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坎农技员 破译丘区水稻高产密码
农技员现场查看新技术示范情况。
范琼勇在查看水稻生长情况。
专家们在田间考察。
□本报记者 樊邦平 文/图
川东南丘区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在种粮积极性下降,农村劳动力流失的背景下,隆昌的一群基层农技人开始自发求索,探寻丘区农业高产优质之路。10余年来,他们坚守田坎,勤于钻研,终于破译了川东南丘区水稻高产的密码,并多次打破四川水稻单产纪录。
一块普通田打破全川水稻单产纪录
进入10月,隆昌市云顶镇圣水村8组农户卓超明的田地稻谷已丰收入仓,但这片土地上的热闹气氛却久久未散。1个多月前,一个重磅消息从这里传出,震撼川内水稻界:今年,卓超明家的水稻亩产达854.2公斤,打破了四川盆地中稻亩产的最高纪录。
当通过专家组验收那一刻,隆昌市农技中心主任范琼勇内心并没有太多的惊喜,因为按照预测,这个数据应该还要上浮。
事实上,在四川水稻界,隆昌已不是第一次打破水稻单产纪录。
作为一个普通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隆昌市农技中心并没满足于普通的农业技术推广。在中心主任范琼勇的带领下,全体同仁十年如一日攻关水稻超高产试验,破译着丘区水稻高产的密码。“近10年来,我们在不同区域连续开展水稻超高产攻关展示和试验示范,不断完善技术体系,扩大展示和试验示范面积,提高水稻单产,积累示范推广经验,最终我们开展的水稻高产攻关田三次刷新了川东南中稻亩产最高纪录,两次创造四川再生稻次适宜区最高亩产纪录,两季亩产创造了川东南最高纪录。”范琼勇告诉记者。
因为在水稻高产领域的杰出成绩,隆昌五次获得了全省“粮食生产丰收杯”奖,从事技术研究和推广的骨干技术人员中,先后有4人6次获得国务院、农业部和省政府的表彰奖励,10余项研究课题和项目分别获得农业部丰收奖和省、市、县科技进步奖。范琼勇也荣获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和四川省第六届“劳动模范”等荣誉。
取经袁隆平小农技员怀抱大梦想
“大家都是吃国家饭,按照上面要求干工作,也不会出错,为何要揽这等苦差事?”在项目上马之初,范琼勇他们常常面对这样的诘问。
“大春粮食生产能力不断下降,农技员们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也受到影响,再加上粮食安全问题的日益严峻,无人种粮的现象初露端倪。在此紧要关头,我们基层农技人必须主动作为,探求解决之道,为地方粮食安全提供智力支持,并捍卫基层农技人的荣誉。”10月20日,范琼勇自豪地向记者回忆起了立项时的初衷。
2004年,范琼勇率队拜会袁隆平,就水稻高产的关键技术等问题,进行了当面请教。
现有技术水平下,在同等情况中,提高水稻的产量有三个方向,即水稻的有效穂、穂粒数和粒重,但每个地方的水土和环境不同,所以着力的方向点也不同。“当时得到的建议是初级阶段先增加水稻的穂数,再增加粒数和粒重,这样循序渐进方可培育出高产稻。”范琼勇向记者坦言,取得了真经,但并不代表能立即攻克难关。由于在施肥数量、时间节点等具体配套技术方面的经验缺乏,项目进展迟缓。差不多同一时期,全省多地上马了水稻高产攻关项目,当时的任务是亩产800公斤,看谁先实现。
因地理条件等原因,地处成都平原的广汉市拔得头筹,率先实现高产目标,这让范琼勇和同事们遗憾了很长一段时间。
“我们是泥腿子农技员,天天在田坎跑,学历不高,长于实践,却短于理论。水稻高产试验之初,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范琼勇告诉记者,最初单位中参与项目的仅有4人,后来队伍不断壮大,如今农技中心参与此项目的同事达到了10余人,再加上乡镇农技站的同志,整个项目的参与者超过了30人。团队中以中专文凭者居多,大家一边学一边摸索。遇到一些技术难题和瓶颈,就向内江乃至省农业科研等部门寻求支持。后来大专、本科乃至研究生层次的专门人才加入,壮大了整个团队的实力。
锁定目标攻克丘区水稻高产难题
“开展水稻高产试验,有几个目的,一是找到适合本地生长的品种;二是破解各种生产过程中的难题;三是要将技术汇集,成为体系,以便推广复制。”范琼勇告诉记者,起初的实践和计算并没达到理想效果,思考后,他和同事们认为,隆昌中稻生产在亩有效穗12万束左右的情况下,纯粹靠攻大穗、忽视有效穗和千粒重来突破亩产800公斤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从2006年开始,范琼勇带领团队们以攻有效穗为主,兼顾粒数和千粒重,由此实现突破。
通过10多年100多组试验和示范,他们不断研究完善了集成技术,目前关键技术已初步形成,相关技术观点已在业内核心期刊上发表。
具体而言,隆昌探索的丘区水稻高产技术体系大致有品种选择、育秧技术、田块整治、栽插方式、化肥施用、水层管理与晒田、病虫害防治等十余个内容,每年的水稻种植新情况又会归入技术体系,使其不断丰富和完善。
范琼勇告诉记者,以今年的水稻高产试验为例,他们总结出了针对类似今年极端天气的水稻种植应对策略:推后栽种、提早晒田和后期灌水。
原来,今年天气不利,前期低温,如果按照往年的正常时间栽秧,秧苗将会生长缓慢,秧苗下田后如果遭遇阴雨天气,将会严重影响生产,最终会延误水稻生长。对此,范琼勇和团队们采取果断措施,指导农民延后了5-7天栽秧,水稻的生育进程也依次延后了5-7天,并提早晒田一周,终于转被动为主动,赶上了水稻生长的最佳时节。
“正常情况下,当每亩水稻长到10-12万株时,才开始放水晒田,但今年提前,在水稻只有8万株时就放水,此举抑制了秧苗的旺盛生长,增加了田间的通透性,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频率,最终水稻的有效穗增加了2-4万株,这为水稻的高产打下了基础。”范琼勇告诉记者,今年7月初,正当水稻抽穂期,出现了干旱天气,这时他又和团队们再次采取措施,号召农民适当浇水,此举保障了水稻生产最为关键时期的用水,保障了谷子的粒重、有效穗增加,所以最终试验田块的水稻产量达到了一个新高。
“通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逐步提高了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升了基层农技人员的地位,粮食生产也得到了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范琼勇告诉记者道,通过不断努力,他们终于实现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目标。
建言未来有为才有位 攻关路上永不停歇
10月15日,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平均亩产达到1149.02公斤,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这对于范琼勇和他的团队而言,是一个激励,而他们的新任务也随之而来。
目前,范琼勇和同事们的工作重心转向了资料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每一位同事都必须提交一份总结。他们已整理了上百份来自一线的数据和资料,这些都是未来科研的素材和应对水稻种植突发事件的宝贵资料。
“高产再高产,这是一个没有休止符的征程。”范琼勇告诉记者,未来水稻高产的突破点将转向农作物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的配套技术、水稻机收与蓄留再生稻的配套技术和水稻轻简栽培技术等,谁早研究并配套,谁就可能成为大家学习的标杆。
“尽管目前农技推广,特别是粮食生产技术的推广并不顺利,但在逆境中,我们更要认真研究分析,不断创新思路,敢想敢干,勇于实践,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样才能走出困境,争取到各级部门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和重视。”针对当前粮油产业和农技部门面临的现状,范琼勇认为,农业推广部门必须研究储备技术,关键时候才能有所作为,才能体现农业推广部门的作用,才能争取到一定的地位。
新闻推荐
隆昌市举办“承什么前?继什么往?”集中讨论会——深入挖掘和提炼隆昌城市精神
(文俊记者李忠福)10月23日,隆昌市委书记尹忠主持召开“承什么前?继什么往?”集中讨论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萍、市政协主席谢守涛等市领导及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和市级相关部门参会。与会人...
隆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隆昌市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