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接续前行的不竭动力
7月10日—12日,遂宁日报报业集团20余名采编人员奔赴贵州遵义、赤水,四川内江等地,追寻长征光辉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寻找继续前进的不竭动力。
遵义会议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北依大娄山,南临乌江,镶嵌在湘江河边的古老城市。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也因此被称为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城,会议之都”。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采访组一行怀着对中国革命先驱无限崇敬的心情,参观了陈列馆、会议室和部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办公室兼起居室。大家通过浏览图片资料、实物、复制品等方式,领略了遵义会议精神和长征文化的深厚内涵及精神实质。
“这是遵义会议召开的地方,遵义会议是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参观中,采访组成员一致表示,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我们将以此次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训为契机,按照增强媒体从业人员“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四渡赤水用兵如神出奇制胜
四渡赤水之战,是红军长征中最精彩绝伦的军事行动。毛泽东本人也把四渡赤水称为平生最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使中央红军在长征的危急关头,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
在四渡赤水纪念馆,采访组一行通过聆听解说员讲解、现场察看文图资料,了解到了四渡赤水之战的历史背景,以及红军当年使用过的枪支弹药、生活用品等,无不感慨当年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为了自己的革命信仰,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大家更纷纷感叹毛泽东在军事指挥艺术上的“出神入化”。
模拟战争场景,模拟红军四渡赤水时的虚拟景象,生动的文字图片资料……一系列现代手法还原了当时,还原了历史,采访组一行为之震撼,遂报记者郑晓燕表示,在这里上了一堂生动的红色教育课,不仅让大家坚定了理想信念,更激发了工作热情,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革命年代的“女汉子”
女红军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柔弱的肩膀承载起革命重担和民族大义。她们坚定的为信仰而战,超越战事无常和生理权极限,历尽苦难而淬大成钢。这塑造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新女性形象,成为震撼世界军事史和世界妇女运动史的铿锵玫瑰。
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中国女红军纪念馆,是中国唯一一座以女红军为题材的纪念馆,这里系统收录了4113位女红军的名录刻进英名墙,遴选了731位女红军的英雄事迹和革命故事,采用声光电等最新展陈技术与传统展陈方式相结合,向大家讲述了贺子珍、邓颖超等女红军的革命故事。
“长征路途遥远,对于女红军来说,不是一件易事。”采访组一行表示,女红军执着的追求、钢铁般的毅力,让我们了解到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
范长江纪念馆追忆新闻巨子
范长江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一生报道了大量有影响的新闻,从烽火卢沟桥到血战台儿庄,到报道长征、西安事变,再到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到处都有他的身影。
带着无限崇敬之情,7月12日,采访组一行来到内江市范长江纪念馆。在馆内,通过“少年时期、求学之路、西北之行、新型记者、红色报人、科技之光、长江滚滚”等篇章,系统地了解到中国伟大的新闻巨子范长江的良好家风、生平事迹、成长经历等,重温了他为新中国新闻事业奋斗终身的丰功伟绩。
通过对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的认真参观,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感触很深、收获很大。范长江为当代新闻工作者竖立起了一座前进的灯塔,在今后的新闻道路中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传承和发扬范长江精神。
记者感悟
一路行走,一路追寻。这次遂报记者深入凉山、甘孜、贵州、内江等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重走长征路活动,让我们深刻领悟到铭记历史是为了继续前行,不忘初心才能再创辉煌。作为新时代的记录者,我们不仅要保持革命意志,坚定理想信念,更要努力践行“四力”,努力多写稿,写好稿,出精品,用镜头和笔触描绘新中国70年的壮美画卷。
■全媒体记者唐静/文刘昌松/图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内江讯(记者毛春燕李弘)7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官网公示了第四批绿色制造名单。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