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沙堡与隆昌寺 □张笃龙
隆昌夜月图作者供图
毗沙堡的名称渊源
高陵县城西南十七里,泾河北岸奉正原处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子,名叫“毗沙堡”。这一带原上原下地势平坦、视野辽阔,早早就有先民居住。据《高陵县地名志》记载,“毗沙堡”乃是高陵最古老的村庄,民间甚至流传:“先有毗沙堡,后有西安府”。
“毗沙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相传大禹的父亲鲧曾经过此地,见其民风彪悍,遂将之命名为“二货滩”,意为“靠近水滨的野人住所”。“二货滩”后来转音成“二河滩”,早在秦时,此处就有秦都咸阳通往山西驰道的古渡泾河渡,并建有官邸驿站,供往来大员和商贾歇宿。
西汉初年,刘邦由栎阳迁往长乐宫、未央宫这段时间,曾数次经过“二河滩”。他见此地险要,于是依台塬筑方城一座,形势险固。为防御城池安全,其东北设东城坊,西南设西城坊。后来,汉文帝由代地(今山西一带)至长安称帝,居“二河滩”方城四日,期间差宋昌至中渭桥观变,看到朝中大夫皆在桥南恭迎,这才离开方城入朝。
东汉初年,汉明帝迎佛来中土,在“二河滩”建立寺庙,佛门又称沙门,故“二河滩”改名为“毗沙”,意为靠近佛门的地方。
时至唐初,唐高祖李渊的故宅位于今高陵区通远街道办李观苏村,即“龙跃宫”。李渊北上狩猎,巡幸龙跃宫必经“毗沙”往来。到了宋时,此地置“毗沙镇”,为当时高陵三镇之一,设从九品丞信郎监酒税官。毗沙镇商贸活动繁荣,集市一直延续。明时毗沙城重修城墙,城内所立明代进士马谿田所撰的《谢城铭碑》对此有详记,当时毗沙城中还有东岳庙、关帝庙、汉文帝祠、娘娘庙、三官庙、戏楼等宏伟建筑,金碧辉煌。可惜的是,这些建筑皆于清同治年间毁于战火。
千年古刹隆昌寺
毗沙堡一带最著名的古迹当属隆昌寺。明清时期,隆昌寺位于毗沙原上、毗沙城西,高陵四景之“隆昌夜月”说的便是这里。“隆昌夜月”曾被诸多诗人诵咏,明代高陵人史明写有《隆昌夜月》一诗:“云净星稀月转廊,丛林自此说隆昌。汉宫曾降六龙驾,文帝先争玉兔光。霭霭瑞烟笼宝殿,疏疏花影照禅房。却疑误入广寒府,云外风飘桂子香。”此诗引经据典,情景交融,引人入胜。清雍正九年,高陵知县、浙江嘉善人丁应松也为隆昌夜月美景所惊,随之赋诗一首:“苍苍林木护隆昌,塔涌香花现妙庄。夜静疏钟催月起,天高清梵入云长。寻诗客至参莲座,乞食僧归款竹房。托景直疑尘世隔,琉璃交映白毫光。”
隆昌寺建于何时,正史无考,《高陵县志》称:“(隆昌寺)在县西毗沙镇,宋太宗御赐名额,有塔突兀”,由此可将隆昌寺历史追溯至宋初。上世纪50年代初,隆昌寺遗址犹存,但残垣断壁,苍凉凄惨,早失当年隆盛,那半边残塔亦岌岌可危,宏伟气势荡然无存。1983年,隆昌寺旧址出土石棺一付,铭文曰:“平阳府霍山塔下释迦如来真身舍利。晋、大金明昌陆年岁次乙卯拾月×日分葬入塔。”1986年,隆昌寺藏经塔旧址又挖出一八角形地宫,八面皆有彩绘壁画,中间筑有一米见方的平台,台正中放着陶制彩绘棺椁和涂金彩绘舍利盒,底部铭文:“大金天德三年岁次辛未九月重阳日造,京兆府高陵县毗沙镇隆昌寺经藏院修主南行者。”盒内盛有舍利子,依次还放有石质和陶质佛像各一尊、宋代瓷瓶一件及陶钵、莲花纹铜镜、宋金铜钱等,右侧横放一铁制鎏金顶禅杖,左侧放一六角铜铃。以上文物现藏于高陵博物馆。
多年前我曾寻访隆昌寺遗迹,在当地老人的指引下,我见到了隆昌寺门前那对石狮子,它们虽没有汉唐石狮那么高大威猛和雄强朴茂,但也不失威武。这对石狮现藏于高陵区文化馆,成为隆昌寺兴衰的见证。
时光流转,昔日的辉煌早已成为陈迹,站在泾河北岸的台塬上,听到泾河那潺潺的水声依旧,看到月光泼洒在毗沙原上,顿觉千年沧桑亦为过眼云烟。如今,在西安城市中心北移、渭北工业城巨大发展之际,高陵区已成为西安北跨的桥头堡,而毗沙堡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也在寻求着机遇,如今它已经融入到渭北工业走廊,为重新崛起积聚着力量。
新闻推荐
龙凼沟黑臭水体治理见成效(受访单位提供)谢家河生态湿地公园古堰溪黑臭水体治理项目6月2日下午,记者来到谢家河黑臭水体治理...
隆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隆昌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