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走近川剧演员李代君
◇全媒体记者陈莉萍
近日,内江市川剧团川剧灯戏《扶贫这事儿》荣获四川省第十六届戏剧小品(小戏)比赛三等奖,在全省60余个参赛作品中名列前茅。
李代君在《扶贫这事儿》中饰演好逸恶劳的贫困户温二姐,将该角色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但在拿到剧本之初,饰演该角色对从艺30余年的李代君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今年7月,李代君拿到剧本,很喜欢其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情节,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好剧本。她很高兴,同时也备感压力。为了增加该剧的观赏性,创作时在川剧的基础上融入了灯戏的表演风格,加上了一些高难度动作。而李代君自15岁从艺以来,塑造了青衣、花旦等多种角色,均以唱功为主。这让李代君心里有点打鼓。
但她不想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遂向作为演员的丈夫取经。丈夫说:“要演好温二姐这个角色,就要忘掉你李代君本人。”这话让李代君心里有了底。“对,动作可以现学现练,重要的是要把角色塑造好。”李代君决心饰演好这个角色,不辜负同事们的辛苦付出和期待。
接下来是一个多月的辛苦排练,当时正值七八月份,剧场没有空调,李代君和同事们就在舞台旁摆两把风扇。但酷暑难耐,风扇根本起不到作用。但演员们依旧坚持排练,不一会儿,全身的衣服都被汗水打湿。时间紧、任务重,大家都很紧张,一排练就是一整天,即使休息的片刻也在和导演讨论角色。“好的作品要经过反复的打磨才能出效果,有同事热到中暑都在坚持,我没有理由退缩。”李代君说。
酷暑是一方面,角色要表演的背提、跳板凳、跳桌子等动作,对年近50岁的李代君来说是最大的挑战。刚开始排练时,李代君害怕,不敢跳。但为了不拖后腿,她渐渐克服恐惧。最初并不顺利,身体磕碰、摔伤是家常便饭。排练那段时间,李代君身上总是多处淤青。
为了呈现更好的效果,剧本随时修改,新的挑战随之而来。排练进行到一半时,导演临时给李代君增加了挂靠板凳和钻板凳的动作。立起来的板凳约1.2米高,李代君要用手臂的力量挂在板凳上,同时摆出优美的姿势。李代君尝试了很多次都做不到,手臂也被撞出大片淤青。此时她心里压力更大了,难受、委屈,多种情绪汇集到一起,她当时都想哭了。但转念一想,导演的想法也是为了让节目更精彩,大家为节目都付出了很多,不能半途而废,于是她咬紧牙关继续坚持。手臂淤青浮肿,她就买来袖套套在手臂上忍着剧痛坚持练习。
钻板凳对李代君来说也有困难。板凳高不过几十厘米,李代君要钻过板凳,在板凳下单腿屈膝站立,同时摆出姿势。这对腿部力量是极大的考验。刚开始,李代君腿脚没力,一站就晃,站不稳。她除白天的排练外,晚上回家吃完饭还要自己练一个多小时。
她每天晚上都要练基本功,腿没劲儿就练习蹲马步。一边练一边摆着手机录视频。演完对照视频看自己的不足,琢磨如何改进。
李代君争分夺秒地排练,周末下午的剧场也经常看到她独自练习的身影。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李代君对角色的把控能力提高了,当初那些认为不可能完成的动作也能驾轻就熟。
比赛当天,李代君上台前很紧张,口干舌燥,害怕稍有差池会影响整体效果。但一登上热爱的舞台,她就不紧张了,毕竟赛前大家为此做足了充分准备。
比赛时,主创们完成得都很好。导演余学宁看了李代君的表现,满意地说:“代君,你完成得很不错!”听到这话,李代君心里很高兴,自己一个多月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她也庆幸自己当初没有放弃,否则将错失这样一个好剧本,也会失去这样一个挑战自我、突破自我的机会。
“我这点辛苦不算什么,主创们为了这部剧都付出了很多。”李代君坦言,除演员外,幕后的导演、编剧都很辛苦,为了呈现更好的效果,剧本前后改了十多次,导演半夜想到精彩的动作,都立刻把它记下来。“我很庆幸能与这样一群热爱川剧的人共事,《扶贫这事儿》也让我得到很大的提升,大家虽然辛苦,但都乐在其中。”
新闻推荐
(罗蔡梅记者钟雨君)“集合了,集合了,三班的同学向我靠齐,分成三列,高的站前面,依身高顺序往后排……”11月15日早上七点五十分,随着教官的哨子声,东兴区参加党校培训的学员们迅速站到了指定的位...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