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联通 贸易畅通——钦州市“南向通道”建设回眸

钦州日报 2018-08-02 11:32 大字

本报记者 周顺彬

今年5月,钦州市成立“‘一带一路\’南向通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南向办”),下设综合协调、基础设施建设、通关便利化、港航物流、招商引资和宣传推介等5个工作组。

众人拾柴火焰高,南向通道建设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好消息连连传来:今年1月至6月,钦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已完成107.7万标箱,增长37.2%,预计全年达到23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达4860.4万吨,增长24.35%,全年有望进入亿吨大港行列。

“向海”到“陆海”联通

在以往取得成绩基础上,钦州市继续扬帆,主动把钦州打造成为海运货物“进山”的重要“登陆点”。今年1月,广西首趟中欧班列(钦州至波兰马拉舍维奇)成功首发,越来越多的海运货物选择从钦州港“进山”。据了解,今年1月1日至7月20日,仅“渝桂新”班列业务,就累计开行207列,其中上行97列,下行110列,运输箱量共11042标箱,上、下行班列几近平衡。“南向办”负责人告诉记者,钦州在南向通道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今年三四月份,国家发改委、商务部陆续组织调研组到钦州市调研南向通道建设,重庆、四川、甘肃等政企代表团也陆续到钦州市考察南向通道建设情况,表达强烈的合作意愿。去年9月以来,钦州市累计接待南向通道区外团组考察调研60余批次。

“有位”向“有为”奋进

在今年广西南向通道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中,钦州有13个项目被列入,总投资达152亿元,同时今年破瓶颈项目有5个也安排在钦州实施,可见钦州在全区南向通道建设的工作中“位置”之重。

在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下,钦州已成为广西沿海交通主枢纽,建成3条铁路货运干线、2条客运专线和5条高速公路,拥有广西沿海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铁路对外通道货物运输能力达到1亿吨/年,西南、中南地区主要节点城市货物通过铁路干线可直达钦州港。为减少进出货物在港口的积滞时间,钦州市及时启动了港口、集疏运、物流、产业等规划修编,并举全市之力推进钦州港东站货场改扩建、集装箱办理站等南向通道关键项目建设,主动为骨干工程加油注力。“南向办”负责人说,由于钦州市敢于主动对接,勇于作为,以铁路、船运为主的南向通道经济要素活跃度日益提升。其中,3月16日起,“渝桂新”下行班列已实现“天天班”常态化运营;5月18日,“云桂新”班列开通,计划下半年将实现“天天班”;5月15日,试运行重庆至钦州、泸州至钦州海铁联运班列;5月22日,宜宾至钦州海铁联运班列实现首发……

“前锋”有“后盾”协同

结合目前全市在推进过程中的情况,钦州市及时向国家相关部委提出了需要国家层面解决的相关问题。其中包括,将钦州确定为南向通道重要节点,优先布局西部大开发重大项目;请求批准设立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并将钦州定位为核心区,把钦州港列为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同时,支持钦州加大钦州港东航道扩建、2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及航道等项目的建设。“南向办”负责人表示,若钦州港东航道扩建工程建成,将可实现10万吨级集装箱船双向通航,而2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及航道建成,将使钦州港进出集装箱船舶由10万吨级提升至20万吨级(1万TEU集装箱船舶),主动适应国际集装箱远洋运输市场大型化发展的趋势。

除了完成眼前的“可见”的困难及时向国家反映并争取解决之外,千里之外的贵州黄桶至广西百色铁路(全长280公里)也进入钦州市南向通道建设的视野。据了解,该铁路线项目建成后与已有的四川隆昌至黄桶铁路连接,西部地区货物可直接从成都、重庆经黄桶、百色、南宁至钦州港,比目前运营线路里程(1504公里)缩短378公里,一个标箱可节省运费2040元,将为西部地区货物打通一条最近的出海通道。

新闻推荐

隆昌市:开办“周五廉政课堂” 促进干部作风转变

(周月玲)“这是洪家村12组村民李东琴送给我的,说是‘辛苦费\’。我当场就拒绝了,但她趁我不注意,将钱放在办公桌上的一...

隆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隆昌市,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