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国嘱我作好文章
◎徐永喜
6月9日中午时分,多家媒体快讯:老红军王定国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7岁。
惊悉此讯,甚为痛惜。遂翻出19年前我在京拜访老红军王定国的合影,思绪万千,唏嘘不已……
那是2001年12月26日,我们到天安门城楼东展厅举办《纪念毛主席诞辰108周年贺惠邦毛体书法展》,展览期间,我们一行五人专程来到老红军王定国家中拜会。
这是京城四环内一座外观极其普通的公寓式小楼,时年,王定国已是88岁,但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谈吐爽朗,衣着朴素,外穿一件浅黑色列宁服外套,里套一件手工编织的红线毛衣,为客人沏茶倒水时也不劳驾工作人员,慈祥的言谈举止像极了大多数普通人的老母亲。
落座问候之后,我仔细环顾王老不甚宽敞的房间,居住面积不大,屋内摆设极其简单,日常用品也很陈旧,一把旧式暖瓶用了数十年,现代化的家具用品几乎没有。或许察觉我们的疑惑,她淡然一笑:一个人住的家里要那么多东西干啥?家具嘛不在多少够用即可,艰苦朴素可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传家宝啊。
在迎面的墙壁上挂满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各界知名友人写给她的生日贺词、祝词;对此,老人甚以为豪,她告诉我们,这是她一生的无价之宝,闲暇之余常常独自端详、品味,每每都有新的体会、新的感悟;书房四周的墙壁上则挂满了老人自己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大事件而作的书法、绘画等作品,连桌椅条凳上也摆放得满满当当。
王定国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同志的夫人,曾任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长城学会创始人、名誉会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日常的公益事务颇多。交谈中,王定国了解到我们一行是专程来京举办贺惠邦毛体书法展的情况后,她感慨地说,毛体书法别具一格,在天安门令人瞩目的地方举办毛体书法展、以此纪念主席诞辰,意义重大!
彼此的话题也自然聊到了她当年是如何参加红军、走上革命道路的。
王定国1913年2月4日出生在四川省营山县安化乡一个雇农家庭,由于家境贫寒,15岁时被卖到邻村一户人家做了童养媳,当时的名字叫王乙香。1931年初,王定国有幸认识了一批地下党员,得知在大山之外还有一个“没有压迫、男女平等”的新世界。年纪不大的她随即给自己改名为“王定国”。此后积极投身革命事业。随军参加了长征。
王定国说,正是在长征途中她认识了谢觉哉。1937年10月,他们在甘肃八路军办事处结为革命夫妻,自此以后,她与谢觉哉相互照顾,一起生活了34个年头,生育了7个子女。
谢觉哉夫妇对家人要求极其严格,形成了谢家的独特廉政家风。1971年谢觉哉逝世后,王定国一直身体力行,传承着此家风,谢老逝世时按政策规定遗属是可继续住在原来按照级别配备的房子里的,但王定国却不想搞特殊,她主动找到组织说:我不是遗属,我有自己的工作,组织上给我什么级别就住什么房子吧;她说到做到,随即遣散秘书,退掉司机,很快搬出住了多年的带院子的大房子。对此,王定国的三儿子、著名导演谢飞曾如此慨叹:所谓家风,不是靠写在牌匾上,而是实实在在地做事情;所谓传承,也不是挂在口头上,而是一种自然自觉的行为,这方面,我们的父母为后辈树立了极好的榜样。
“长征那么艰苦,革命那么艰辛,而亲身经历过的您老却如此健康长寿,秘诀在哪里呢?”王定国哈哈一笑说:我不懂啥子秘诀,也不讲究啥子保养,每天规律作息,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多想高兴的事、多回忆愉快的事,从不想烦心的事!觉哉同志生前常说,养生之道当勤厌惰,渐成习惯;心中常满足,勿生不平之念。
当年拜访告别之际,王定国老人特别认真地为我们挥毫留念,当获知我是党报记者时,轻轻转过头对我叮嘱道:记者岗位很特殊,要铁肩担道义,党报记者尤其要面向百姓,多出好的新闻作品,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接着,她略为思忖,飞快写下了“作好文章”四个大字赠予笔者。我回潍后特别找人装裱好,挂在办公室和家里的显著位置。我一直将此作为记者生涯的座右铭,时刻警醒自己、激励自己!
新闻推荐
“奥龙”公司从“丑小鸭”变身“白天鹅”,与大型企业达成合作协议营山县“配角经济”快速崛起
6月15日,四川奥龙集团新建的厂房内,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高端精密的仪器设备、洁净安静的生产环境,与印象中火花四溅、噪杂...
营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营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