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经开区:拥抱互联网转型辟新途

四川经济日报 2018-10-18 06:26 大字

内江电商基地

2013年,内江经开区托管“两镇一街”后,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发展新引擎。

内江经开区以平台建设、优化环境、物流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电子商务集聚网状发展。目前,该区建成省级电子商务集聚区1个,3A级物流企业1个,电子商务平台3个,村(社区)电商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

创业沙龙

“果岭云仓”内江电商基地

建好发展平台

打造电商创业“梦工厂”

“云是线上;仓是线下孵化器。”

“果岭云·仓”内江电商基地,是经开区重点打造的一个公益性的创业孵化项目,委托隶属于成都果岭创投旗下的成都果岭产业园运营管理公司内江分公司运营管理。

电商基地位于内江市甜城大道999号的5A级写字楼——内江家居商贸城内,总面积约为8000㎡,基地集创业辅导、孵化加速、会议培训、展览展示、融资对接等功能于一体,是一个面向成渝经济区的以电子商务为主题的产业聚集区。

内江电商基地以成熟的运作模式,采取政府化重点打造,企业化主体开发,专业化运营管理,模块化增值服务,契约化动态调控等手段,以建设成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为目标,以“网商信用”为基础,以“链式服务体系”为特征,倾力打造电商产业聚集区和第三方服务产业集群。

基地提供电商咨询、策划、技术、运营、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力争孵化和壮大一批有规模有品牌有创新的互联网企业,使之成为川南乃至于西南地区知名的电商基地。

依托内江电商基地,引进“果岭云·仓”公司进行规范化、专业化管理运营,入驻天猫家装E站、天恩生物、东易九鼎装饰、新聚创、商贸等企业93户(含返乡创业企业34户);建成内江市信息安全产业园面积1万平方米,入驻企业45户,从业人员430人。

推动融合发展。实施“全企入网、全民触网”工程,加快传统企业信息化改造,支持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利用电商平台拓展市场,塑造一批电商“创业先锋”,着力实现电子商务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目前博润公司、雷鸟公司、效率源、祥和茂成为内江首批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四上”企业上网率达100%,电子商务应用率达90%。

多方发力

精心培育电商主体

“好比是企业的管家,凡是企业核心业务外的内容,商务秘书企业都能提供保姆式的配套服务。”创办电子商务、软件设计、文化创意产业等企业,在内江经开区均可通过与商务秘书企业签订托管协议的方式,解决成长时期遇到的“烦恼”。

据了解,按照以往的政策,申请企业注册必须有经营场所作为经营地址方可登记。这给不少对经营场所要求不高的初创型企业带来了不小压力。而商务秘书托管企业的出现,直接减掉了“必须拥有商业用房作为场地”的硬性条件。小微企业可通过“入驻”商务秘书企业的方式完成注册,降低了小微企业的创业成本。同时,商务秘书企业可为小微企业提供一系列的配套服务,进一步加速小微企业的成长。

该区拓宽了商务秘书托管登记范围和场所。放宽小微企业托管条件,将批发和零售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家庭服务业等行业纳入托管范围,实现托管登记范围由5个试点行业扩展至10余个;将内江电商基地纳入商务秘书住所托管场所,托管地点增至2个,着力破解住所和经营场所资源短缺瓶颈,引导市场主体发展布局趋向合理。

优越的政策环境是电商产业发展的苗床。

近年来,内江经开区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出台了《内江经开区关于加快电子商务集群网状发展的扶持办法》等政策措施,从政策指导扶持层面为电子商务发展保驾护航。

没有办公场地怎么办?对入驻电子商务集聚区的电子商务企业,给予办公场地租金补贴,补贴期限为5年。

同时,该区每年安排不低于300万元专项资金用电商平台建设、产品改造、宣传推广、品牌培育、物管费,整合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产业园区,以及各类企业服务机构等资源,为企业提供快捷、高效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

对电子商务企业在经开区新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区域结算中心、分拨中心、交易中心等,且年度线上交易额不低于5000万元的,按不低于线上交易额3‰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每户企业最高补贴金额不超过50万元。

该区鼓励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对实体企业线上年销售额首次达到2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2000万元、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0.5万元、1万元、2万元、5万元的奖励。

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进专业市场、进传统商贸企业、进社区“四进”活动,安排专项资金50万元用于电子商务培训,开展应用技术人才培训600人次,着力构建区、镇、村三级电商网状服务体系,有效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

完善物流网络

建设电商“快车道”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内江经开区安靖街的苏宁川南管理总部暨配送中心一期仓库外,只见七八辆配送车正在下货、装货,员工们进进出出,夹抱车和叉车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走进仓库内部,十几米高的货架让人感到震撼,行走在货架之间,感觉就像要慢慢被大件家电淹没一般。几台高位叉车在叉车师傅的操作下搬送着货物。

内江苏宁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卜文峰告诉记者,苏宁川南管理总部暨配送中心一期项目于2017年3月投入使用,仓储面积近2.4万平方米,最大存储量可达9万件(大家电商品),可带动新增就业岗位50多人,每年销售额可达15亿元。

“苏宁川南地区管理总部及配送中心”项目一期的建成使用,标志着内江市、经开区实现了现代化集成物流枢纽“零”的突破,为内江串联成渝、辐射川南、发散全国的物流愿景夯实了基础。

今年3月,“苏宁川南地区管理总部暨配送中心”二期项目正式开工,计划12月竣工交付。项目建成后,仓库大件商品存储能力将达到5万台(套),日均作业能力近5000台套,不仅将打造成为内江物流行业标杆,更为内江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再添强大力量。

近年来,内江经开区依托区位优势,重点引进了一批处于供应链上下游核心位置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大公司、大集团,在辖区设立区域性配送中心和营销中心。苏宁川南地区管理总部及配送中心项目一期建成运营,二期项目已开工建设。内江川南邮政物流集散中心、川南快递物流园、中国通服川南信息物流产业园等项目正在加快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同时,经开区围绕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物流需求和供给,把生产性物流摆在优先发展位置,鼓励企业按照现代物流理念改造业务流程、剥离物流业务,加快第三方物流发展,构筑与主导产业相配套的生产性物流体系,2017年第三方物流营业额4.5亿元,增长17.4%。

大物流之外,内江经开区还从细微处着眼,积极完善城乡配送体系。通过多站合一、服务同网等方式,建成区—镇—村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打通农村配送“最后一公里”;完善城市社区快递物流网点建设,打通城市配送“最后100米”。

(毛春燕 李弘)

新闻推荐

内江市中区召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推进会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 全力以赴推进创卫工作

会议现场(王琦)10月11日,市中区召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推进会,传达学习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推进大会精神,对全区创建国...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