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蚕桑”致富曲——东兴区狠抓蚕桑产业发展纪实

内江日报 2018-04-12 04:07 大字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养蚕4.6万张、产茧3.6万担,农民实现蚕桑总收入8000万元,全区蚕桑丝绸行业实现产业化收入10亿元。”4月9日,东兴区蚕桑部门相关领导介绍了今年的目标。

2018年以来,东兴区以“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促融合”为发展思路,紧扣全市“351”特色农业发展主题,以科技为支撑,全力打造东兴区蚕桑产业新园区,实现蚕桑产业新突破。

◇唐明润文/图

引进新品种,注入产业发展新活力

在万亩蚕桑核心示范区,东兴区正在全面推广“川桑98-1”“白油桑”“农桑14号”、“无核大十”“嘉陵30”“嘉陵40号”等优良桑品种。在田家蚕桑科技示范园、新店种养技术优势区域,示范推广雄蚕品种、“芳绣×白春”“川山蜀水”等蚕品种1000张,为全区桑蚕品种更新换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建立叶用桑、果叶兼用桑品种对比试验园和桑蚕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与西南大学、省蚕研所和省属蚕种场等科研单位开展深度合作,推进蚕桑科技成果转化,注入产业发展新活力。

推行新技术,提供产业发展科技支撑

在全区大力推广桑园间混套种榨菜、马铃薯、桑枝食用菌等矮秆经济作物,提高桑园复种指数。并施行“共育户带农户”的管理模式,加强小蚕标准化共育过程监管,保证小蚕共育质量。

根据东兴区近年来多批次养蚕情况,为避免低温及交叉饲养而导致的蚕病发生,大面积养蚕由七批次养蚕调整为六批次,特别是在元仙桥农业公司、吉华祥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具备条件的大户业主试点推行流水式不间断养蚕。

旋转方格蔟自动上蔟方式在东兴区已试行多年,得到广大蚕农和养蚕大户的欢迎,现将全面推行。同时逐步实行仪评售茧,通过蚕桑新技术的大力推广,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推广新机具,改善产业发展装备条件

东兴区蚕桑部门一直致力于改善产业发展的装备条件,通过新机具的推广使用,改善蚕桑产业物质装备条件,实现空间利用高效、操作便捷省力,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根据桑园生产管理及桑叶、桑果采摘运输需求,配套建设生产作业道、蓄水池、沟渠等基础设施,同时加大旋耕机、桑枝剪伐机、桑枝粉碎机等省力化机具的推广。

新改建标准化小蚕共育室,添置切桑机、甩干机、机动喷雾器、臭氧机、空调、升温补湿器等新机具设备,用于桑叶处理、消毒防病、温湿控制等,改善小蚕共育条件,全面提升小蚕共育规模和质量。

按照宽敞通风等要求,新建标准化室外钢架大蚕棚,配置喷粉机、机动喷雾器、排气扇、升降式蚕台、旋转方格蔟、采茧机等机具设备,全面提高养蚕质量和效益。

拓展新产业,增添产业发展新内容

东兴区充分发掘蚕桑文化底蕴,积极发展休闲体验蚕业,增添产业发展新内容,推进蚕桑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全区积极推广桑园间作马铃薯、中药材、洋葱、榨菜(大头菜)、红苕、青豆、花生等复合经营模式。利用桑叶、桑果、桑枝等资源发展食品、饲料、建材加工等新兴产业。进一步探索果桑绿色防控和优质生产技术,大力开展桑果采摘等休闲旅游活动,拓展桑果销售渠道,实现桑叶、桑果高效利用。

积极发展休闲体验蚕业,开展蚕桑产品原产地初加工,推进产业化开发,丰富蚕桑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

打造新园区,提升产业发展新高度

依据东兴区蚕桑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以万亩蚕桑产业示范片、万亩果桑基地为基础,以新店、双桥、三烈、双才为核心,以基地建设、产品加工、品牌创建、融合发展为重点,高起点、高标准作好东兴区蚕桑产业示范园区中长期发展规划。

大力支持省级龙头企业松林丝绸在发展白厂丝、双宫丝、重磅绸生产的同时深入丝绸印染、成衣精深加工。积极协调引进加工企业利用本地桑果生产桑果饮料、桑葚酒、桑葚酵素等高端产品精深加工。大力扶持四川元仙桥农业公司、金鼓山农业公司发展桑叶茶、桑叶菜、桑叶粉、桑叶面、桑果干、桑果粉等本地产品初加工,推进产业化开发。

强化品牌打造和管理,要树立品牌意识,发挥部优省优梅花牌双宫丝、重磅绸等拳头产品的品牌效应,全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东兴好茧”品牌。

同时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休闲蚕业发展有机结合,打造“果桑采摘”十里观光休闲长廊,主动融入全省现代特色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新高度。

新闻推荐

东兴区:思想碰撞出火花 “五个一”讨论明方向

(雷曦陈燕)“梅花谢后知谁继,付与幽花接续香。”在近日东兴区纪委监委机关召开的“五个一”建设学习讨论会上,区纪委监委干部李婷以一句古诗作序,畅谈了自己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对全市纪检监...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