁法庭庭长,一名普通的基层法官。32年来,雷昌根将自己的全部青春年华都献给了基层审判工作,先后承办的5000多件案件中,上诉少、改判少、申诉少、强制执行少、无上访,为党委政府化解了许多疑难纠纷,大大提升了法庭的调解效率,案件调撤率达到90%以上。退休后,他依然“战斗”在一线。经有关部门商定,东兴区法院为他设立了“雷昌根调解工作室”。仅2019年1月-7月,受邀调解、委托调解、协助调解、自主调解的案件就多达200余件,接受群众咨询上千人次。
◇本报记者 刘小玲 整理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由于工作原因,1985年,我从东兴区高梁镇政府调到高梁镇法庭。当时,当地居民和农民普遍法律意识不强,我想在法庭工作还能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便申请调到高梁镇法庭,从书记员做起。
当书记员不久,一宗房屋侵权纠纷案件让我印象深刻。当地有一梁姓大户人家,曾经是地主,之后强占了过去政府没收的房产,政府起诉梁家侵权。这件事老百姓很关注,也是我第一次跟着到案发现场审案。
作为书记员,我的任务是把每个人的发言准确记录下来。因为涉及的被告较多,双方律师有好几个,我全程高度专注,庭审一个小时,记录了满满二三十页纸,写得手都抬不起来了。最终,我成功地记录下整个案情,为审判法官提供了可靠的开庭笔录,顺利地判决了此案。
这件事之后,我就下定决心: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要胜任一项工作,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实力。
还记得我第一次独立审的案子是一宗赡养案。那是1988年,一位80多岁的老人到法院状告两个儿子不赡养父母。我把“法庭”搬到了老人家门口,把国徽挂在门上,在老百姓的围观与关注中开庭。在通过大量的摆事实、讲道理后,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第一次独立审案,尽管有点紧张,但因为有几年当书记员的积累,我还是顺利地调解了下来。这宗案子也给周围村民上了一堂法律课,从此以后,当地再也没有发生过不赡养父母的事情。
法官的职责就是公正、高效地办好每一宗案件,即使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我们都要在实际工作中寻求解决办法。在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从事司法调解工作,我们更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方法。
我不是科班出身,当时只有高中文凭,又是“半路出家”,为了更好地做好工作,只能在实践中边学边干,坚持学习司法理论、法律法规,还去四川法官学院拿到了大专文凭,让自己逐渐进入角色,成为行家。
“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过去,高梁片区交通不便,属于经济落后的偏远山区,人口众多。我们面对的调解对象是朴实的农民。这些村民的法律意识普遍不高,有问题也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解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弱势群体”。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不仅要注重事实和依据,还要贴近群众,用群众能接受的方式来调解。
2006年,大治乡一村支部书记李某承包了34亩土地种梨树。然而,在梨树开花结果之际,李某却拿不出三年的承包费,几十户村民多次集体到乡、区、市三级政府上访,要求李某支付承包费,否则就要把果树砍掉。
案件起诉到法庭后,我一方面积极向党委政府反馈情况,一方面认真调查取证,查清案件事实,既着眼于实现党委、政府保退耕还林成果的意图,又要实实在在地解决群众的问题,对原告、被告双方做了大量细致的疏导工作。但是,未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一名村民还大声地对我说:“雷法官,我不相信你能把这件事情处理下来。”
我心里很明白,村民们认为被告是村干部,担心我不能公平公正地判决。这件事,必须跳出原被告双方思维去寻求解决办法。在以前下乡开庭中,我就了解到杨某有意承包土地种果树,于是我立即给他打电话,带他去现场看果园,杨某愿意将这片果园承包下来。
开庭时,法庭外围满了旁听的群众。我对原告村民详细讲明砍伐林木是违法的,向李某解释不履行合同应承担什么责任,建议李某把果园转包出去,以解决资金问题,双方均采纳了法庭的建议意见。
40多户村民与李某解除了承包合同,随后又与杨某签订了承包合同。杨某当场支付了3万元现金,村民们拿到承包费后非常高兴,李某也松了一口气。当地党委政府也很满意,案件达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三统一。后来,法院根据这宗案子拍了一部“微电影”。
作为一名法官,我深知手中的权利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勤于学习、讲究方法,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当每次为他们解决了实实在在的困难后,我就很有“成就感”。
正是这样,我从工作中总结摸索出了“三心”“六法”(即热心、关心、爱心与亲情法、疏导法、推谬法、情理相济法、周援法、换位法)的调解思路。没有这“三心”,就不可能有耐心去做这项工作;没有这“六法”,也不可能做好这项工作。要干好调解工作,就必须站在双方当事人的角度来想,才能找到调解工作的切入点,准确把握双方的心态,即便是调解不成功,只要能依法判决,矛盾也不会激化。
“共产党员要有奉献精神”
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60多年的生命历程,在见证党和国家发展的同时,是党锤炼了我的意志,坚定了我的信念。
以前,乡村工作条件差,没有公交车,我就骑自行车、摩托车;道路不通,就走路。记忆最深刻的是,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因为我下乡办案被骑成了两截。
还有的案件需要我们亲自去调查取证,车费路费自己摊,为的就是能早点为群众解决困难。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经常走路来法庭,我有时也掏钱给他们吃饭或坐车回家。
在我退休后,曾经一宗案件的当事人,如今是一名房地产商,多次邀请我去他公司,想要聘请我做公司的法律顾问,一个月工资八九千元,但我还是拒绝了。
法官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业,我们既管了国家大事,又管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一名共产党员更要有奉献精神,不能只向“钱”看。东兴区法院专门给我设立了“雷昌根调解工作室”,我还是喜欢留在这个地方。在我还能工作的时候,不忘初心,发挥余热,多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为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闻推荐
(全媒体记者刘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迎接2019级新生,9月29日,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迎新文艺晚会,...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