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第十三小学校高新校区项目开启“奔跑”模式:一年建校招生,凸显五大特色

内江日报 2018-05-17 06:42 大字

◇本报记者 韦小梅 文/图

内江市第十三小学校高新校区,是按照国家标准设计打造,功能配套齐全、设施设备优越的一所完全小学。

项目从开工到竣工,用时仅短短一年,比计划工期提前了一半。如今,这座建筑风格独特、设计新颖、布局合理、美丽气派的学校已经建成投入使用,成为东兴南部新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现场扫描:

多个领域领跑全市全区

内江市第十三小学校高新校区位于东兴区汉安大道东段南侧,与锦华都、万晟城、东兴区机关幼儿园(迁建项目)相邻。走进校园,高新校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颜值爆表”——别具一格的古朴风格建筑,以砖红色为主浅黄色为辅,既延续了老校区的历史底蕴,又具有新时代少年儿童的活泼感。

特色一:这里有引领教学新风尚的智慧课堂——

5月15日上午9时许,三年级二班49名学生手捧语文课本,正在学习《丁丁东东学识字》一课。不同的是,除课本外,学生们人手一台平板电脑,老师则把平板电脑与教学软件以及传统的课本有效结合到一起授课,给学生们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这是该校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开设智慧课堂的缩影。副校长蓝斌告诉记者,目前全校仅在这一个班试点,每周试点2-3节课,试点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尤其是融合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以及校内和校外两个场景,让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为广大师生带来了有效性、互动性、个性化的教与学体验。

特色二:这里有全区唯一的学校禁毒教育基地——

在综合楼三楼,一块写有“内江市东兴区禁毒教育基地”字样的牌子已经上墙。以后,学生们在此可以学习到国家历届领导人在禁毒方面的指示要求,了解到毒品对人类的危害和摧残,参观到各种新型毒品模型,阅读到丰富的禁毒知识,认识到禁毒对人类身心健康成长的意义等,让大家树立起“远离毒品 阳光生活”的禁毒防毒意识,形成全民禁毒的良好社会氛围。

特色三:这里有设备齐全的科学探究实验室——

在综合楼四楼,学校专项投入20余万元打造的科学探究实验室已经通过了验收,下楼梯弹簧、平衡鸟、方轮车、筋斗鼠等100余种设备也已采购。在这里,全校学生可以亲历各种科学实验活动,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满足探究欲望,提高科学素养。

特色四:这里有东兴城区小学唯一的标准化食堂——

走进学校食堂,宽敞明亮整洁的就餐区映入眼帘,配有上下两个餐厅,总面积达2500余平方米,可以同时容纳1500名学生就餐。中午11:30,食堂里饭菜飘香,工作人员将饭菜通过专门的电梯从操作间运送至就餐区。标准化食堂,既确保了学生们吃得安全,又为家长们减轻负担。

特色五:这里有专业的校园足球课堂——

下午4:30,当夕阳的余晖洒向绿油油的足球场,十三小高新校区上百名学生开始了放学后的又一堂足球课。颠球、带球、停球……足球场上,孩子们认真学习每一个基本动作,热情高涨;看台上,家长们双目凝视,情绪跟着孩子们跌宕起伏。

自开设校园足球课堂以来,每天下午4:30-5:30放学期间,学校都会安排专业教练教学生们踢足球,以此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项目背景:

建设是现实之需发展之需

内江市第十三小学校为什么要建设高新校区?是基于哪些因素的考虑?

一是现实之需。内江市第十三小学校老校区占地10651平方米,建筑面积5777平方米,现有在职教职工186人,在校学生3936名,是全市规模最大的小学。但老校区现有的56个教学班中,60-69人的班级有37个,70-79人班级有5个,80人以上班级有14个,全校平均班额为70.2人,大班额情况十分严重。此外,由于老校区场地狭窄,二年级12个班全部借用西林中学教学楼。两校相距甚远,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不便。

其次是发展之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东兴区作为内江“双百城市”建设的“主战场”,吸引了许多楼盘落户高桥教育园区,进城务工子女和随迁户口适龄儿童急剧增加,预计五年内常住人口将达6万余人,现有学校已无法满足招生范围内儿童就读。

对于建设十三小高新校区的好处,东兴区教育局计财股副股长李岱高娓娓道来。他说,十三小高新校区的建设,既能解决东兴城区适龄儿童对小学教育需求的燃眉之急,又有利于缓解大班额问题。此外,可以极大改善东兴区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区域综合教学水平;缓解城区巨大招生压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对东兴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随着十三小高新校区、东兴区机关幼儿园迁建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以及内江六中、内江师范学院的入驻,高桥园区将实现学前教育—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产业链,提升东兴区教育品牌。

从建设到开校:

全力开启“奔跑”模式

初夏的十三小高新校区,处处生机盎然。正如许多家长所言,“真没想到,曾经的一块‘荒坝坝\’,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竟变成了一所这么漂亮的学校!”

项目总投资1.2亿元,按照安全小学设计,办学规模为48个班,规划净用地面积32978.1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4373.79平方米,其中包括教学楼12433.34平方米、综合楼4006.35平方米、艺术楼2839.98平方米。记者在十三小高新校区建设项目报告书上看到,原定建设年限为2年。而实际上,从进场施工到全面完工再到顺利开学,仅用了1年时间,尤其是主体工程建设部分,只用了240天,被不少人称为“奇迹”。

“奇迹”何以诞生?施工单位副总经理刘克伦坦言,该项目得到了区委、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亲临现场调研施工情况。同时,公司所有建设者凝心聚力、拼搏奉献、攻坚克难,他们建立健全机制,加强对项目的管理;专门成立多个工作小组,分解建设任务;每周定时召开工作例会,解决施工中的各种问题;组织大量施工设备和人员,高标准进行突击,确保项目在2017年8月30日前交付使用。

除了工程上的建设,高新校区筹备组也开启了“奔跑”模式,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开校筹备工作。

早在2016年3月,学校教师朱艳就进入项目筹备组从事建设后期的招生工作。在她印象中,一开始虽有很多家长致电咨询,但实际报名的却寥寥无几,基本上持观望态度。 “学校能不能如期建成?”“学校老师质量怎么样?会不会是随便在社会上招聘的?”诸多质疑,给朱艳的工作带来不小压力。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朱艳除了电话或当面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还要带家长到项目建设现场,让家长们亲眼目睹学校是怎样以“一天一个样”的速度建起来的。

在师资配备方面,则采取面向全国公开招考和考调的方式,吸纳优秀教师。其中,小学语文教师廖明婉,以总分名列全区小学语文第一的成绩考入高新校区;小学数学教师陈雪莲,以科目第一名的成绩调入高新校区;去年公招到高新校区的10名教师中,有5名教师取得硕士学位……“可以说,我们是以实际行动赢得家长们的放心和肯定的。”朱艳说。

电子白板20块、电子班牌20个、计算机160余台、学生课桌凳1200余套、教师办公桌70余套、摄像头370多个……至今,高新校区校长王强对各种设施设备采购数量仍熟记于心。

量大、种类多,涉及资金700余万元。而规范的设备采购程序,需要专业论证、层层审批。为确保顺利开校,王强每日奔波于工地、部门(单位),两个半月下来,足足瘦了9公斤。

2017年8月15日,所有的设备设施采购工作顺利完成。此时,距开校仅剩下半个月时间。为确保各种设备设施完成安装调试,除了工人们争分夺秒、加班加点,整个筹备组人员也轮流到现场指导、督促,每天与工人一起工作到深夜。

展望未来:

继承和发扬老校区精神

2017年9月1日,所有参与、关心十三小高新校区项目建设的人们不会忘记:

当天上午10时许,在经历一场短暂的秋雨后,十三小高新校区举行开学典礼,全校师生1100余人齐聚运动场,一起唱响国歌,庆祝新校区的建成和新学期的到来。孩子们声声呼喊着“开学了,开学了……”稚嫩的欢呼声久久回荡在校园里。

明年,内江市第十三小学校就将迎来100岁生日。这所古朴典雅、钟灵毓秀的百年老校,不仅是川南片区第一所少年军校,也是全国家长示范学校及全国少先队集体、全国拥军模范单位。

作为优秀业务骨干,罗玮曾在老校区工作了13年,去年9月,她调至高新校区任副校长。在她看来,老校区就是榜样,“我们将把老校区好的办学理念、管理方略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传承下去,加以发扬并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去年12月,东兴区第七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决定,以东兴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为核心,打造东兴南部新城。

高新校区校长王强表示,今后,他们将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立校发展的重要特色,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真正的个性化教育教学;将继续改善学校的教育环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为学生发展奠基、为教师成长搭台、为社会进步服务。

新闻推荐

从今年7月起——市中区非涉密沿街单位公厕将向市民免费开放

(记者兰萍)从今年7月起,市中区非涉密的沿街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厕,将面向群众免费开放,提供600余个蹲位。“根据创...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