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善政的刘光第

广安日报 2018-10-07 01:01 大字

刘光第(生卒年不详),字砚溪,直隶天津县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恩科进士,道光十三年(1833年)任邻水知县。据《邻水县志》载:“居心仁厚,无枉法冤民举止,从容有纯儒风度。”邑人颂“恭宽敏慧”匾。道光十四年、十六年、二十一年、二十五年先后四次出任隆昌知县,隆昌县现存刘光第德政坊。

刘光第秉性宽大平和,不自恃有才而骄矜,对老百姓不随意用法。一到任就询问民众的急需与疾苦,依照民众意见,选择施行,并劝勉民众耕种与养殖蚕桑。判断狱讼,都像同家里亲人那样心平气和,和蔼可亲。处理县中诸事干脆果断,一方面坚持遵章守法,一方面精减繁琐程序以提高办事效率,方便老百姓。他鼓励扶持民间孝友节善之人和事,对读书人尤尽心帮助,若遇岁科考试或汇考在校诸童生,更是用心评阅试卷,决不以事多而推辞。

刘光第在隆昌任知县时,实施“仁心善政”,努力营造“政成化洽”的和谐氛围。但惩盗贼,则除恶必尽。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邻境盗贼猖獗,潜入本县(隆昌)南部,累累作案伤害百姓。刘光第亲自带部下前往捕获,与盗贼枪械大战,最终击败猛盗,四境为之肃然。

刘光第进士出身,四次出任隆昌知县,累计任职时间达12年之久,为官清廉,“薄于自奉,出则裁卤薄,居则省厨傅”。“卤薄”即官史外出时的前导、后随与旗伞执事人等的总称。刘光第出巡简从,居家则少用厨师,作风俭朴,而对百姓却十分关心其疾苦。

隆昌地处通衢,为六路之冲,交通要道,商贾云集。但流亡于隆昌者亦甚众,乞丐随处可见,白天沿街乞讨,夜晚露宿街头。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刘光第决定在县城南、北二关修建栖流所,收容乞丐,让这些无家可归的人能有一席安身之地,以免冻死、饿死街头。他向全县乡绅发出修建倡议,还带头捐出自己半年的俸禄,其他官员纷纷仿效,许多富绅也慷慨解囊,仅南乡郭玉峦就捐千金。刘光第亲自规划设计,并请郭玉峦等人专管其事。不数月栖流所建成,能容纳上百人。刘光第为栖流所题写匾额并作序,剪彩日,乞丐数十人住进新居,每人领到被盖一床,衣裤一套,欢天喜地,感激万分。栖流所创建后,一下收留了百多名流亡穷民。刘光第考虑仅解决其居所和吃饭还不行,尚须帮其有一技之长,能自食其力,亦免栖流所人满为患。于是他请来石匠、木匠、泥瓦匠、弹花匠等师傅,教这些乞丐中有劳力的人学一门手艺。按栖流所规定,乞丐被收留一段时间后,待其治好病、养好身体,发给其路费送回原籍;对那些确实丧失劳力,又无家可归无亲朋可投者则送养济院。流民王三发,祖籍云南,因家中遭水灾,土地房屋全被淹没,携老母流亡到隆昌。眼见母病日沉,王三发便学会了木工手艺。离开栖流所时,王三发携老母至县署感谢刘光第。刘光第以散银相赠,再三嘱其回乡讨门媳妇,好生孝敬老人。王三发含泪辞谢刘光第,携母依依不舍离开隆昌。 (市地志办)

新闻推荐

共同书写乡村振兴内江实践的合格答卷 ——全市乡村振兴大会侧记

9月27日,与会代表在市中区永安镇尚腾新村大千艺苑参观考察。本报记者王斌摄◇本报记者徐艳梅“不虚此行,收获满满!”9月28日...

隆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隆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