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力内江挺进通道经济枢纽经济

内江日报 2021-12-20 08:10 大字

内江已构筑起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资料图)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艳梅

12月3日,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和老挝国家发展战略的标志性项目——中老铁路全线开通,从万象到昆明将实现朝发夕至,为东盟国家间的往来搭建起了更为便捷的国际大通道。

让内江人倍感欣喜的是,12月12日,中老铁路全线开通第10天,满载“内江造”柴油机的集装箱就从椑木镇搭乘“蓉欧+”东盟国际班列,驶向老挝万象。

说到“喜”,5个多月前,绵泸高铁内自泸段正式开通运行让内江迈入“双高铁”时代的那种喜悦,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章艳秋至今难忘。她认为,“双高铁”将有利于内江抢抓新经济,布局讲究“效率”和“流动”的产业。

近期另一则好消息刷爆“朋友圈”:内江人民期盼已久的城市过境高速公路预计本月底建成通车,将串起成渝、内遂、内威荣、内宜等7条高速公路,畅通内江对外公路大通道,拉开城市发展骨架。

要素动起来,经济活起来。盘点2021,接二连三的喜事,彰显了内江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物流枢纽,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的良好态势。

6月25日,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通道重要标志性工程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工程正式开工。

打通“大动脉”,全力畅通物流网络

作为隆黄铁路的起点站,内江对于这条铁路的扩能改造,期盼已久。原因很简单——

扩能改造后,隆叙线全长约138.6公里,是四川南下出海最便捷铁路货运干线,将极大地改变内江外出大通道和货运地位,破解“内江大宗货物主要经长江水道从上海出海”的局限性。

市第八次党代会明确“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物流枢纽,发展通道经济枢纽经济”的战略目标,这是推动内江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卓然崛起的重要举措。

通道是物流的“大动脉”。建设物流枢纽,需要夯实物流通道,打造通道经济高地。

对隆黄铁路的看重,正是内江聚焦“南向开放”,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大机遇,打通对外“大通道”,重塑经济发展新优势的主动作为。

6月28日,备受关注的绵泸高铁内自泸段正式开通运行,内江正式迈入“双高铁”时代。同时,继融入成都和重庆的半小时“高铁圈”后,内江又融入川南半小时“高铁圈”。

内江是四川南向开放枢纽门户,素有“川中枢纽”“川南咽喉”之称,四川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和第一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都将内江作为重要的中间节点。

新形势下,内江的交通优势还在不在?“11+13”这组数字可以回答。这是内江招商人员推介内江交通区位优势时的高频词、关键词,即内江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铁路有11条,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有13条,“11条铁路+13条高速公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加快构建。

向内,内江已实现县县通铁路、县县通高速,即将实现县县通高铁。公路网密度达235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四川省第1位;其中高速公路网密度是全省高速公路面积密度的近4倍。

向外,内江加快建设成渝重要交通枢纽,主动融入国家“六轴七廊八通道”综合立体交通骨干网,在成渝客专公交化运行基础上,努力织密高铁交通网,实现“双圈”内到成渝等重点城市30分钟通达。

看优势,内江坐拥川渝至北部湾出海、至昆明接泛亚铁路南下东盟两条南向大通道,周边有3个千吨级货运码头、4个机场,基本形成南北贯通、东西相连、纵横交错、水陆空立体发展的交通网络。

见行动,内江正积极推动成渝铁路、成渝高速扩能改造,建好隆黄铁路、内昆铁路等对外大通道,加快形成“五纵四横”铁路网和“七纵三横一环”高速公路网。

谋未来,内江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用好铁路站点数、公路网密度全省第一优势,启动铁路二级物流基地建设,完善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

畅通铁路高铁主动脉、完善高速公路主框架、巩固省县主干道,内江全域通达的交通优势得到持续巩固。

此外,处在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通道隆黄铁路和南向通道内昆铁路的人字交叉节点,内江还将融入一张更为宏大的交通网:

西承中欧国际铁路大通道,东连长江黄金水道,南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抢抓“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战略机遇,推动实现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建设“大平台”,完善物流枢纽功能

建设物流枢纽,需要优化港区布局,完善物流枢纽功能。

11月7日10时许,载有首批保税货物的货车驶入内江国际物流港,标志着内江新区蓉欧公用型保税仓库正式启用。

内江新区蓉欧公用型保税仓库地处内江国际物流港核心功能区,面积达3580平方米,于今年10月正式获批开展业务。它的启用,极大地方便了内江及周边地区的外贸企业,对正在申建内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内江来说,是一次良好开端。

为进一步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内江正全力加快建设内江国际物流港这一重要外向型平台。内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就是内江国际物流港的重头项目之一。

“项目已完成综合验收备案,并完成‘单一窗口’设立,具备封关运行条件。”内江国际物流港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李焰介绍。

与此同时,内江国际物流港内另一个重头项目——新华·“蓉欧+”东盟国际物流中心也正加紧建设。这一项目则有望让内江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枢纽。

该中心将依托“蓉欧+”东盟国际班列内江基地,全力打通面向东盟的国际贸易通道,建立以内江为区域中心,辐射川西南的出口创新基地。

届时,东盟等地区的水产、咖啡、鲜果等进口商品可通过内江中转、销售、配送,川南区域的特色产品也可销往港澳、东盟和欧洲等地区,推动更多“内江造”产品进入国际国内大市场。

“今年,内江国际物流港的建设进入功能成型、产业孕育和开发提速的重要阶段。”李焰表示,以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和建设对外开放合作平台为主线,内江国际物流港将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链聚集,巩固内江作为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功能配套服务中心地位,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节点。

截至目前,内江国际物流港已累计落地中国火锅食材城、“蓉欧+”东盟物流中心、内江国际物流港铁路专用线、天府烤卤总部基地等20余个重点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协议投资超270亿元,实际完成投资超50亿元。

此外,内江海关已承担内江市资阳市征税、稽查、统计、出入境检验检疫等职能,内江外贸企业在“家门口”就近办理海关通关手续终于梦圆。

在内江改革创新的“试验田”里,通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自贸试验区内江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形成市级制度创新成果48项。其中包装材料循环便捷进出综保区监管模式在全省推广,经济和社会效益加速释放。

激活“新产业”,提升外向经济能级

10月26日,四川至诚长远复合新材料有限公司20个标箱的货物在内江牌楼站装车发往钦州港。这样的“出发”,今年已成为常态。

另一方面,来自海外的铁矿石、大型生产设备等正在源源不断地装车发往内江。

一来一往,就是内江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生动写照,也是内江将区位优势变为经济优势、通道便利变为通道经济,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

货物集聚,意味着对相关产业需求暴涨。目前内江正在瞄准新通道建设直接拉动沿线冷链、仓储、金融等产业发展来推进项目,力争将其转变为内江经济新的增长点。

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新的出海大通道将有利于内江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最直接的是参与满足东南亚逾6亿人的市场需求,未来跟东南亚地区的经贸往来将进一步加强。

在内江,“蓉欧+”东盟国际班列正逐步成为玻璃纤维、柴油机、玻璃纤维短毡等“内江造”外贸商品运送新渠道,产品源源不断地发往印度蒙德拉、泰国林查班、印尼雅加达、缅甸仰光等国外港口。截至12月中旬,内江已成功发送标箱200个,发送货值440万美元、约2860万元,全面完成全年200标箱目标任务。

“我们生产的元明粉等产品,有40%左右是销往东南亚地区,南向开放,为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内江凤凰集团董事长李开明透露,企业也将东南亚国家作为自己重点拓展的市场区域之一。

外向通道助力外向型经济发展。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6.46亿元,同比增长44.2%,规模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创历史新高。

同时,依托全市建成的超3000个电商物流配送站点,以及形成的城乡高效配送网络,内江大力推动外向型农业发展,将内江特色农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在市中区永安镇,茂源柠檬产品除销往麦当劳、海底捞等知名企业外,还远销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年产值近5000万元。

11月30日,“资中血橙走进泰国”推介活动成功举办,根据中泰双方企业代表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明年1月资中血橙将登陆泰国。

外向通道助推对外合作。内江坚持与成渝毗邻城市协同推动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开放环境建设,在与12个国际城市(地区)建立友好城市、98个国家(地区)建立贸易往来的基础上,持续扩大国内外友好城市“朋友圈”。

物畅其流,货通天下。下一步,内江将着力打造内江物流枢纽品牌,全面提升内江区域经济影响力,展示内江在国际国内双循环中物流新通道、新枢纽、新产业的崭新形象。

新闻推荐

聆听牌坊故事 畅游文旅新城 写在隆昌入选“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之际

云峰关森林公园古宇湖北岸生态植物园孔子文化公园“1958”红色文旅项目效果图◇刘淞玮杨岚心陈洁文/图12月6日,省文旅厅发...

隆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隆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