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惠农惠商 福泽内江

内江日报 2018-01-17 08:06 大字

内江农商银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区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始终根植内江、服务内江,与“三农”血脉相连、与中小微企业相伴同行、与内江经济同呼吸共命运。65年来,内江农商银行充分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肩负使命、勇担重任、主动作为,主动对接党委政府发展战略,聚焦“两个率先”“三个基本建成”奋斗目标,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建设幸福美丽内江贡献金融力量。

◆ 富民兴村的“三农银行”

内江农商银行因农而生,伴农而长。农商银行之于“三农”,恰如鱼之于水、叶之于根,唇齿相依、血脉相连。内江农商银行始终坚守“与农共舞,助农致富”的宗旨使命,大力实施“惠农兴村”工程,全面搭建农村信贷支持、支付结算、农村代理、财富增值“四大平台”,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完善服务渠道,丰富金融产品,努力促进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凡诚实守信、有劳动能力的农户,都可得到授信额度,方便快捷地获得贷款。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抓住全国“两权”抵押融资在市中区试点的契机,创新推广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推动农村“本本”变“本钱”,激活农村沉睡的资源要素。围绕全国重点镇、幸福美丽新村、新村聚居点建设规划,对接支持重点项目,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截至2017年12月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64.93亿元,占比75%。内江农商银行以占全辖银行业金融机构19%的资金来源,发放了占辖内90%的农业贷款,98%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 助力转型的“小微银行”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细胞,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潜力所在。助企兴企,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是内江农商银行不变的情怀。近年来,内江农商银行大力实施“扶微助小”工程,设立小微贷专营机构,引进创新小微贷技术,致力于提供专业化、一站式金融服务。坚持以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贷款户数、申贷获得率“三个不低于”为导向,紧紧围绕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短、频、快、急”特点,创新推出了“助小贷”“扶微贷”“富商贷”3大系列产品,着力在“重信用、重现金流、轻抵押”等方面突破,千方百计破解融资难题,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转型升级。截至2017年12月末,全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41亿元,占比9.72%,惠及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5000余户。

◆ 普惠城乡的“民生银行”

内江农商银行坚持把履行社会责任与实现自身目标高度统一起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勇于担当党和政府惠民利民政策的金融纽带,为党政分忧、为群众解难。大力实施金融***工程,通过对贫困户建档评级授信、发放扶贫小贷、扶持产业带动扶贫、强化对口帮扶等措施,为脱贫攻坚源源不断注入“金融活水”。截至2017年12月末,全行金融***贷款余额3.3亿元,授信6.73亿元,授信覆盖面100%,惠及100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创业普惠,截至2017年12月末,全行累计发放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妇女创业贷款等近3亿元,帮助2万余人实现了自主创业。充分发挥服务网络覆盖城乡的优势,不计成本代理发放粮食直补、民政优抚金、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金等财政性资金20余项,每年代理1000余万笔、金额近30亿元。积极向内江“栋梁工程”捐款,资助60余名贫困学子圆大学梦。

◆ 通达四海的“智慧银行”

在中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信息技术进步的大背景下,内江农商银行精准把脉未来金融发展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科技支撑,将互联网与传统电子银行深度融合,依靠省联社打造的集“支付转账、融资贷款、投资理财、生活服务、社交娱乐”五大功能于一体的“蜀信e”平台,致力于向广大客户提供全天候、全方位、一体化的金融、泛金融、非金融服务体系,打造智能便捷、通达四海的智慧银行。截至2017年12月末,全行布放ATM机、POS机、EPOS机等电子机具1526台;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银行23万户;发行蜀信卡130万余张,并衍生推出金融社保卡、公务卡、联名卡、大千白金卡等20余种功能齐全的卡产品;设立社区银行、助农取款服务点630个;开通了微信支付、支付宝、财富通、银联在线等第三方快捷支付渠道。

新闻推荐

网友现场“体验”:共祝内江日报融媒体越办越好

(记者谢思思)打开微信“最内江”,网友“老吾老”经常在文章评论区写诗留言,表达对内江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的关注。1月13日,这名“资深粉丝”受邀参加由内江日报社主办的“2018内江日...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