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海桥造个“博物馆”

澎湃新闻 2020-10-25 22:35 大字

房屋征收基地办公室设在定海桥一处空置厂房,2020年9月18日,无人的房间里,玻璃窗沾着几段双面胶,窗外是将要拆迁的杨浦129、130地块。

房屋征收基地办公室设在定海桥一处空置厂房,2020年9月18日,无人的房间里,玻璃窗沾着几段双面胶,窗外是将要拆迁的杨浦129、130地块。

从许多角度看,定海桥一带,都像上海的东北。军工路一侧的工业设施,再往东就是复兴岛。

军工路一侧的工业设施,再往东就是复兴岛。

地处沪东杨浦,依靠航运便利,又有大批从苏北逃难而来的劳动力,从上世纪初起,定海桥一带逐渐成为上海乃至中国工业的一块重地。从发电厂、煤气厂、铝材厂、造船厂,到纺织厂、肥皂厂、食品厂,周边工业部门一应俱全,现代生活面貌自此展开。1949年后,经历生产动员,更多工人聚到这里,形成大规模的生活片区。因为这样的资历,杨浦的弄堂是骄傲而粗犷的。坊间传闻,上海流氓看杨浦,杨浦流氓看定海,定海路449弄的弄堂模子,拳头比虹镇老街的流氓还要硬一些。待拆区域和不远处的高层住宅。

待拆区域和不远处的高层住宅。

签约后走出动迁办公室的社区居民。

签约后走出动迁办公室的社区居民。

定海路449弄里的“模子”们,当年大多在国棉十七厂上班。国棉十七厂的前身是1914年日本人建的裕丰纱厂。而时代浪花激荡是后来的事,王洪文、黄宝妹、周正毅、范志毅、申思,都曾被津津乐道。再往后几十年,经历产业转移、体制改革,国棉十七厂原址在2013年变成上海国际时尚中心。449弄也寂静下来,再没有叫得响的名字。上海世博前夕,449弄曾有动迁消息,但事情中途搁浅,居民怨声载道,房屋修缮也不是,出售也不是,只得在墙上涂满呼唤动迁、改善民生的标语。449弄墙上的标语。

449弄墙上的标语。

直到21世纪20年代,上海的旧城更新终于推进到这里。走出地铁12号线爱国路站,能看到许多挖掘机,没多远就是定海桥等待动迁的大片区域。作为与上海国际时尚中心联动的整体改造的一部分,杨浦区定海街道129、130地块(位于杨浦滨江南段,建筑面积81027平方米,东至贵阳路,西至隆昌路,南至杨树浦路,北至海州路)在2004年协议出让,于2020年启动签约。定海港路沿街窗内烧菜的阿姨,这条路原名周家嘴路,街道后边原本有一条河浜,几十年前被填平,已经找不到曾经存在的痕迹。

定海港路沿街窗内烧菜的阿姨,这条路原名周家嘴路,街道后边原本有一条河浜,几十年前被填平,已经找不到曾经存在的痕迹。

12号线爱国路站外,遛狗看报的老人今年79岁,年轻时在福建当过8年兵,后来进了十七棉当工人,退休后加入工友的足球俱乐部,每周两次,还去韩国提过比赛,拿了第一名。

12号线爱国路站外,遛狗看报的老人今年79岁,年轻时在福建当过8年兵,后来进了十七棉当工人,退休后加入工友的足球俱乐部,每周两次,还去韩国提过比赛,拿了第一名。

弄堂里的马桶。

弄堂里的马桶。

排队倒了几十年马桶,修修补补的破房陋巷,越来越挡不住湿气,也挡不住潇洒穿梭的老鼠。终于等到好消息的居民神清气爽,纷纷签约,到9月为止,只剩下30户左右还没搬走。不远处的隆昌公寓,拥挤如猪笼城寨,供人拍照留念。从旧日弄堂向杨浦滨江穿行,只见成片矮楼中凸起的现代建筑立面反射出银光闪闪发亮,穿着制服的服务员在玻璃幕墙后彬彬有礼,远处两根巨大的红白条纹烟囱,与弄堂白底红字密密麻麻的“拆”,只隔了一条施工中的马路,构成了奇特的互文。杨树浦热电厂遗留的巨大烟囱。

杨树浦热电厂遗留的巨大烟囱。

在定海桥129、130地块,几乎每一个角度都能看到这两根大烟囱。

在定海桥129、130地块,几乎每一个角度都能看到这两根大烟囱。

地块北侧边缘的海洲路,沿街老屋的门面已用水泥封死。

地块北侧边缘的海洲路,沿街老屋的门面已用水泥封死。

拆迁意味着崭新生活方式的到来,也意味着邻里关系等旧有记忆的逝去。基于对“拆迁主题”的兴趣,位于上海杨浦区定海路街道的社会组织upbeing,发起名为“过渡”博物馆的社区项目。作为社区的外来者,upbeing负责人吴秋玲和她的同事搭建了线上平台“行动村”,引导居民发现自己的需求,并调度资源,将这些想法以不同形式的协作孵化。

“连接即真实”,是该组织在2018定海社区节一张海报上的标语,也是在社区中行动的理念。

“过渡”博物馆,就是一个通过线上平台孵化的项目。作为博物馆内容的一部分,2020年8月28日,控江中学美术老师王独伊受邀加入工作坊,与参与者行走拆迁中的区域,拍摄素材,然后以拼贴的形式进行创作。

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多是本身住在社区的老人与小孩。老人有漫长的生活经历可以述说,孩子们则可以用新鲜的眼光观察。这片百年间混杂了几代人生活痕迹的区域。既是关于拆迁的博物馆,也是关于个人、社区、日常生活的博物馆。动迁地块每隔几十米就能看到保安。

动迁地块每隔几十米就能看到保安。

“观察和体验,本身就是这个活动的目的。”在吴秋玲的设想中,行动村作为孵化具体行动的平台,唯一预设的产出,就是推动具体的行动。参与的人在行动中体验历史,体验生活,追溯自己的生活经验,将与记忆对应的视觉符号放置在一起,并在符号关系中表达情感,或是特定的主题。社区老人传阅孩子们制作的拼贴。

社区老人传阅孩子们制作的拼贴。

拼贴是对来自不同时空记忆的重新组织,照片则指向当下正在进行的事件。在这一意义之上,记录这一事件的作者,观看这篇内容的读者,都和工作坊的成员,共同参与了一项称为“记忆”的简要行动。旧货店

旧货店

墙上的广告

墙上的广告

国际时尚中心的星巴克。

国际时尚中心的星巴克。

杨树浦路北侧大片区域正在拆迁。

杨树浦路北侧大片区域正在拆迁。

杨树浦路

杨树浦路

消防箱上悬挂着一条毛巾

消防箱上悬挂着一条毛巾

弄堂门口的女保安

弄堂门口的女保安

空中管道

空中管道

租住在待拆旧工厂里的女孩

租住在待拆旧工厂里的女孩

废弃家具里躲雨的猫

废弃家具里躲雨的猫

废弃厂房里的狗

废弃厂房里的狗

定海港路上的鸽子

定海港路上的鸽子

国际时尚中心外头,两只鸡在吃青菜叶。

国际时尚中心外头,两只鸡在吃青菜叶。

等公车的老人

等公车的老人

“钉子户”薛师傅今年66岁,他说自己早年几乎每周都要去上访一次。

“钉子户”薛师傅今年66岁,他说自己早年几乎每周都要去上访一次。

449弄外头的理发店

449弄外头的理发店

几乎空无一人的弄堂

几乎空无一人的弄堂

潮湿的雨夜,一只猫躲在抛弃的三夹板下。

潮湿的雨夜,一只猫躲在抛弃的三夹板下。

2020年7月17日,定海路街道第四睦邻点,为社区老人播放的一场电影刚刚剧终。

2020年7月17日,定海路街道第四睦邻点,为社区老人播放的一场电影刚刚剧终。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川渝共同实施重大项目已开工建设20个

川渝共同实施重大项目已开工建设20个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宁宁)10月15日,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

隆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隆昌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