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5”:内江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巨腾国际“机器换人”节约大量劳动力
◇本报记者 徐艳梅 文/图
围绕省委赋予内江“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的发展定位,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新内江,内江明确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构建“5+4+5”现代产业体系。
内江构建“5+4+5”现代产业体系,到底该怎么干?
近日,内江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内江市“5+4+5”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规划(2020-2023年)》,描绘了加快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蓝图”,并在总体思路、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明确了“蓝图”变“现实”的实践路径。
规划明确,到2023年,力争“5+4+5”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现代农业的保障作用进一步巩固。其中,“四新一大”产业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8.5%以上,产值达480亿元;四大特色农业产值达到200亿元,五大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
聚焦“四新一大”
抢占现代工业发展制高点
内江着力探索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之路,新兴工业正加快发展。
2019年,内江市新材料、新装备、新医药、新能源、大数据产业实现总产值318.3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总产值的28%,“四新一大”新兴工业发展格局初显,产业开始迈向价值链中高端,为增强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已有的成效上,《规划》明确,内江将突出特色和优势,加快培育壮大“四新一大”产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抢占现代工业发展制高点。力争到2023年,全市“四新一大”产业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8.5%以上,产值达到480亿元。
新材料产业,围绕钒钛材料,积极发展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超硬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含钒钢、钒精细化工、钛合金及高档钛材等高端产品。力争到2023年,打造国内先进的含钒新型材料产业基地、西部最大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基地以及成渝经济区新材料产业配套生产示范基地。
新装备产业,推动新装备产业集群式、高端化发展,引导企业加强关键零部件技术攻关,协同创新、抱团发展。大力推行“机器换人”,推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应用和产业化。力争到2023年,新装备产业总体规模达到400亿元,建成成渝经济区新装备产业示范城市。
新医药产业,以新一代生物制药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调整优化现有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提高医药产业技术水平、工艺水平、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和环境治理水平,推动内江医药产业向高、大、强转变。力争到2023年,全市新医药产业总体规模达到80亿元,加快建设成渝原料药制造基地。
新能源产业,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延伸页岩气产业链条,鼓励清洁电能技术应用推广,支持燃气轮机发电、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力争到2023年,成为全省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多元发展城市。
大数据产业,强化“数字内江”顶层设计,加快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数据融合发展,强化数据安全保障,扩展应用范围。深入实施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绘就“数聚甜城、智慧大千”发展蓝图,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力争到2023年,大数据产业布局合理、体系初步完善、产业规模显著提升,建成成渝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协同区。
聚焦做优做强
以特色农业引领内江现代农业发展
内江黑猪年出栏商品猪达10.05万头,年综合产值达9亿元;
建成万亩血橙产业示范片,成为全国最大的血橙生产基地,年产量40万吨,约占全国的60%;
全国最大无花果种植连片基地,年产量达5.2万吨;
全省连片面积最大的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渔业经济总产值50.3亿元、增长10.1%;
……
2019年的这组数据充分证明:“内江黑猪”“资中血橙”“威远无花果”“特色水产”等特色优势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
根据发展规划,今后两年,内江将发挥良好产业基础优势,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技术,大力推广新模式,发展新业态,做优做强特色农业,引领内江现代农业发展。
内江黑猪产业,继续推动100万头“内江黑猪”产业化、“内江黑猪”祖代种猪场、100万头生猪屠宰暨肉食品加工厂、“内江猪”研究所、“内江猪”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打造“黑德香”“黑元帅”“弘济”等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推进“农民职业化、养殖智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资源化”,科学构建“内江黑猪”开发利用产业化体系。
资中血橙产业,大力推进“双3计划”,实施“基础建设、标准园建设、老果园改造、血橙加工、血橙营销、产业融合、服务提升、机制建设”八大工程,全面提升资中血橙产业的科技含量、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力争到2023年,实现血橙种植面积30万亩以上,果农直接种植收益30亿元以上,血橙全产业链收益达100亿元以上。
威远无花果产业,进一步推进万亩无花果产业示范区建设,稳定和提升无花果种植面积,优化无花果品种结构,大力发展无花果精深加工,推动产品向高端食品、保健品延伸。以无花果研究所为平台,深化国际合作,占领无花果栽培技术全国制高点,擦亮“中国无花果之乡”金字招牌。
特色水产业,积极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大水面生态增殖渔业等多种形式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以打造中国鲶鱼之乡—资中、西部鱼米之乡—隆昌为重点,力争到2023年,建成30万亩稻渔特色水产产业带和5个特色水产产业园区,打造“资中鲶鱼”“永安白乌鱼”“内江稻花鱼”等地方知名品牌,全市渔业综合产值达到90亿元。
聚焦现代服务业
打造推动发展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为推动建设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打下了良好基础。2019年,内江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743亿元,总量连续5年稳居全省第3位;第三方物流企业营业额增长18.2%。
根据规划,内江将以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为导向,紧紧围绕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将服务业打造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电子商务,以集聚区打造、项目支撑、企业带动、机制创新为抓手,推动电子商务集群网状发展,构建西部地区大电商、大园区、大平台、大物流、大服务的电子商务发展格局。到2023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
现代物流,围绕建设成渝经济区区域性多功能物流配套服务中心目标,依托内江国际物流港及隆昌、资中、威远三个物流园,构建“一港三园”的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空间布局。到2023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比率下降到14%左右。
现代旅游,重点破解旅游业发展市场化程度不高、休闲度假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努力建设文旅经济繁荣发展的特色文化名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兴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2023年,全市旅游收入达到450亿元。
现代金融,围绕产业创新和转型需求,进一步提升现代金融业发展水平,增强服务发展的能力。到2023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到63.44亿元左右,初步建成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
健康养老服务,以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为中心,以普惠性、多元化、本土化、可持续为方向,健全社会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到2023年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30%以上,90%以上的城镇社区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覆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比例达到40%。
聚焦六大行动
整合力量补齐发展短板
记者了解到,围绕“5+4+5”现代产业发展薄弱环节,内江将整合各方资源,补齐发展短板,实施系列重大活动,推进产业或产业链核心(关键)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高级化跨越,增强发展的主动性和自主能力。
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国家级产业园区创新示范引领作用。
实施发展环境优化行动,深入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新一轮行政审批流程再造,着力优化产业发展服务环境,提升产业发展服务质效,构建产业发展创新机制。
实施开放合作深化行动,瞄准成渝主导产业配套环节,加快推进成渝国际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内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市中区“蓉欧+东盟国际物流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成渝产业配套发展示范区,大力承接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推动企业产业“走出去”。
实施骨干企业培育行动,加快培育壮大威钢、巨腾国际等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龙头骨干企业,尤其是掌握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集团,提升产业竞争力。
实施园区功能提升行动,进一步明确园区功能定位,完善配套功能,强化带动功能,提升整体实力。
实施质量品牌打造行动,积极帮助企业参与中国质量奖、四川省天府质量奖评选,激励企业进一步提升质量水平,提升“内江制造”影响力和传播力。
新闻推荐
趣说甜城“穷布政”熊应占勤俭清廉美名传隆昌石牌坊以规模集群、雕刻精细、寓意深远,为全国罕见。隆昌市区共有保存完...
隆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隆昌市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