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稻田中的点滴感动

内江日报 2018-11-08 08:50 大字

李静正在写稿本报记者 王斌 摄

时光荏苒,自2016年12月进入内江日报社,我做记者已经快两年了。

这两年,采访、写稿、改稿是常态,熬夜也成了家常便饭。喜悦、难过、疲惫、感动、羞愧、骄傲……比起这些在采写工作中的感受,采访对象带给我的震撼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2017年7月下旬,主任安排我去采访一位名叫熊寿天的八旬老人。联系到老人后,第二天一大早,我便赶到东兴区与他会合,一起前往隆昌云顶镇加速村。

将近两个小时的车程中,我从老人口中得知,他原是东兴区农业局高级农艺师,研究水稻半个多世纪,退休后二十余年,依然一直奔忙于田间培育秧苗,还自掏腰包请村民实验种植自己新研发的水稻,不断改良品种,突破亩产量。

“熊老师,你又来啦!”加速村村民见熊寿天到来,都热情地上前打招呼。

在村民带领下,熊寿天来到田间,下田,弯腰,拿尺子丈量稻秆的间距,查看每块梯田的水稻情况。村民说,老人每个月来村里至少两次,大太阳天就带着扇子,雨天就戴草帽,且每一次来都是带两件衣服,因为其中一件一定会被打湿。

之后,我又随老人去了两次村里。最后一次正值稻谷收割时节。

“走,我跟你们一起去割谷子!”8月天气炎热,阳光毒辣,熊寿天不顾众人的反对,在村民家中拿起镰刀走进一米多高的稻穗丛中。稻叶一不小心就会在人身上划拉出口子,又痒又疼,但老人却没有一点怨言,每一茬稻穗都割得整整齐齐,不一会儿,衣衫、裤子都被汗水浸湿。割完稻穗后,他又在梯田间来来回回,将稻穗搬运到村民家,徒手打谷称重。

总重量虽然没有达到自己最初的预想,但老人并没有灰心,马上总结经验,谋划来年:多号召村民种,给他们传授栽种知识。

“只要身体允许,我就要继续研究,回馈党和人民。”他说。

一天的行程结束,老人衣服拧出的汗水,“哗啦啦”地滴落在我心上。

这是八十多岁的老人吗?我问自己。

心怀感恩,不怕艰难困苦,走遍乡村田坎,出钱又出力,坚持几十年研究水稻。

这样的无私和毅力,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缺失的。

采访熊寿天老人让我懂得,作为一名记者,必须具备吃苦耐劳、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才能写出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稿,才无愧于“记者”二字。我也更加懂得了深入群众、扎根生活的意义,领会了“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这几个字的涵义。

新闻推荐

隆昌市:启动2018年度公租房申请工作

(黄位慧记者李忠福)近日,记者从隆昌市住建部门获悉,10月19日,隆昌市拉开新一批公租房实物配租申请帷幕。据了解,本次申请集中受...

隆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隆昌市,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