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长江滚滚来:我与范长江纪念馆

内江日报 2019-09-10 07:45 大字

范长江故居江家彬 摄

范长江故居三合院外景全图

讲述人:段瑞明

段瑞明,内江人,范长江纪念馆馆长,是2008年范长江故居正式启动修复,到2012年故居再次修复、2013年进行改陈布展的参与者、亲历者、见证者。 背景:

2006年8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作出了《关于同意修复范长江先生故居的复函》的批示。2008年,内江正式启动范长江故居修复工作,并于2009年范长江诞辰100周年之际建成开馆。2012年,范长江故居再次修复,2013年,闭馆进行改陈布展。目前,范长江纪念馆包括范长江故居、范长江生平事迹陈列馆、长江大课堂三大部分。自开馆以来,范长江纪念馆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先后接待全国各地参观者和新闻工作者300余万人次;相继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四川省科普基地”。

◇本报记者 刘小玲 整理

第一次到故居拜谒

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我们内江出了一个名人范长江,他在新闻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被尊称为“新闻巨子”,是内江人的骄傲。但我当时对其具体事迹并不清楚,只停留在他是一个名记者的印象里。

2008年6月8日,一个朋友要到范长江老家去看看,问我是否一同前往。我自然乐意,这是我第一次到范长江先生故居拜谒。

在这座具有上百年历史的老屋中,我拍了大量照片,当时我根本没想到有一天会在这里工作。之后,我拍的许多照片成为珍贵的资料保存下来。或许这就是我和范长江纪念馆的缘分。

范长江的老屋坐落在距内江城区12公里的东兴区田家镇正子村。这里是四川丘陵地区中难得的一块平地,四周被郁郁葱葱的山丘围合,一条小河蜿蜒盘旋。村庄里,阡陌纵横,绿竹浓簇,三两聚散的民房错落分布其间,鸡犬相闻,炊烟袅袅,一幅充满乡土气息的画卷,范长江故居就掩映其间。我脑海里立刻迸出“人杰地灵”这个词。

来到范长江老屋前,当地一位村民——范长江的远房亲戚,得知我们专程从城里来,很热情地给我们介绍范长江故居情况,并带领我们参观。在他的引领下,我们穿过一个新建的砖房过道,一间显得非常陈旧的屋子呈现在面前,村民说,这就是范长江出生的房间。我环视这间屋子,四周保存得十分完好,斑驳的木板和房柱成为时间雕琢的见证。屋内紧邻墙壁处摆放着一张老床,上面铺着一层塑料布,布满灰尘,显得落寞而孤寂。

走出这间房,可见老屋中有一口天井,四周的木制窗格虽没有很细腻的纹饰,但造型讲究,做工严谨,可惜有些破损,成了蜘蛛的栖所。故居外面,正前方是一幢民宅,屋后一棵高达数米的黄荆树,树梢盛开白紫相间的小花,蜂蝶穿梭其间,为沉寂的老屋增添了几分生机。

房前的水田里,荷叶泛着新绿,秧苗正在生长,我仿佛看到新闻先贤范长江儿时在这里度过的欢乐时光,从这田间小路向外延伸,涌向内江母亲河——沱江,再汇入奔腾不息、永往直前的长江。

见证故居修复并参与布展工作

为赶在2009年10月范长江诞辰100周年之际完成修缮工作并对外开放,范长江故居修复工作于2008年底正式启动。我从东兴区文化馆抽调到这里参与故居修缮后的布展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范长江所居住的老屋分配给当地村民居住。听说要修复范长江故居,村民们积极支持,纷纷从老屋中搬出来。除正中堂屋和左侧厢房因受火灾和无人居住影响显得有些破损外,老屋在上百年的风雨侵蚀中保护得比较完好。

范长江故居为典型川南镶板框架式结构,主要以木柱为支撑,以木板进行间隔,屋顶也为常见的青瓦覆盖。其所在位置地势平整,四周开阔,为自然冲积而成的平坝。随着时间的推移,故居地基受沉降影响,房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倾斜,加之与水塘邻近,雨水时常倒流,老屋地基石材及房柱也不同程度受到腐蚀。为了让故居得到更好的保护,必须对地基整体抬高,进行防潮和纠偏处理。

技术人员经过多次深入研究,决定采用不同点位共同抬升的方法,在原址的基础上对故居老屋进行整体抬高50厘米后,在与柱础平行的基脚垫一层当地特有的青石,既起到纠偏扶正的作用,也达到防水防潮的目的。

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工作人员专程到重庆一个旧木材市场采购旧木材,用老房子拆下来的相似旧木材替换故居老屋破损的木材。在细节上,参照老屋保存尚好的窗花进行制作,对瓦、柱、板等进行做旧处理,极大地还原了故居面貌。经过近半年的施工,故居于2009年6月基本完成基础修缮工作。

故居最初修缮后,兼具展陈功能。由于当时范氏大家族共同居住,仅西北角的几间小屋为范长江所居之处。我们保留了范长江出生的房间和其兄弟居住的房间,尽可能保持范长江生活时期的场景。在对其他房间进行布展时,我们将展板、展柜等装饰与房屋墙壁间隔开,尽可能让老屋不受到破坏。展陈方案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也得到范长江亲属的同意,整个修复和陈列布展于2009年10月全部完成,并于10月27日正式对外开馆。

根据需要,2014年在故居旁修建了范长江生平事迹陈列馆,把原来在故居内关于范长江事迹的展陈内容放在新的陈列馆内展出。故居最后恢复成当年范长江在家生活的场景,成为名符其实的范长江故居了。

感动于他们的“长江情”

范长江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范长江纪念馆自然成了广大新闻工作者向往的“圣地”。

开馆前一天,内江大雨滂沱,第四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新疆日报》高级记者海热提·阿布都拉仍然和来自新疆的3位同行者冒雨参观。因为他怕开馆时人多,看不仔细。

故居开放当天,来自省内外的各界人士汇聚于此,共同缅怀这位新闻先贤。在这些人中,有一位很特殊,他就是范长江的警卫员赵成晓。当年已81岁的他来到这里,向故居捐赠了珍贵的物品——范长江转战陕北用过的一件马褡子。

范长江纪念馆是全国名人纪念馆中唯一设置了获奖者展厅的。

“我们是长江精神的朝圣者。”在历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展馆内,展出了获奖者的相关情况,不少获奖者都会在自己的照片前合影留念。他们心情澎湃,饱含深情,纷纷取下胸前的鲜花,敬献在纪念馆室内的范长江半身铜像前。

十年来,前来参观范长江故居的社会各界人士络绎不绝。每次看到他们如此深厚的“长江情”,我都很感动,感觉自己在纪念馆服务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

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作,了解长江事迹,弘扬长江精神,我挤出时间阅读了很多关于范长江的书,包括范长江所写通讯报道、研究范长江的理论文章等。凡是我馆收集的书籍我都要看,有的还要看多遍,并分类记录下来。同时,我还利用网络四处查阅资料、观看纪录片,从中得到不少需要了解的内容信息。

为进一步丰富长江思想、挖掘长江事迹,提升纪念馆展陈水平,我先后参与了重走范长江路,前往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地,寻找长江足迹,收集珍贵资料。我经常撰写一些关于范长江考察、研究等内容的相关文章,还经常指导解说员解决解说中遇到的问题,有时也亲自担任解说员。由于工作原因,我经常与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范长江亲属、范长江研究者交流,从中学到不少知识。我还以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为主体,建立了“长江家园”微信群,加强了与他们的联系,得到了他们的鼓励和支持。

正如范长江的胞弟范长城所说:“以范长江纪念馆为依托,弘扬、传承长江精神有一个真正的平台和载体了。”作为故居修复的见证人和参与者,我有幸有缘一直留在这儿工作,让更多人来参观长江故居、缅怀长江事迹、学习长江精神。

新闻推荐

“品大千文化·游甜城内江” 文旅周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日前,内江市“品大千文化·游甜城内江”文旅周暨文化惠民活动启动仪式,在大千园广场正式举行。在启动仪式上,发布了内江市“...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