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市:探索丘区稻渔综合种养的“破”与“立”
水产养殖基地
国家级稻渔综合示范区鸟瞰图
丰收的喜悦
古湖稻渔产业园小嘴稻虾示范片
眼下正是水稻收获的季节,8月28日,在隆昌市胡家镇黄金村,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着金光,农民们趁着天气晴好,抓紧收割、晾晒水稻,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现代农业景象。胡家镇经发办主任黎勇走在田间,指着眼前的稻田说:“这里面大有学问,稻在水中长,虾在水中游,老百姓指望着它过上小康生活!”
这是隆昌市按照“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模式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缩影。当前,隆昌市正以入选全省首批“鱼米之乡”创建工作整县推进县(市)为契机,大力发展以稻渔产业为龙头的35万亩特色农业产业,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特色高效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成为贯彻落实全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截至今年7月,隆昌市已发展稻渔产业14万亩,稻田虾产量7200吨,约占全省21%。
◇文俊罗尹本报记者 李忠福 文/图
破——缺水之困
利用水利设施发展丘区稻渔
隆昌市目前拥有全省面积最大的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稻渔现代农业园区是全省唯一获得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称号的水产园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隆昌地处川南丘区,田多地少,气候温润但降水分布不均,曾经“十年九旱”,缺水严重。
发展的背后,是一个城市破解“缺水之困”的不懈努力。
在上世纪70年代,隆昌人一手一脚地做、一锄一锤地干、一背篼一背篼地背,挖出了一个与西湖面积相当的古宇湖,垒起200多公里长的引水渠,建成沱灌工程,实现引沱入隆的梦想,解决了灌溉缺水的问题。
“隆昌沱灌工程为全省9个大型灌区之一,也是四川省至今保留、维护较好的沱灌工程,通过从沱江石盘滩江段提水输灌,有效灌面达33.21万亩,涉及全市80%以上的土地和人口,也使农户形成了稻田养鱼的传统。”依托沱灌工程、古宇湖等一系列水利工程,隆昌利用现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通过制定产业扶持政策等保障措施,在基本稳定粮食总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丘区特色稻渔综合种养。
破——种养之忧
“控量化”养殖保障主粮产量
既保障了“米袋子”又丰富了“菜篮子”,稻渔综合种养被认为是一条“不牺牲农业和粮食、不牺牲环境和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普润镇印坝村,绿油油的稻田长势喜人,水下是尽情畅游的鱼虾,这种鱼虾、水稻共生的循环种养模式,可以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然而,实行稻渔种养的农田颇有讲究,基本都是在田埂边挖一条“L”或者“U”形的深沟养虾,农田里则种上水稻,既方便机械化耕种和收割,也让深水里的虾个头更大,这样的循环种养模式明显提升了土地效益。
普润镇党委书记卿剑锋算了一笔账,每亩用10%的田来开沟养稻虾,在保障主粮产量的前提下,这10%的田能够得到至少5000元钱的收入,而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可以增加有效耕种面积,蓄留再生稻还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
效益背后也有隐忧,养虾经济效益高,会不会“反客为主”?隆昌的做法是规范稻田开沟比例,每亩不高于10%,以“控量化”养殖来保障主粮产量。为此,隆昌市制定了《隆昌市稻渔产业奖励扶持办法》,对沟坑占比不超过10%的规模化稻渔基地每亩补助1050-1350元,推动新型经营主体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稻渔产业。另外,隆昌还率先在全省开展稻渔产业保险试点,给予农户保费75%的补贴,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截至目前,投保面积达3.6万亩,隆昌水稻播种面积连续7年保持增长。
立——发展链条
做长供应链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8月28日,临近中午,胡家镇小龙虾分拣中心内,清洗区、分拣区、收购区、包装区,工作流水线清晰分明,工人林上进难得有休息时间,他说,因为早稻成熟收割,所以最近一段时间是龙虾出栏的淡季,一天只有两三百斤龙虾送到分拣中心。
“我们不只有小龙虾,还有白乌鱼、蛙等。”黎勇指着分拣中心外的稻田说,以后这里将创新发展“田里稻渔、土里柑桔、坡体绿地”的立体种养模式。
以产业融合发展做长供应链,隆昌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通过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积极建设稻渔产业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设施设备,稻渔产品初加工率达95%、精深加工率50%,产值达25亿元。
“稻渔+全域旅游”的工作思路在普润镇印坝村得到体现。隆昌本地人李冬梅除了流转1000多亩的稻渔养殖基地之外,还在村上流转租赁了三栋民宿,分别负责餐饮、住宿和休闲娱乐。“民宿由政府统一出资将外观改建为川南民居风格,我们自己负责内部的装修改造。”李冬梅说。今年1月,以“巴蜀味、稻虾香、隆昌韵”为主题的中国·隆昌首届“小龙虾美食文化旅游节”举行,其中一个分会场就在印坝村举办,李冬梅的民宿成为游客的网红打卡地,印坝村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一跃成为乡村旅游的胜地。
目前,隆昌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垂钓、农耕体验等农旅新业态,已建成全国稻虾产业强镇1个、省级稻渔主题公园1个、稻渔基地景区4个,成功举办“中国·隆昌首届小龙虾美食文化旅游节”,打造“春季稻虾看四川,四川吃虾到隆昌”叠加聚集效应。
立——品牌根基
融入双城构筑渔业“新版图”
在隆昌响石镇小嘴村,“小龙虾的投喂”“小龙虾的调水”技术展板张贴在稻渔科技小院中,实验室、培训室和科谱图书室也一应俱全。
与科技小院相呼应的,是在古宇村依托川渝两地8所科研院所30位水产和水稻专家组成的“川渝新经济稻渔综合种养专家大院”。自2018年7月成立以来,专家大院就发挥了其科研院所和专家优势,重点解决了隆昌稻渔产业的新品种引进、技术指导、种养技术等问题。
科技的赋能为品牌建设奠定了基础。渔与稻的巧妙结合,让稻田增“绿”、产品更优质、品牌更响亮。隆昌通过实施“区域公用品牌+特色品牌”战略,积极申报“隆昌再生稻”区域公共品牌和“隆昌稻田虾”“隆昌虾田米”地理标志保护认证,认证“三品一标”38个,培育“甜城味·丽香隆”“蓉春虾小仙”等特色农业品牌18个。
放眼成渝,隆昌正在构筑一幅现代渔业产业发展“新版图”。隆昌与重庆市荣昌区地缘相邻、人文相亲、经济相融,同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节点。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地以农业破题。
8月3日,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规划建设启动会在内江举办。经过前期对接,双方确定将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作为两地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最重要的载体,集聚资源要素最重大的功能平台。共同谋划推进荣昌隆昌40万亩“稻渔”产业带,作为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一项重要基础。
从“十年九旱”到小龙虾产量全省第一,隆昌稻渔现代农业园区将全力争创国家级(稻渔)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0万亩“稻渔”立体综合种养绿色发展产业带建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佳)9月2日至3日,全国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提升现场会暨第四届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高峰论坛将在隆昌市举行。来自...
隆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隆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