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开放发展做“加法” 工业跑出“加速度”

四川经济日报 2021-01-19 06:31 大字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唐千惠

回望“十三五”,这是四川工业开放发展迈向新台阶的五年。

四川,加快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基本建成以川渝、川桂、川黔、川浙、川粤、川甘、川吉为重点的东西南北四向区域合作机制。

2020年年初,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川渝两地从同饮一江水,到共建一个圈,在电子信息、汽车产业、工业互联网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紧锣密鼓地奏响产业协作发展的“进行曲”。

展望“十四五”,四川工业将续写开放合作引机遇、迎发展、赢未来的靓丽篇章。

立足工业抓开放,围绕产业促合作,四川正通过做好加快合作步伐、加深产业协同、加大开放力度的“加法”,助力四川工业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合作步伐加快

川渝两地携手建好“经济圈”

在四川广安川渝合作高滩园区工作了数年的张华平,对园区的变化,看在眼里,感慨在心里。“2013年以来,高滩园区面向重庆、配套重庆、承接重庆产业转移,着力推进产业发展互补。尤其在近几年,几乎是以一天一个样的发展速度,从荒山、荒坡变成现在的产业聚集地!”

今年,随着川渝两省市共同批准设立的第一个新区——川渝高竹新区的设立,张华平也成为新区的一名工作人员。谈到自己的“新岗位”,张华平干劲满满,“如今,川渝高竹新区已引进企业129家,未来,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速度的加快,新区的变化将更快、更明显!”

2020年1月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中央有部署,川渝有行动。川渝两地在工业领域的合作步伐,如同按下“快进键”般高速推进。

同年4月30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制造业)专项工作组第一次会议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协同发展,全面提升川渝地区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和产业带动力。

5月19日,川渝两地经济和信息化、通信管理部门在渝共同签署《成渝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提出携手共建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努力打造全国示范新名片。

随后,在6月29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与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签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以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主线,提升产业配套合作、加速新兴产业集聚、推动技术创新协作、促进应用示范融合、共享检验检测资源、营造协同发展氛围,力争将成渝地区打造成为世界重要的汽车研发、制造、应用基地,推动成渝地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4个月后的10月29日,双方在宜宾签署川渝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共同推动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融合联动,共建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走廊,打造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全球电子信息高端研发制造基地。

工业互联网、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基于多年来川渝合作的现实基础,过去一年,两地在多个领域携手发力、高位布局、加速推进,携手打造中国制造“第四极”。

产业协同加深

多措并举架起合作“新桥梁”

2020年6月,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与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同打造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链供需信息对接平台”上线,为两地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搭建起供需信息发布、共享平台。

该平台上线运行半年以来,成效显著。

最新数据显示,在平台推动下,两地汽车产业整零协同发展进一步加深,累计新增相互配套零部件企业近50家,新增采购金额近8亿元。

事实上,川渝汽车年产量近300万辆,全国占比近12%。初步统计,两地共有超过300家零部件企业直接为整车企业相互配套,配套金额近百亿元,涉及动力系统、内外饰、底盘等多个领域。因此,该平台的上线,将极大程度助力川渝地区汽车产业链的完善,推动两地产业协同发展深化再深化。

一个合作新平台,能孕育一场发展新局面,由此我们得以窥见,以更开放的姿态,必将迎接更多可能。事实上,近年来,四川始终坚持开放发展,不断扩大产业发展增量,持续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

自2013年开始,“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已成为四川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去年,该活动更是签约项目879个,签约总额达8931.5亿元,为四川工业经济发展引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2017年以来,“川酒全国行”已走过长春、南京、郑州、济南、西安、贵阳、上海、北京等城市,精准、有效对接消费需求,打造川酒整体品牌矩阵,激发川酒在省外市场的整体潜能。

……

记者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获悉,去年,四川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联同中国信保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装备、能源、工程总包等产业在非洲、中东、东南亚的新市场不断拓展。同时,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川渝、川浙、川桂等跨区域产业合作,相继签署项目投资、数据中心、电能交易等领域合作协议。

围绕产业做文章,协同发展谋新篇。今年1月8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与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正式发布《关于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的公告》,公布了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名单。四川隆昌经开区、重庆荣昌高新区等20个园区将按照功能共建型、产业共建型、产业配套型、资源开发型、飞地经济型等方式,协同打造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消费品、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集群。

开放力度加大

积极融入“双循环”的新格局

开放发展,企业尝到了甜头,更有了奔头。

“订单已排到明年的2、3月份了!”四川英创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艾克华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为四川英创力在高清显示产业、汽车产业等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我们在川渝两地已有约100家客户,今年预计再增加30家左右。”

记者从去年底举行的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获悉,“加大开放力度”,是各地市州“十四五”相关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

——泸州将积极参与建设国家级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深度融入成渝双核,深化与成都干支联动、与重庆沿江协作,打造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产业协同发展新局面。

——眉山将深化成都天府新区与眉山天府新区区域合作和产业协同,加强与重庆市涪陵区、渝北区在政务数据容灾备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合作,积极推动大数据产业协同快速发展。

……

开放力度加大,再加大!下一步,四川省将深入推进川渝制造业协同发展。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深化产业分工协作,加快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消费品、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加快川渝毗邻地区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打造一批承接产业转移合作载体。组织实施“5+1”重点特色园区培育三年发展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园区亩均效益综合评价,高标准建设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不仅如此,去年,四川省还将开展“四川造”产品线上线下市场拓展活动,继续举办四川省消费品精品展。持续参与南向通道建设,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用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东西部产业协作、自贸区等载体,拓展川渝、川粤、川桂、川黔、川滇、川浙等省际产业合作。

而今,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此,四川省聚焦“5+1”现代工业体系,紧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机遇,不断提高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开放合作能力和水平,主动服务并积极融入到“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之中。

新闻推荐

诚信+创新 推动隆昌工业高质量发展

旺旺集团隆昌总厂浪味仙生产车间◇全媒体记者冯堃文/图近年来,隆昌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铁隆昌公司高铁扣、重载闸...

隆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隆昌市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