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玫瑰分外香
工作中的凡小荣
滑秀红(右一)检查院感工作
胡英完善病例记录
◇本报记者丁洁文/图
她们冲锋陷阵,救死扶伤;她们争分夺秒,和死神赛跑。她们,是天使,是爱,是暖,是美好,也是希望——
疾控中心凡小荣:
当好检验“哨兵”
3月6日下午3点,凡小荣换上厚重的防护服,走进市疾控中心实验室,这一进去,就是3个多小时。
随着疫情防控局势好转,检验工作虽不像初期那样忙碌,但进到了实验室,三五个小时,总是免不了的。
1995年出生的凡小荣,2017年到内江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工作,是该科室工作人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她和检验科的同事接触的是最核心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验——而他们每打开采样管的盖子,就相当于经历一个病人面对面深咳一次,所以,这是整个实验中,风险最大的环节。
自1月21晚7点开始,凡小荣就和同事们开始奋战在实验室里。尤其是检验高峰期,不断有送检样本到来,他们必须第一时间进行检验。“印象最深的一次,连续工作了20多个小时,单次做的样本达到了137份。”尽管凡小荣的家距离单位仅几分钟的路程,但她基本上两三天才回去一次,洗个澡换身衣服又回到了实验室。这样的工作强度,她一共经历了18天。
长时间精神高度集中,凡小荣和同事们即便躺下了也不见得就能马上入眠。“躺在用桌子拼凑的简易‘床’上休息时,眼前浮现的也全都是检验的仪器、样本、数据。”凡小荣说,甚至有时会睡到一半,突然条件反射坐起,因为好像听到门外有送检的按铃声。
“能在这个岗位上奉献,我觉得光荣。”凡小荣说,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中,检验人员就是“哨兵”,“仔细检测每一份样本,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院感人滑秀红:
当好防控“守门员”
3月5日,隆昌市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滑秀红在医院巡视。从医护人员的口罩要正确佩戴,到清洁工的拖把要放在指定区域,她的“唠叨”一直没停歇。
隆昌市人民医院是隆昌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肩负着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而院感防控则是重中之重:“这份‘守门员’的职责,我必须要把好关!”
作为防治领导小组成员,滑秀红白天带领医院感控团队深入一线对隆昌市内的医务工作者进行院感防控相关工作指导与培训,晚上加班熬夜制订制作预案、方案、PPT和科普资料,每天工作时间在16小时以上。高强度的工作使原本就有高血压的她血压更加不稳定,需要吃两联降压药才能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没关系,我还顶得住!”奋战在一线的第44天,滑秀红的眼圈黢黑,但语气铿锵有力,“我是一名党员,冲锋在前是应该的,只要能守护大家的健康,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滑秀红一直没有告诉别人,家里的家务全靠自己80多岁的母亲在料理;有时她一周才回家换一次衣服,儿子就在身边,却不能抱一抱,连说话都只能离得远远的。心里的亏欠,化作了她的一声叹息,“既然选择了医疗事业,就是救死扶伤;既然选择了感染专业,就会与风险为伴。”这,就是滑秀红最朴实的承诺。
护士胡英:
当好护理“多面手”
3月6日,胡英参加了医院的党员学习大会。因为在疫情中看到党员踊跃奋战很受感动,她在2月13日夜果断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再一次用实际行动做出庄重承诺。
1988年出生的胡英从2011年开始,就在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从事护理工作,是消化内科的护士。1月26日,医院开始紧急筹建应急病房,已经连续上班一周的她本来该在这天开始休息的,却服从安排,转岗到了疑似病例和隔离留观病房。
1月28日晚7点,上了一天班的胡英刚下班回家不到15分钟就接到通知:医院转来了4名疑似和留观病人,人手不够,需要支援。胡英顾不上吃饭,赶快打车奔向医院,投入到救治工作中,局面稳定下来已是29日凌晨2点。见其他同事太累了,胡英于心不忍:“你们回去休息吧,这里我来!”就这样,她继续忙到了清晨5点多,休息一个半小时后,又从早晨7点多忙到了下午7点……
穿上防护服,胡英来到隔离病房为病人扎针输液;回到办公室,她还要协助护士长做管理工作。疫情防控期间,不能按时下班已是常态,胡英并不恼:“穿上这身护士服,就有一种使命感!”
妹妹患有白血病,去年刚做了干细胞移植手术,因为疫情原因,胡英没能顾得上带妹妹去重庆复查,拖了近半个月,直到2月21日这天,她才将妹妹带到内江的医院做骨髓穿刺术,之后又投入到工作中。而就在同一天,患有结核性胸膜炎的姐姐也在医院里做胸腔穿刺术。虽然就在同一家医院,胡英却因在隔离病房中忙于病人护理而没能去看一眼……
新闻推荐
“政协委员特别是党员委员,要带头投身疫情防控主战场,主动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关键时刻不畏艰难、挺身而出,让党旗在疫情防...
隆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隆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