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布局”“谋变”升级 成渝城市群逐鹿 内江如何脱颖而出?
成渝城市群逐鹿 内江如何脱颖而出? 内江城市风貌。
金鸿曲轴生产线。
张大千美术馆。
张大千博物馆。
高端曲轴生产线项目开工仪式。
2000多年前,东汉置汉安县,流淌出千年历史,从“汉安古城”到“成渝之心”,千年的岁月更迭,让内江成为一座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城市。
翻阅内江,这里是国画大师张大千、新闻巨子范长江的故乡;全国首个设立国家北斗信息产业园的地级市;全国首个毫米波雷达综合测试与应用城市;全省首个“蓉欧+”东盟国际班列市(州)基地,这里还是中国黑猪(内江猪)之乡、中国血橙之乡、中国无花果之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内江稳中“布局”,“谋变”升级,落地落实“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重大部署,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使一个经济繁荣、绿色生态、疏朗开放、灵秀博雅的滨水宜居大城市在成渝城市群卓然崛起。
如今,在成渝城市群的逐鹿之中,内江从多个方面着手,奏响奋进乐章!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马梦飞 昔兴琪
【塑】格局
全方位对外开放
做好“加减乘除”法
“今年1-7月,全市招商引资到位市外资金361.35亿元,同比增长15.17%;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75个,同比增长35.66%。”9月4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内江市经济合作局了解到,内江今年对外开放活跃度达到新高度,而其中有个公式不可或缺。
打通“南向开放”黄金通道,为内江进出口贸易做“加法”。
去年以来,内江设立了四川省内首个“蓉欧+”东盟国际班列市(州)基地、揭牌了内江海关并正式开关、成为了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先行区,将内江与“南向”的关系紧密联系了起来。
6月13日,记者获悉,内江将建设首个跨境贸易分拨中心——“越南农产品交易(分拨)中心”,为越南优质农产品进入川渝地区提供销售、加工、中转和展示平台。
为何选择将内江作为越南与四川经济文化交往的纽带?
事实上,一直以来,越南都是内江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2018年双边贸易进出口额实现近1亿人民币,而在今年开通“蓉欧+”东盟国际班列以来,更是拉近了双方的空间距离,省去了大量中转时间,提高了物流效率。
在立足为程序做“减法”方面,内江正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简审批,全面改革商事制度,落实“先照后证”;快捷审批,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做到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公示、网上发照,为企业提供无偿快递服务;阳光审批,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落实《内江市实施“最多跑一次、服务零距离”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方案》,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一系列举措,让企业轻装上阵、聚力发展。
算好开放的“乘法”,引进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内江带动内江经济高质量发展,让“内江造”走出去,让“内江”二字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光。9月23日,福伊尔动力曲轴(四川)有限公司高端曲轴生产线项目在内江开工,意味着内江汽配行业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翻开内江对外开放的成绩单,不难看出,近年来,内江的城市效应不断增强,外向型经济资源不断增多。
“除法”就是消除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从2018年开始,内江开展了“311”干部帮扶基层行动,分别派出千名干部到服务业企业和工业企业实施帮扶,与企业一道想办法、谋发展,协调解决项目要素保障问题,积极帮助企业争取资金,改善经营状况,助推企业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也拉近距离,消除政商“清”而不“亲”现象。
【谋】发展
培育“四新一大”产业
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9月,内江呈现出一片收获的景象,在内江金鸿曲轴有限公司厂区,一排排高科技设备整齐的排列在这诺大的车间内,操作工人在这里成了“稀有”。
“以前一条曲轴生产线单班几十人,现在只需要几个人,而且生产效率也得到明显提升。”看着眼前自动化的生产线,金鸿曲轴现场负责人的眼里是满满的自豪。
而此时,就在车间的另一端,一条编号为“111”的生产线也在快速运行中。如果说之前的曲轴生产线是自动化生产,那么这一条绝对称得上是智能化生产。“随着生产线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原本需要人工操作的很多工作,机器就可以精准完成。”
该公司智能化生产线的诞生与使用只是内江智能制造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内江市传统的机械制造产业已经逐步转型发展为新装备智能产业,为内江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据了解,2018年3月,《内江市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出台,确定了新材料、新装备、新医药、新能源和大数据“四新一大”产业为未来三年内江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
资金支持、“保姆式”服务、政策助力……经过一年多时间的不断培育和发展,如今,内江“四新一大”产业的产品不断丰富,涌现了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隐形冠军或单打冠军,在国际国内业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产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
今年,内江在培育壮大“四新一大”产业方面再出“新招”。加快编制“四新一大”各产业专项规划,出台《2019年推进“四新一大”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成立总规模10.1亿元的内江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创新建立“四新一大”产业信用贷,牵头组建川南清洁能源、新材料和现代医药产业联盟等。
“内江发展新材料、新装备、新医药、新能源和大数据‘四新一大’产业,让我们看到了内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出的实招。”第三届内江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尧宇建议,内江要紧紧抓住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机遇,推动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推动内江高质量发展。
【兴】文旅
布局“一核一带三区”
打造四大文旅品牌
金秋九月,暑气消退,秋意渐浓,凉风习习。
连日来,甜城大地一片热闹,一出出文旅大戏轮番上演!
9月2日,内江原创现代川剧大幕戏《糖坊风云》首演;9月3日,内江文旅周暨文化惠民活动启动、四川省第十七届戏剧小品(小戏)比赛在内江开赛;9月4日,魏明伦戏剧大讲堂开讲;9月3日至5日,文旅周暨文化惠民分会场活动在各区县举行……
连台好戏不仅让市民群众大呼过瘾,同时也对外展示着内江文旅品牌的“硬”实力:这里,诗和远方同在!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内江搭乘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快车”,以建设成渝城市群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为契机,深入实施旅游发展“三五八”方案,实现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文化旅游供给力、文旅产业竞争力“四个明显提升”,计划五年内实现国家A级景区数量达到50个,实现旅游总收入600亿元,着力打造“文化之旅”“山水之旅”“美食之旅”“乡村之旅”四大品牌。
为实现上述目标,内江提出“一核一带三区”的总体布局。“一核”:建设主城区文旅融合发展核,提升甜城湖及周边景点景区、特色街区景观质量,丰富业态,形成集文化、美食、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中心城区发展核;“一带”:建设沱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带,加快沱江两岸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保护开发,打造自然观光、人文体验、乡村度假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文化旅游示范带;“三区”:建设隆昌石牌坊文化传承旅游区、资中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威远穹窿康养运动旅游区。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内江的文化旅游从悠悠岁月中走来,从小到大、从优到精,如今已实现了精彩嬗变。沱江河九曲十一弯美不胜收,威远穹窿地貌“世界罕见、天下奇观”,隆昌石牌坊被誉为“立体史书”,资中文庙武庙远近驰名,东兴区红色文化底蕴丰厚,市中区书画魅力令人惊叹。大千文化、长江文化、糖业文化、民俗文化等名牌独具魅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加速文化“走出去”的同时,内江也着力于“请进来”。今年,内江市着力实施“产业项目重点推进年”,全市重大文旅项目共23个,总投资148.63亿元,较去年增加16.6%,2019年计划投资13.78亿元,项目涉及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城市建设、道路交通、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1-8月,全市已先后开工16个,竣工1个,完成投资8.96亿元。
据悉,目前全市有旅游景区30余处,景点180余个,国家AAAA级景区由2015年的2家增加为6家,游客接待人数由2015年的2829万人次攀升到2018年的4286万人次,旅游收入由2015年的170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311亿元、年均增长18%。
如今,内江文化和旅游发展态势已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内江正奋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努力实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内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新闻推荐
隆昌市开心花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自玉仙:一万元的花椒产品,两个小时销售一空
自玉仙和舒銮洪向顾客介绍产品◇本报记者张小丽文/图“我们只带了价值一万元的花椒产品,两个小时就卖完了。”9月23日上午...
隆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隆昌市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