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追花逐蜜——走近养蜂人刘洪娜夫妇

内江日报 2017-12-23 09:15 大字

开着货车,带着蜜蜂,拖着行李,哪里花开就去哪,这是刘洪娜夫妇的生活方式。作为养蜂世家,日晒雨淋并不会让他们感觉辛苦,唯一的遗憾是不能陪伴孩子成长。

◇全媒体记者 李静 文/图

河南来的养蜂人

12月19日,刘洪娜站在凤鸣镇的一个山坡上,头戴帽子,检查蜂箱里蜜蜂的产卵情况,她身边飞舞着很多蜜蜂,发出“嗡嗡”的蜂鸣。

刘洪娜今年33岁,她和丈夫刘会营于12月17日从河南开封来到内江。“我们村里有一个合作社,专门养殖蜜蜂。每年都会到内江来养蜂,今年已经是第六年了。”刘洪娜说。

刘洪娜的丈夫出身于养蜂世家,祖辈便开始养蜂。今年,刘洪娜和丈夫选定的养蜂地点是市中区凤鸣镇天台村13组。初来乍到,她便感受到了村民的淳朴与热情。下午两点多,正是为蜜蜂驱螨的好时候,村中一位老人过来,热心地问:“东西搬完了没?等会儿空闲了,你拿一根水管连上我家自来水管,以后吃水方便些……”一番热情的问候,让她感到特别温暖。

记者走进刘洪娜的“家”,这是一个用蓝色帐篷搭就的十余平方米的临时住所,油桶、米袋、矿泉水、土豆等凌乱地堆放在地上,木箱搭成的床上放满了各色衣物,床头放着几个苹果。一旁的木桌上,还有未收拾的锅碗瓢盆,半个咬过的馒头放在盆中。

养蜂是门技术活

刘洪娜顾不得家务琐事,160个蜂箱,她今天才查看了十几个,午饭都没来得及吃,“蜂箱的严合程度,蜂后产卵量,以及产卵的健康程度都要检查,如果有问题,要分析是温度还是蜂的数量造成的,找到原因并解决。”刘洪娜说,检查蜂箱,动作一定要慢,眼神要仔细,夫妇俩一起检查,也要3天时间才能检查完。

刘洪娜检查到一个被冻死的蜂后,有些惋惜。要培养出一个寿命达四五年的蜂后需要不少蜂王浆,耗费许多精力。“蜂后不能离开蜂巢。”刘洪娜告诉记者,蜂后只有在刚出生的时候才会出来飞行,之后就一直呆在蜂巢内,负责产卵,“蜂后很辛苦,每天大约要产2000个卵。卵孵化成蜜蜂要21天左右,其间一定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为了保暖,刘洪娜将蜂箱集中在一块儿,一排排摆放好,箱子下面垫着稻草和塑料布。夏天,就将蜂箱改成两个一组,保证通风。“蜂箱下面是产房,上面是仓库。蜜蜂是非常聪明的,它们夏天将花蜜花粉采摘回来,存一部分到仓库,作为冬季的食物。”

追花逐蜜 四海为家

每天早上六七点,天还未亮,夫妇俩就要起来管理蜜蜂,日落而息。来内江多年,他们很少下山,从未去过市区,偶尔到凤鸣镇逛逛,只为去买菜、买肉。

以前,都是丈夫在外面养蜂,刘洪娜在家带孩子。几年前,孩子大一些了,她也出来养蜂,孩子交给长辈照看。如今,刘洪娜的两个儿子一个10岁,一个7岁。她说,在外漂泊,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陪伴孩子长大,好在现在方便,可以经常和孩子打电话、看视频,暑假的时候,孩子会来自己养蜂的地方玩。“虽然时刻牵挂孩子,但我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我认为人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工作,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不浪费大好年华。”

从12月份来到内江,等待油菜花开,到来年3月中旬离开,刘洪娜夫妇的工作没有一刻停歇,他们追着花跑,之后会前往湖北。“从四川到湖北,湖北到安徽,再从安徽到陕西,陕西到新疆,最后由新疆回到河南,刚好可以过中秋节,赶上槐树开花,在家呆上两个月。”

走南闯北,刘洪娜夫妇早已习惯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尊重当地风俗,山上蚊虫多,不能用驱蚊花露水,他们一年四季的装扮都是长裤、长袖、帽子。

在新疆阿勒泰,他们听不懂当地人说话,写的字也看不懂,交流很困难,饮食也不一样。虽然有些不适应,但刘洪娜夫妇能感觉到人们的热情,非常尊重当地的风俗,和当地人友好相处。

他们最怕的,就是盛花期遇下雨天,这意味着没有收入。“去年气候不好,一直下雨,没赚多少钱,好在政府扶持,补贴了蜂箱、蜂药,还免了过路费。”

现在,他们老家的村里成立了养蜂合作社,除了交流养蜂经验,还定期发放养蜂杂志,大家养蜂技术越来越好了,刘洪娜夫妇也在追花逐蜜的生活中,尝到了更多的甜头。

新闻推荐

微以载道 润物无声——内江十小创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纪实

◇本报记者张小丽文/图走进内江十小,墙上大大的“博爱”二字首先映入眼帘。而在一旁的体育场围墙上,也有相似的标语。据了解,2005年6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彭佩云莅临该校,为学校亲...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