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新时代劳动者之歌 唱响“中国梦·劳动美”主旋律 隆昌市5名劳动者代表风采

内江日报 2019-04-30 09:47 大字

廖波(右一)在车间技术指导

刘大平(中)和群众交流谈心

劳模程颜

张槐在实验室

刘伟在车间

劳动创造财富,创新驱动发展。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隆昌,感受劳动者风采。他们奔波忙碌于工厂车间、田间地头或城市社区……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在各自领域施展才华,在各条战线建功立业,为隆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刘伟:

锐意进取的“80后”

今年37岁的刘伟,毕业于重庆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2008年2月进入中铁隆昌铁路器材有限公司。10余年来,他从一名技术员到主管公司自动化生产线,成为公司技术领域的顶梁柱。

2008年初,公司着手建设高速铁路扣件自动化生产系统。作为公司引进的唯一自动化专业人员,他承担起建线重担。当时,国内还没有运用机器人生产铁路弹条的成功案例。刘伟与同事一起查资料、定方案、选设备、考察企业。耗时一个多月,拿出最优生产布局和建线方案。2009年4月,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建成,三条代表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弹条自动化生产线投入批量生产,受到国内铁路扣件行业专家和客户称赞。

随后,刘伟又投入生产工艺优化改进,着手自动上料机、油池防火控制、产品在线检测控制、设备联控系统等装置和设备的设计和改进。指挥油池设备自制、设备安装等。自动化线投入生产后,刘伟坚持同生产人员一起,交流改进提高产量与质量的方法措施。10年来,刘伟主导改进模具20余项,辅助设施20余项,控制系统10余项,取得国家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从设备、模具、技术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开国内高速铁路扣件自动化生产先河。目前,公司建成铁路弹条自动化生产线4条,达到年产弹条1500万件,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

近年来,刘伟先后荣获中国铁建重工集团、中铁隆昌铁路器材有限公司“个人三等功”“个人二等功”和“个人一等功”;“2012年度创新先进个人”“青年岗位能手";隆昌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科学技术发明奖”;内江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科学技术三等奖”;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和2015年四川省第七届劳模等荣誉称号。

张槐:

团结奋进的“兽医师”

张槐是四川维尔康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开发部副经理、硕士研究生。

多年来,张槐干一行爱一行,勤思好学,强化技术业务素养。张槐积极参加公司、大专院校以及行业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及技术交流会,获得专业上的诸多资格证书;他刻苦钻研,获得技术突破;掌握核心技术,节能降耗,提升产品质量,取得显著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

张槐深入到生产一线,致力于研发,突破各种技术难题,掌握了一个又一个核心技术,他发表科研及应用论文5篇,申请专利12件,其中发明专利10件(9件排名第一,1件排名第二),已授权4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件(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并且荣获了诸多荣誉和奖项。同时,张槐带领科研团队开发了很多适应市场需求以及兽医临床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需要的兽药新产品,取得显著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超10亿元。

张槐虚心待人,发扬团队协作精神,技艺上不保守,工作中传帮带。近年来,他带领的技术团队队员技能和业务素养得到大幅提升。2017年,有3名技术骨干脱颖而出,一举晋升为兽医师,从而增强团队创新研究力量,并成功入选内江市“三百计划”创新团队。2018年,张槐被授予“隆昌工匠”称号。

程颜:

水稻高产的“农艺师”

今年39岁的程颜,是隆昌市农业农村局土肥站站长、农艺师。

近年来,程颜组织和参与了在全市率先实施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等多项试验示范科研课题或项目,多项科技成果获内江市和隆昌市的科技进步奖,2013年12月,获农业部农业丰收奖三等奖。

程颜长年在农田水稻现场,与科研院校联合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的研究与试验示范,负责新技术、新品种试验和示范的实施,指导在校研究生,进行田间实践和调查研究,筛选出多项适宜隆昌市推广应用的新技术和多个新品种。其中,2008-2012年高产攻关田3次刷新川东南中稻亩产最高纪录,2次创造四川再生稻次适宜区最高亩产纪录。建立的综合示范区和展示区,连续多年为全国、全省、全市提供农业生产会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等各级专家和领导先后多次现场检查指导。

2012年以来,在组织实施隆昌市的高标准农田改造中,程颜提出许多新思路和新方法,得到市内外同行广泛采用,特别是在关键环节上实现创新突破,为探索丘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有益尝试。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调查研究结果,程颜执笔和参与撰写的多篇技术论文,分别在国家级和省市级报纸杂志上刊登。2015年,程颜获得四川省第七届劳模称号。

刘大平:

城市发展的“拓荒牛”

刘大平,一名来自农村的干部。30多年来,他扎根基层,任劳任怨;勇挑重担,热心为民,以汗水和智慧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爱岗敬业的优良精神。

刘大平从村计生专干、村委会主任到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22年。

2012年,刘大平通过公务员招考到古湖街道办事处,被分配到村建环卫中心(拆迁办)工作。7年来,他虚心向同事学习请教,深入群众,了解群众诉求,耐心细致,讲政策摆道理,与群众交心谈心,面对困难,他敢于担当,勇于挑战。他先后负责川南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人民中路、建设1、2组拍卖地块、中山路、望城路、向阳路、环城西路、C地块、影视文化中心,通康医院、E地块等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为了推进项目,刘大平几乎没有节假日,放弃双休日,风里来,雨里去,以钉钉子精神,发扬“铁军”作风,为隆昌城市(西扩)发展不辞辛苦,甘于奉献,赢得群众赞扬和领导肯定。

2008年和2011年,刘大平两次被评为“隆昌县优秀党支部书记”,2011年7月,刘大平荣获“中共四川省委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称号,享受省劳模待遇。

廖波:

超越自我的“焊管工”

29岁的廖波,是隆昌山川精密焊管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中心技术员,从事产品研发、工艺、工装设计工作。他坚持学习,不断超越自我,勤动手,勤动脑,努力拼搏、创新,独自承担公司重点项目开发,为公司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做出突出贡献。

入职公司5年来,廖波为公司开发了SA、SC、MEH、HAD以及PWY2项目30余种座椅管结构零(部)件,每年直接为公司增加销售收入1000万元。座椅管的开发成功,填补了公司在汽车座椅管零部件上产品种类的空白。同时,也为管件冲压、弯型、组件焊接、箍筋等一系列冷成型加工技术,积累了经验和技术储备。

车门防撞横梁是公司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管件热成型高强度钢运用领域。廖波成功开发该项目,使公司先后在A301、B211、C211、B511上独家开发并供货,产品主要用于长安新奔奔、悦翔V7、新逸动、CS15等车型。年产量20多万车副,为公司增收2000余万元。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廖波深知生产现场就是战场,无论是调试设备,确定工艺参数等,他都亲力亲为。公司有一台专用弯管设备用于高端客户的产品生产,该设备调试难度大,要求调试员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廖波锲而不舍,啃下这块硬骨头,保证了产品质量。

2018年,廖波荣获“隆昌工匠”称号。

(李弈霖 记者 李忠福 文/图)

新闻推荐

隆昌市:印发经济责任审计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为加强对全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领导,确保相关协调协作到位。近日,经2019年隆昌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审议...

隆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隆昌市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