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一直在路上

南充晚报 2020-06-10 00:58 大字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谢觉哉同志夫人、 营山籍老红军王定国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6月9日上午11时06分在京逝世,享年108岁。

1913年出生在军阀混战的四川,15岁被卖作童养媳,20岁加入红军并入党,22岁参加长征三过雪山草地,24岁被敌人关押,25岁与“延安五老” 之一谢觉哉结为革命伴侣……离休40年脚步不停,70多岁推动长城保护,80多岁挽救失足少年,91岁高龄重走长征路、99岁还参与植树造林。对王定国而言,只要走得动, 长征就依然在路上。

再见“王乙香”!我叫“王定国”!

“母亲给我们讲长征的时候,总是讲,加入红军,走了长征,她并不觉得苦。”王定国的七儿子谢亚旭老人说,“因为在加入红军之前,她更苦。”

1913年2月4日,一个名叫王乙香的女婴诞生在四川营山县安化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因为穷,家里的房子是借别人的一堵土墙为依靠,用破席搭起的一个窝棚。年幼的王乙香并没有享受到童年的快乐。 她曾亲眼看着未满周岁的妹妹活活饿死,3岁半的二弟卖给别人换来安葬父亲的4块棺材板和两升麻豌豆。她7岁开始帮别人通宵推磨只为糊口,15岁被卖给一个姓李的人家做童养媳, 挨打挨骂是家常便饭, 女人的地位甚至还不如村里的牛羊。

15岁那年, 山里来了两个卖布的“客商”———杨克明和张静波。 他们的真实身份是中共川东地下党员, 此行目的是为红军进四川打前站。 令王乙香感到奇怪的是,“杨布客”和“张布客”给她讲在大山外边有一个地方, 男人尊重女人,男女平等,不许打人骂人,小孩子可以读书。王乙香不敢相信, 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好的地方。从此,她有了渴望,渴望去山外看看那个被称作“共产党的天下” 的世界。 她给自己改名叫“王定国”, 她要用行动对命运说不!

1933年10月,许世友率红九军解放营山。 王定国带着同乡400余名妇女去迎接红军, 之后集体参加了红军, 成立了红军中赫赫有名的妇女独立营,20岁的王定国任营长。同年,王定国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加入红军,我母亲没有感觉苦,她感觉到了解放。有饭大家一起吃,没饭大家一块饿,咱们是平等的。”谢亚旭说。

唱着歌走完长征的“九趾红军”

1935年,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 被编入红四方面军总部政治部文工团的王定国也随军踏上了征途。在嘉陵江战役中,被炮火震得只能蜷缩在渡江小船里的王定国, 眼睁睁地看着旁边一条船上的大姐被炮弹炸烂了肚子。 在嘉陵江大捷后消散的硝烟里, 红四方面军挥师北上。

有一篇名为《九趾红军》的报告文学,故事主人公的原型就是王定国。在给自己的孩子们讲述长征故事时,王定国对这一段经历说得很轻松:天太冷了,脚冻僵了,用手一摸,脚趾头就掉了。“不疼,也没有流血,因为你还得走啊,不能停,于是就继续跟着队伍走了。”

“我母亲的长征路是唱着歌走完的。”谢亚旭说。过草地时,树皮、草根、皮带、皮鞋都成了红军的“粮食”。如何把牛皮鞋底制作成“美味佳肴”? 王定国所在的文工团编了一首打油诗四处传唱:“牛皮鞋底六寸长,草地中间好干粮;开水煮来别有味,野火烧后分外香。两寸拿来熬野菜, 两寸拿来做清汤;一菜一汤好花样,留下两寸战友尝。”

105位老红军签名 促成兰渝铁路上马

历经9年艰苦建设,连接我国西南和西北的铁路大通道———兰渝铁路2017年9月29日全线通车。 站在宽敞明亮的兰渝铁路苍溪站大厅里, 赵均国告诉记者:“要不是当年105位老红军联名签字,呼吁尽快修建,兰渝铁路开工和通车日期可能会推迟不少时间。”

1994年初, 由广元苍溪县发起,联合阆中、南部两县,共同向兰渝铁路沿线9地(市、州)25个县(市、区)发出《关于促成兰渝铁路尽早立项上马的倡议书》。 同年5月10日,沿线186名党政领导干部齐聚苍溪,组建了半官方、半民间的兰渝铁路协作会。 时任苍溪县委办主任的赵均国被推举为协作会秘书长。1994年10月,《关于申请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立项的报告》 上报给四川省甘肃省政府及当时的国家计委和铁道部。

赵均国说, 兰渝铁路是沿线人民共同的期盼, 包括苍溪在内的很多山区县从未有过铁路。老区人民的呼声引起许多在西南、西北出生和战斗过的红军老战士的关注。在协作会联络下,1998年年底,罗青长、傅崇碧、王定国等105名老红军联名签字上书,恳请修建兰渝铁路。

在105名老红军呼吁下,有关部门加快了兰渝铁路项目进度。2008年9月26日,兰渝铁路全线开工建设。

“当年签字的老红军在世的越来越少,但他们对兰渝铁路、对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民的情怀,永不磨灭。”赵均国说。

德馨如山家风传世 子女个个出类拔萃

多年来, 王定国一直关心着家乡的建设与发展。2010年,王定国回到家乡营山,为“红军解放营山纪念碑”揭碑,并向营山安化小学捐资助学。在102岁之前, 王定国每年都要走出北京, 走进长征沿线的老区群众家里调研, 把自己的见闻写成报告呈给中央, 为老区发展奔走呼吁。 对她而言, 只要走得动,长征就依然在路上。

阳琼仙在王定国身边工作了几十年, 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她用“可敬可亲、心胸宽广”形容这位老人。“我上世纪80年代就到奶奶身边, 她是我们女同胞学习的榜样。 和一般人不同, 她的生活状态很好, 爱学习,也很关心别人,从来不会责备你”,提起口中的“奶奶”,阳琼仙总是一脸佩服。

在这个红色家庭里, 王定国的7个子女从小就受到教育熏陶, 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了优秀成绩。2017年3月28日,四川省首届“天府好家规”评选结果公示,王定国家规榜上有名。她家的家规是:勤劳、善良、博爱。在儿女们眼中,母亲是天下最美的母亲:她勤劳善良,严肃慈爱,节俭清廉。阳琼仙说,奶奶对子女更是严格要求, 一家人和和睦睦,与邻居、同事也相处得很好。她常对儿女们说,要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偶尔在外面吃顿饭,点菜也很节俭。即便剩下一点,她也要打包带回家。

谢觉哉逝世后, 按规定遗属可以继续住原来的房子。王定国却主动找到组织:“我不是遗属,我有自己的工作,我是什么级别就住什么房子!”随即遣散了秘书,退掉了司机,搬出了带院子的大房子。 子女们虽没有当大官做大买卖的, 但都在各自岗位上干得出类拔萃。“所谓家风,不是写在牌匾上,而是实实在在地做事情;所谓传承,不是挂在口头上, 而是一种自然自觉的行为。”王定国的二儿子谢飞这样说。

长征改变了王定国的人生。 说起为什么要跟着共产党走长征, 王定国的答案一直是简单而明确:只有共产党,才能救妇女。既然共产党要长征,要走很多很多的路,那么,我就一直跟着走下去!

(综合 《人民日报海外版》、 新华社、《中国妇女报》《南充晚报》)

新闻推荐

107岁老红军、“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夫人王定国逝世

王定国资料图6月9日,澎湃新闻从王定国之子谢飞等权威信源处获悉,老红军、“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的夫人王定国于2020年6月9...

营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营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