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发红坚信:坚持不懈的努力,梦想一定会实现 “青蛙王子”的追梦路

内江日报 2019-03-25 07:38 大字

钟发红(右)查看基地情况

钟发红(左)亲手刻下“追梦”

钟发红(左)查看青蛙生长情况

这是一个有关追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钟发红,他放弃了高薪的房地产事业,走上养殖道路,并且一步步闯出了一片天。

从转战青蛙养殖,实现产值800万元,他用了4年时间。而从单纯养殖青蛙到以此为基础,打造产业链,发展观光旅游业,带动周边一大片发展多元化经营,却是钟发红自创业之初就坚持的理念。

◇本报记者 丁洁 文/图

寻梦:

打造乡村旅游产业

3月20日,春光明媚。隆昌市金鹅街道星星社区5组,阵阵蛙声传来。一个个搭有棚网的方形蛙池里,成千上万的种蛙钻出了洞,肆意地享受着回暖的阳光。蛙池之上,忙碌着的人群正在挖坑栽树,忙得不亦乐乎。

蓝花楹、樱花、桂花……说起新种下的树,皮肤黝黑的钟发红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很快,这里必将繁花似锦!”

让他最引以为傲的,是蛙池边的一块巨石,上面雕刻着两个飘逸的字:追梦。钟发红亲自参与了雕刻工作,每一笔每一刀,都包含着这个有些文艺范儿的创业者的希冀。

在钟发红的规划里,这一片30余亩的地,是一个小型的湿地公园,将栽植上20余个品种的观赏花木,铺上草坪,设置休闲观光点,规划停车场,还有6亩多的果树林将栽植12个品种、700多株橘树。

建成后的农家乐,将为人们提供集饮食、休闲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服务。

“环境将会发生巨大改观,也更加符合现在提倡的环保理念。”38岁的钟发红很有想法,“养蛙的粪污,可以用于灌溉,二者相得益彰,也是一种综合利用。”

从最初单纯的青蛙养殖,到发展乡村观光旅游,近5年的时间过去了,被称为“青蛙王子”的钟发红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这是一个很有干劲而且很实在的年轻人。”星星社区党总支书记廖天露这样评价钟发红和他的产业,“马上我们就要举办第一届青蛙垂钓节,这是我们重要的主题活动之一。”

星星社区紧邻隆昌城区,周边已发展有枇杷、草莓等水果采摘项目,钟发红打造和发展的集青蛙养殖加上柑橘栽植、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产业,不仅成了一个景点,也丰富了整个社区的产业地图。“栽植的观赏苗木,打造的篮球场等基础设施,丰富了周边村民的休闲生活,大大提高了百姓的幸福指数!”廖天露对此很是赞赏。

筑梦:

放弃高薪工作转型养蛙

钟发红的追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2014年,钟发红还在湖南从事房地产业,忙碌之余,他会邀上三五个朋友去品尝他最喜欢的“跳水青蛙”这道菜。用来做菜的青蛙并非野生,而是人工饲养的。正是从餐桌上,钟发红“蛙”出了一条致富路。

通过多次考察,钟发红发现,在整个青蛙养殖产业,各个环节都能获得可观的利润。同时,他还发现川渝两地餐桌上的青蛙大都来自湖南湖北,本地养殖量少之又少。

2014年初,钟发红放弃高薪的房地产工作,和几个合伙人分工协作,分头到川渝各市场考察青蛙需求量、到湖南湖北学习养蛙技术、到食品公司探讨青蛙深加工之路,并在隆昌市山川镇曙光村承包了约30亩土地。钟发红的侄子以前从事过水产养殖,有一定经验,为了把技术学精,他派侄儿到湖南学习了一年的养殖技术,光这一项就花费了近30万元。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由于当时选的地方周围没有河流等水源,只能“靠天吃饭”。投产不久,他们就遭遇不幸,因干旱影响蝌蚪生长发育,导致当年的青蛙产量低,每亩仅收获1500公斤左右。

2015年7月底,就在青蛙大量上市之际,天公不作美,突如其来的大雨导致不少青蛙死亡,还有很多蛙逃跑,直接经济损失达到40余万元。

看着池子里成片的死蛙,钟发红在田埂上一坐就是大半天,抽着闷烟,想着解决的办法,水源问题成了迫切的问题。

他再次派侄儿到湖南,向师傅请教水源不足的解决办法,并补了36万只蛙苗回来。根据整改方案,他们将蛙池沟渠进行了改造,此后,无论干旱还是下雨,青蛙养殖都没再受到影响。

因为常年在养殖基地,而且都是在夏季酷暑中长时间巡视和查看青蛙生长情况,钟发红的皮肤晒得黑黝黝的,旁人跟他开玩笑说,每次一见到他,就“眼前一黑”。

对此,钟发红笑而不语。

“梦想变成现实,肯定不可能如此轻松。”钟发红告诉记者,在后续的养殖过程中,青蛙也遭遇过病害,但通过向师傅请教以及不断总结经验,他们克服了各种困难,抗风险能力大大提升。

2016年和2017年,钟发红的青蛙基地亩产达到2000—3000公斤,年收入130万元左右。

追梦:

用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2017年底,钟发红的养蛙事业已经步入正轨,养殖技术也越来越娴熟,还组成了一个7人的专业技术团队。他开始扩大规模,在隆昌市星星社区承包了150亩土地,建了160个蛙池,将这里作为主产基地,同时,和自贡、宜宾等地的200多亩青蛙养殖基地一起,形成了一个“青蛙王国”,并成立了合作社,走上了一条规模化发展的道路。2018年,钟发红的基地实现了800余万元的产值,大大坚定了他继续发展、继续追梦的信心和决心。

由于有了经验,在新选址时,他特地考虑了水源问题,基地不远处有条小河,在这里养蛙,充满田园气息。钟发红将周围环境打造了一番,种下了一片片莲藕,每到夏季,荷花盛开,蛙声一片,在蛙池边看蛙觅食、嬉戏,听听蛙声,说不出来的惬意。

“基地的落户,也给星星社区的村民带来了就业机会,因此颇受村民拥护。”星星社区“第一书记”郭宗荣介绍,当初在流转土地签合同时,他们就明确了一点:用工时优先考虑农村五保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等群体。钟发红的基地里,长期务工的就有25人,忙碌时,可以提供上千个用工机会。

星星社区5组脱贫户范嗣忠告诉记者,自家的2亩土地流转出来了,平时还能在基地里干一点零工,挣钱的同时还可以照顾家人,一举两得。

不仅如此,合作社还积极为其他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曾经有养殖户因技术不过关,蛙苗投放不久,很多蝌蚪就被泥鳅、黄鳝吃了,损失惨重;后又因不懂病害处理,前期消毒不严格等,导致青蛙受到病毒感染,一夜之间得了“歪头症”。钟发红得知情况后,派人为其解决问题,对于养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疾病的预防与管理等倾囊相授。

如今,钟发红的基地开设了青蛙养殖培训班,帮助一些有养蛙意向的企业和个人掌握养殖技术,并在后续成为合伙人。同时,他们还申请了两个注册商标,不少人等着加盟合伙。

但钟发红的追梦之路,不仅仅局限于此。

他还想多渠道发展壮大。除了启动第二期建设,继续扩大养殖基地的规模外,钟发红还投资上千万元重点打造周边环境,发展观光旅游。“乡村振兴不仅仅只是一个口号,对我们的发展来说,就是实实在在的行动。”钟发红说,紧跟时代和政策的发展步伐,积极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既能带来经济效益,也实现了绿色发展。

另外,开办一家主题连锁餐厅也被提上了日程。目前,他们已经研究出包括冷吃、火锅、仔姜、烧烤等9个系列的蛙类菜品。

“梦想一定要有,不要想着‘万一实现了’,而是一定能实现!”望着远方的那片山,钟发红目光无比坚定……

新闻推荐

诗八首

□雄欧凤凰与麻雀高贵的凤凰叫声是不是高贵低俗的麻雀叫声是不是庸俗我没有听过凤凰的叫声只知道麻雀的叫声常常叫醒灿烂...

隆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隆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