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做活“水文章” 筑牢“水支撑”

内江日报 2022-03-22 10:56 大字

普润镇黄荆沟“百丈湖”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小玲 徐艳梅 文/图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内江位于沱江中下游,拥有165条河流、364座水库,但地处四川浅丘径流低值区,资源性、水质性、季节性缺水现象十分突出,多年人均水资源量仅392立方米,是全国108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

这些“家底”,并不丰厚,甚至“微薄”。从生产用水到生活用水,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如何做好水资源管理这篇大文章,是摆在内江人面前的一件大事要事,更是连接民心的民生实事。

2021年,内江年度用水总量7.01亿立方米,控制在12.86亿立方米的控制红线以内,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完成年度目标。其中,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处于全省先进水平。

这些数据,折射的是内江通过管水、护水、节水、调水,多措并举做活“水文章”,助力内江水利高质量发展,夯实产业内江、生态内江、甜蜜内江水利支撑的具体成效。

管水:筑牢一方屏障

“重点取水户使用的每一滴水将直接通过无线网络传输,上传至四川省水资源监控平台,数据实时更新。”在内江市第三水厂,流量监测探头正对水厂抽取的每一滴水进行记录,并将取水时的瞬时流量和累计水量数据显示在流量监测终端上。

对水厂的在线监控只是内江加强取用水监管的一个缩影。

管好水,从夯实基础建设入手——

建立完备的取水监测体系,全力做好四川省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平台推广应用,实现所有取水户主要信息一张图管理。规模以上非农取水户全部完成取水在线计量设施建设,水量分配、生态流量和流域水资源调度方案中的管控断面流量监测设施全部建设完成,接入四川省水资源管理与调配系统,接入率达到100%。

管好水,从严格计划管理入手——

认真落实《四川省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年初印发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调度计划,将水量指标分解下达到各县级行政区,各县(市、区)进一步细化到取水户,并加强日常监督管理,确保用水总量可控。所有取水户均通过四川省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平台上报年度取水总结和下年度取水计划建议。

管好水,从规范取用水行为入手——

截至目前,已对全市50家取水户、53处取水点进行水量在线监控,实时掌握取水、用水动态。对监控到的超许可、超计划用水户,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罚并加价收取水资源税。全市已实现非农取水户直接计量全覆盖,规模以上非农取水户在线计量全覆盖,进一步规范取用水行为。

管好水,从行政审批执法入手——

一方面,建立“三项制度”工作协调机制,依法公示水行政执法裁量权执行标准,动态调整权责清单,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加强日常执法巡查,依法查处违法案件,水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另一方面,实现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材料减少66%,办理时限缩短 78%。实现“一网通办”,一次办事项数占比100%,行政审批高效便民。在内江信用网平台对所有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进行“双公示”,实现数据“全覆盖、无遗漏”。

一系列举措之下,内江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内江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内江年度用水总量7.01亿立方米,低于年度控制目标,拧紧了取水口这个“龙头”。

护水:为了一江清流

蜿蜒的沱江从东兴区富溪镇田溪口村穿境而过。放眼望去,绿油油的田野沿江延伸,铺展在希望的春天。谁能想到,这一大片油菜地,曾经却是脏乱差的砂石场,有4家砂石堆放场(加工场)在这里作业。

“重拳”整治河道砂石堆放场(加工场)后,全市共拆除50家河道砂石堆放场(加工场),规范化建设8家。如今,河道更畅了,岸线更美了,生态更好了。对于这样的变化,田溪口村8组村民唐俊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砂石场”变“油菜田”,是内江呵护碧水清流的实际行动。

护好水,从规范河道采砂着力——

近年来,内江市大力开展河道采砂综合整治行动和突出环境问题整治,不断压实河道采砂管理责任,规范河道采砂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切实维护了内江市河道采砂管理秩序。

护好水,从加强水源地保护着力——

认真落实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要求。内江市4个列入国家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的水源地均按要求划定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定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相关管理制度,利用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水质监测站开展水质实时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置,2021年度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护好水,从落实好河湖长制着力——

制定河湖长制工作要点和四张清单,落实落细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河湖健康评价,认真复核涉河建设项目,全面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加快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转变。

节水:用水效率提升

改造安装44套节水感应水龙头、更新节能喷头27个,使用2台保食安专业食品净化机;在水表上都安装自动监测设备,连通能耗监测管理平台……

作为首家市级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内江市税务局“软硬兼施”,以技术改造提升节能水平,加强能耗监测,让节水管理智能化。市税务局机关服务中心主任丁启晋告诉记者,2021年,机关人均水耗同比下降13.57%,节水效果明显。

打造节水型单位,是内江坚持节水优先,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的重要举措之一。

节好水,从政策保障上发力——

建立由市水利、发改双牵头的节约用水协调机制,研究制定并落实《内江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市经信、农业、住建等多部门同向发力,有力推动工业、农业、生活节水,形成节水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

节好水,从载体示范上发力——

大力推动社会节水,重点打造节水型社会示范县。试点建成市中区、资中县节水型社会重点县,全市17家市县两级水利部门及中型水库管理单位率先示范打造节水型单位,63家市级公共机构优质高效建成节水型机关,全市5大高耗水行业规模以上节水型企业建成率达100%。

节好水,从逗硬管理上发力——

在约束用水行为方面,统筹生活、生态、生产“三生”用水,出台全市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将区域用水总量分配至全市9条主要河流流域,保障控制断面下泄生态流量,科学调度水资源,合理规划水资源论证,切实做到“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十二五”下降率分别达到40.22%、85.6%,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2,用水效率显著提高。2021年,内江市向内江城区285家非居民用水单位下达了年度用水计划,完成节水57万立方米。

调水:增强保障能力

做好“调水”文章,内江“内外兼修”。

目光向内,提升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

内江缺水,隆昌尤为突出。境内数条溪河均属季节性河流,源短流量小,洪枯变化大,水能蕴藏量小。

为解决隆昌源头水源不足问题,内江通过实施隆昌河流域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以一清流七带七珠(即一条隆昌河、7条支流、7座水库),串起隆昌的河流水系脉络,再从沱灌调水至隆昌,引入沱江水为其补充水源,让隆昌的水系“活起来”。

隆昌市水利局河湖管护和水旱灾害防御股股长袁亮介绍,目前,该水利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项目通过水系连通、清淤疏浚、水土流失治理及岸坡生态建设,实现安全、河畅、水清、岸绿、生态、景美的目标,着力解决流域内突出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问题。

目光向外,提升水资源战略储备能力——

内江缺水,更缺优质水。向家坝灌区是四川省“五横六纵”引水补水生态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金沙江水常年为Ⅱ类水质。

渴望喝上优质水的内江,将目光投向了省域内调水。向家坝灌区内江供水管道工程是内江实施的第一个远距离、跨流域、跨区域大型引调水工程,是内江市水资源保障体系中的重大节点工程。

开挖土方、打混凝土、安装管道、回填土方……春日里,市中区凌家镇一带都是热火朝天的场景,向家坝灌区内江管道工程正加快建设。

“按计划进度,内江供水管道工程有望提前半年完成。”据内江段工程项目负责人赵素刚介绍,内江供水管道工程计划2022年隧洞开挖支护全部完成,管道安装基本完成。

该工程全面建成后,每天将为内江带来20多万立方米的金沙江水,每年提供1.05亿立方米用水量,重点保障城区100万居民的生活用水。届时,金沙江将和沱江一起形成内江“江河并举、双源供水”新格局,对内江供水安全来说意义重大。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这一新时期治水思路,内江以实现水资源统筹调配和供水安全保障为目标,坚持开源节流、多措并举,构建“多源供给、水系连通、调配顺畅、保障有力”的水资源配置体系,促进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益最大化,筑牢内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水支撑”。

新闻推荐

“1+4”治水:隆昌全力推进 九曲河断面达标攻坚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兰萍水是生命之源。在隆昌境内,龙市河、隆昌河、渔箭河等河流滋养着当地群众,但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

隆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隆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