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幕僚 于式枚故居藏营山

华西都市报 2019-12-15 03:49 大字

于式枚

进士文化旅游景区内于式枚铜像。

于式枚故居。

□邓斐

据史料记载,于式枚,字晦若,祖籍广西贺县,明初迁来四川省营山县。于式枚于光绪六年(1880年)中进士,授兵部主事,充当李鸿章幕僚多年,奏牍多出其手。官至正二品、从一品,担任过清史馆副总裁、清史稿总阅等职。

晚清时期,四川省营山县出了一名担任李鸿章幕僚多年的朝廷重臣于式枚。如今,虽然关于于式枚的史料记载并不多见,但是坐落在该县朗池镇天井村的于式枚故居,经过百年风雨洗礼,依然保留部分风貌,仿佛向世人证实着于氏家族曾经的辉煌。

于式枚故居是典型的川北民居建筑,但是四合院规模都比普通四合院大许多,院坝里铺青石板,分横向和纵向排列,老木屋是少见的一楼一底的格局,整个院落看上去宽敞大气。

“留存下来的只是于家大院的一部分,也是正堂部分。”目前,居住在于式枚故居里的是于式枚的侄孙、91岁老人于启富。正堂共六排五间,除客厅外左右两边还有两间卧室。正堂属于木质穿斗楼房,楼上、楼下面积一样,设计模式完全一样,正堂左边现在还保留着一排厢房。屋顶照檐比较宽大,心形档瓦和厢房厚脊全是绿色铁瓦,厚脊中间为拱形莲花,四个翘角均有展翅凤凰跃跃欲飞。

“这里原本是三进三出封闭式居所。”于启富说,于家大院坐北朝南,正堂前面有一个天井,天井前面是二堂。二堂是平房,没有正堂那么高,但二堂和正堂的建筑面积差不多。二堂中间有堂屋,也有大门,左右两边有小门,可以直通正堂。二堂前面又是一个天井,天井前面是朝门。朝门廊下有三个门,中间的门是拱形大门,左右两边则是方形小门,朝门廊房又要比二堂低一些。朝门外左右两边立有4至5米高的桅杆。据介绍,古人讲究左进右出,平时朝门中的大门和二堂的大门一般都是关着的,只是逢年过节或是重要客人到来才打开朝门和二堂的大门。

《营山县志》记载,于家祖先于绍是在明洪武年间来营山任知县,招民垦荒,很有政绩。“于绍当时定居县城附近,于家大院应该就是那时所建。”两次参与《营山县志》编纂工作的李定国说,古时候建房立桅杆,不是想立就能立的事情。桅杆立多高、能立几根,是根据家中成员的官位而定。“于家大院门外能立两根桅杆,且有4至5米高,可以说明于氏当时的威望。”

虽说于氏家族当时在营山声名显赫,但是于式枚本人却十分低调、谦逊。《营山县志》记载:于式枚生性耿介,宽和待人。营山县城禹王宫是湖广籍人的会馆,与于家宗祠仅一墙之隔。为争一墙之地,双方互不相让。于氏族人欲仗于式枚之力,以兴大讼。于式枚回书,并引“千里修书为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诗句相劝。于氏族人见于式枚无助讼之意而息讼,会馆诸姓为于式枚的豁然大度所感,亦罢争斗之念,双方言和,至今传为美谈。

于启富老人说,小时候,父辈经常讲于式枚的故事教育他们:有一年,于式枚回到家乡,于氏家族长辈、亲朋好友在位于县城会馆的于家宗祠设宴款待,并与他一起回到于家大院。到家后,官至正二品的于式枚坚持从小门而入,不走正门。家人十分不解,他却回答道,有长辈在,年轻人应低调从事。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新闻推荐

寻找弃婴生父母公告

2019年11月15日18时,营山县小桥派出所接警,张荣明在灵鹫镇三叉村至带河乡公路边草丛中捡拾一存活女性弃婴,女婴随身小纸...

营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营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