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竹丝丝织锦扇

四川经济日报 2020-06-17 06:35 大字

□ 邹安音(南充)

何氏竹编扇

川北蜀地,山村四五月,美如画。

池塘,稻田,菜园,竹林……点缀成一块画布,围绕着庄户小院,翠绿清新。

小院很普通。川北民居特色。坐北朝南,泥墙灰瓦,木门木窗,水泥晒坝。它位于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朗池镇南桥乡天平村,主人叫何启荣,今年67岁,是南充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营山何氏竹丝扇”的传承人。

小院有些凋敝。老人年事已高,眼光逐渐老花。但他总爱从城市居处回到这里,总能看到以前的岁月——那些与竹相伴相生的每一天。

院落依旧,但后院的竹林却在疯长,仿佛时刻在等待着他的脚步,等待着他的呼唤,期盼着他对它们生命的一次升华——用万千竹丝织出一把精美绝伦的画扇。

老人情不自禁打开编织竹扇的刀具箱,戴上放大镜,仔细审视这十几把刀子,想释放它们的十八般武艺。他一遍遍把它们擦亮,想让它们放光。

如果生活像一首词,那他的词牌名应该叫声声慢。

刀光像影像,刻录着他每一个与竹扇相融相亲的日子。

比如就在一个清晨,一场雨后,禾苗在拔节,菜苗使劲往上蹿,荷叶上的露珠儿在颤动……一切都是清澈纯净的样子。天地一片祥和安宁。

房顶上有炊烟袅袅地飘,妻子胡瑞琼在煮饭。女儿和儿子外地上学去了。

竹林枝叶婆娑,微风拂过,“沙沙沙”,像天籁,像耳语。

“咯吱咯吱”,脚步声惊醒了竹林。这是一个中年男人的脚步,他面容清瘦,眼神犀利。

竹子们似乎在微笑。这是中国南方很普通的慈竹。一根根竹子,像何启荣的孩子。他抚摸着它们,甄别着它们生长的年龄。

他找准了一株一年生的竹子,把它砍回了家。

他用砍刀去除竹枝叶。再用拉锯截下韧性最强的一节长竹筒。然后用竹篾刀依次划成宽约1厘米的竹块。

“噗嗤噗嗤”,竹子开裂的声音和过程,像洗衣台前的芭蕉花盛开。

削竹丝、煮竹丝、晒竹丝……一节竹子的蜕变,像菜园飞来飞去的蝴蝶。

接来下的工序交给时间完成,一如酿酒。

静候一把竹扇的新生,像母亲的怀胎十月。

……

何启荣很享受眼前的一切。回想当初,父亲英年早逝,母亲含辛茹苦,把自己抚养成人,娶妻生子。成为一家之主后,上有老下有小,总得掌握一门技艺养家糊口。靠着从父亲手中承继的竹编手艺,后院的竹子成了他取之不尽的宝藏。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始,何启荣编织的竹扇就很好卖,乡亲们夸他编的竹扇子又好看又实用。在村里人眼中,何启荣单薄清瘦,常年穿一件洗得发白的粗蓝布中山服,一双解放牌水泥胶鞋,语不惊人貌不出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实农民。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竹扇可以编成工艺品,这个普通农民的心思就发生了变化,他决意要在竹扇上做出一些文章来。好在贤惠的妻子懂得丈夫,便主动承揽了大部分的家务和劳作,最关键的是——因为男主人的执着,一家人忍受了长达数年的贫穷生活。

何启荣特地到四川自贡竹编之乡取经学艺。

从此竹占据了他生活的主要空间。

他的面前摆着十几把工具刀,它们刀锋锐利、雪光闪闪。一截长长的竹节,在各种各样的刀具下,将会完成生命的蝶变,演绎成数千条洁白如练绸的竹丝。而这些竹丝,将会用生命去和一把扇子交融,走进艺术的殿堂。

他先将竹块划成宽约0.2厘米的竹条;去掉竹条的里层纤维,保留竹条韧性最强的表层;去掉竹条表面的青色纤维;将划好的竹条蒸煮30分钟左右,使竹条变成白色;将竹条放在阴凉处晾干;将竹条放在清水中浸泡变软;用尖刀将竹条刮薄,划成宽约0.1-0.2毫米的竹丝;用修面刀将竹丝修薄、抛细,再修薄、再抛细……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它们细如发丝。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他发现不同色泽的竹丝有了不同的反射效果。且同样的竹丝叠压的方法不同,也形成了不同色泽和明暗相间的图案。如果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整个扇面画形栩栩如生。

“营山何氏竹丝扇”就这样应运而生。

那时候没有电灯,晚上他就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操作。冬天没有烤火盆,他就用一床烂棉絮裹脚取暖。夏天蚊虫叮咬厉害,他就用一根烂布条把腿脚缠严。

田野、河流、庄稼……那是大地之母,是它们孕育了万物。他心中构思着一幅幅自然间美妙的图画,他渴望用这万千竹丝去一一表达。

心静,眼才净。不知道有多少个这样的日子,他抛弃了一切杂念,拿出放大镜,神情笃定,去完成一次心灵和竹丝的对话。

雪白的竹丝在跳舞。非图案版块采用挑二压一技法,图案版块则用挑三压二、挑四压三等技法。整个扇面的图案、文字就靠竹丝这千变万化的搭配来构成,不着一点墨痕和色彩。

他决不含糊其中任何一个细节。竹扇主体编织好后,扇的边缘采用优质钢条,并用几千根竹丝细细缠绕,与扇面浑然一体。扇把配用蜀北光洁度好、色泽素雅、质地坚硬的精致黄牛角,再饰以精美的精丝穗子,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问世了。

1973年,何启荣用将近一年的时间,精心创作编织了竹丝扇“熊猫戏竹”。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扇面,竹子清新淡雅,熊猫憨态可掬,整个造型立体真实,巧夺天工。

1974年5月,在原来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提炼、加工,何启荣编织了第二把竹丝扇《喜鹊闹梅》,同年12月,《孔雀开屏》精彩亮相。之后几年,《天女散花》《飞鹤仕女》《兰草》《女娲补天》《太蓬仙境》等相继问世。其中《飞鹤仕女》写进了《营山县志》,《女娲补天》在南充市首届旅游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花鸟虫鱼、草木野兽……天地中的万物,凝练成一缕缕情思,被何启荣精心地编织进了竹丝扇。

打开他的手,粗糙厚实,满是伤痕。但就是这样一双普通农民的手,却用艺术走出了国门。

2004年,在国家展览馆,外宾们竖着大拇指直叫“ok”“very good”。其作品《跨虎入山》在首届中国民间艺术百绝群英会上荣获金奖。

《跨虎入山》,编织历时一年。用了3500根竹丝,画扇薄如蝉翼,雪白透明。唐朝吴彩鸾降服老虎的情景一一再现,整个画面动静相宜。

观此扇最美好的时刻,便是在宁静的夜晚,调好灯光,将扇置于桌面,让扇与桌面成30度倾斜角,从不同视角看画,看到的是两幅各具情态的图;若正视扇的平面,其画又荡然无存。

一节普通的慈竹,在何启荣手里,却变得越来越不平凡。一把精美的竹丝扇,方寸之内可用竹丝400-450根。

他的道路越走越宽。竹扇价格从当初的一毛钱、一元钱,到十元、百元,直至千元、万元……最后彻底脱离扇子本来的实用性,《嫦娥奔月》走进了成都雕塑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的藏品间,也成为一朵艺术之花绽放在大地上。

2008年4月,“营山何氏竹丝扇”正式列入四川南充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岁月如歌。

这些年,孩子们考上了大学,到更远的地方求学、工作。何启荣夫妇搬进了在县城的家。村子里的人也都陆陆续续离开了土地,进了城市,买了房子,办了企业……

这些年的生活何尝不是一幅画呢?

但何启荣时常会回到老屋,回到竹林,寻求艺术的源泉。

十年间,我曾数次采访这个民间艺术家,在当地一家技校教授民间艺术课程的他告诉我:不希望这门技艺在手里失传,希望更多的人沉静下来学习这门艺术。

他依然坚守着中华传统手工艺人的执著和信念:土地是有温度的,竹子是有生命的。就在竹丝扇的一经一纬间,生活和自然交融。

万物生生不息。这才是中华大地一面和谐共生的美丽画扇。

新闻推荐

谢觉哉夫人、最年长女红军王定国逝世,享年108岁 长征是她一生的自豪

王定国与谢觉哉王定国手书“长征万岁”2017年央视春晚上,观众一起为王定国老人庆祝105岁生日谢觉哉与王定国之子、北...

营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营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