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乡情,书画为报 访邱笑秋先生

内江日报 2019-04-19 06:30 大字

捐赠国画作品《国之瑰宝》 (本报记者 王斌 摄)

◇本报记者 徐艳梅

4月18日,成都,邱笑秋先生将历时半月创作的两幅精品画作——《沱江两岸春意浓》和《国之瑰宝》捐赠给内江市,由内江市永久收藏,用于对外文化交流展示。

两幅画作,主题分别是沱江两岸春光与“和平使者”大熊猫,一幅连着内江,一幅紧扣四川。

为什么会选择画沱江两岸春光和大熊猫?创作的思路和源泉从何而来?捐赠的初衷又是什么?作品捐赠仪式举行当天,记者采访了邱笑秋先生,听他讲述其中的故事——

“感恩!报恩!”当谈及捐赠两幅画作的初衷,邱笑秋坦率地说道。他表示,自己十八九岁就到内江工作和生活,在内江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38年时光,在他的心里,内江就是自己的家乡。

“张大千艺术对我的影响和帮助,我念念不忘;内江人民对我的情意,我念念不忘。”邱笑秋深情地说。为了提升“大千故里 甜城内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应内江对外文化交流需求,邱笑秋萌生了向家乡捐赠书画作品的想法。

画什么好呢?邱笑秋说,沱江是内江的母亲河,不仅穿城而过,还将各个县(市、区)贯通联系起来,沱江两岸的风土人情独具魅力,令他终身难忘,尤其是沱江两岸的春光更是无限美丽。思考再三,他决定以内江七家滩春日田园风光为素材,创作《沱江两岸春意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邱笑秋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在艺术的世界里找到了自己的“天堂”,而《沱江两岸春意浓》通过描绘盛开的油菜花、全新面貌的农房、清澈见底的沱江水等景象,充分展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内江农村面貌发生的显著变化,寓意内江当前的发展如春天般生机勃勃、前景如春天般光明。

而《国之瑰宝》的由来更让人觉得欣喜。“对外交流作品应该代表内江,但是站在更大的平台,我们应该代表四川。”出于对作品“文化交流”功能的考虑,邱笑秋主动为自己“加题”,提出自愿多捐赠一幅作品。

今年是纪念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又是纪念大熊猫走向世界150周年。邱笑秋告诉记者,自己从上个世纪70年代便开始画大熊猫,为了画好大熊猫,曾多次深入卧龙自然保护区。所以,在《国之瑰宝》中,他特意选择了巴朗山一带秋日风光,与《沱江两岸春意浓》作品中的春景形成对比和映衬。为体现地域特色,他特意画上了巴郎栎和竹叶这两种当地植物,希望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起到积极作用。

“笔墨传情!一草一物都是对家乡的情意!”在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彩墨研究院画师陈文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张大千纪念馆驻馆画师曾国武等人看来,这两幅作品都具有诗的意境,承载了邱笑秋先生对内江的深情厚谊。正如捐赠仪式上大家对其慷慨之举的评价:浓浓乡情化以书画为报!

不仅如此,邱笑秋还发出倡议,希望更多本地书画家创作更多精品力作,丰富内江的文化艺苑和文化交流,进一步激扬内江人民文化自信,为内江文化繁荣发展添砖加瓦,再创佳绩。

新闻推荐

日本企业家代表发言摘登

日本前驻华公使、日本访问四川企业代表团团长槙田邦彦:看了内江招商宣传片,听了内江投资推介,对内江有了一定了解,希望以此次...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