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初成清水湖
从营山县城出发, 经国道G244线, 过回龙场镇, 不到20分钟车程便可抵达清水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随着公园一期工程初步建成,这里成为众多游客寻觅乡情、回归自然的“天堂”,也是众多摄影人追光逐影的创作基地和“网红”打卡地。
苦战一百天 建成一个湖
营山境内无大江大河,缺水一直是老大难题。1954年, 四川省水利厅派第四河流规划队来营山,沿营山河两岸实地勘测后,确定在清水乡境内的清水河水磨滩拦河筑坝建水库,并配套修渠,自流灌溉坝区农田。
1957年11月27日, 水磨滩水库破土动工。1958年3月14日,历经100天奋战,大坝如期建成。一座长176米、高24米、顶宽3米的拦水坝,像山梁一样横卧在水磨滩上。同年4月1日,一场大雨后,水库首次蓄水14米深。
1959年5月,随着配套渠系“千里渠”的初步完工,水磨滩水库开闸放水,正式更名为幸福水库。1980年10月,为解决县城居民吃水问题,营山启动了幸福水库引水工程,次年6月建成通水。从此,幸福水库又成为了县城居民的饮用水源。
幸福水库建成蓄水后,既为营山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也为县城居民提供了充沛的水资源。以幸福水库为核心的清水湖湿地景观层次分明, 风光自然质朴,田园风情浓厚,周边群峰竞秀,河湾众多,湖面开阔。2013年5月, 清水湖湿地被评为“南充十佳湿地”。
水库变公园 冲刺国字号
2013年12月, 原国家林业局批准清水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经过科学论证,将其定位为以库塘湿地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 集湿地保护、 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利用为一体的乡村库塘湿地公园。
2017年3月, 营山成立县委书记黄金盛,县委副书记、县长罗明远挂帅的清水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程建设指挥部,将其列为2018、2019年全县“十件大事”,并上升为南充市重点工程, 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紧锣密鼓。
营山规划了“一心五区、一环三廊”的全域旅游空间布局, 清水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属于“五区”中的湿地山水田野研修区。营山县委常委、副县长李涛表示,营山将充分利用清水湖优越的生态水域及周边的山地田林资源,依托乡村小微湿地建设、湿地生态体验及湿地恢复创新尝试, 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区。下一步,将逐步开展湿地观光、科普展示、田野教育等体验项目,打造四川乡村湿地旅游名片。
“嘉陵江饮水工程竣工在即,营山至清水快速通道即将开工,我们将适时包装开发千里渠乡村旅游资源,借助市场手段推动乡村跨越式发展。”李涛说。
今年12月,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对包括清水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在内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工作进行评审, 获得通过后,该公园将正式晋升为国家湿地公园。
延伸阅读
保护+恢复打造新名片
●强化水源保护。组建清水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小组,取缔保护区内网箱养鱼、 取缔周边规模畜禽养殖。安装饮用水源保护标识牌,明确保护范围。开展饮用水源监控隔离防护工程,切实保护水资源。开展生态移民。对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的65户居民实施生态移民,集中搬迁建设居民聚居点。每年向清水湖投放白鲢、花鲢等滤食性鱼类,消耗浮游生物和各种藻类,净化水体。清水湖湿地中现有维管植物370种、 鸟类128种。
●实施林泽工程。2016年以来,在清水乡老银村库尾滩涂,建设占地1000余亩、川东北面积最大、树种较为丰富的大型林泽, 建成四级潜坝,堆筑人工岛屿20余个,栽植针阔叶乔木4000余株,栽植水生植物8万余株,成为一级水源保护区的重要屏障。建设两年来, 林泽植物已增加20余种,常年水鸟游弋其间,已初步呈现花红叶绿、鸟飞鱼翔的效果。
●实施退耕还湿。 以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乡村小微湿地保护和恢复,通过“沟、渠、塘、堰、井、田、泉、溪”等多种元素恢复重组,建设乡村小微湿地群。对老银村的28亩农田实施退耕还湿,在渌井镇兴云村、回龙镇龙坝村等贫困村, 利用原有塘堰、洼地和溪沟,初步建成80多亩小微湿地群,取得了较好效果,受到省林草局的充分肯定。
营山记者站 杨汉国 文/图
新闻推荐
在全国第六个“扶贫日”来临之际,营山县公安局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摘帽成果,捐款购物,用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15日,该局主...
营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营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